王、日本藝術天后、話題女王、精神病患者、怪婆婆等諸多標簽加在一起,都不足以囊括草間彌生復雜而多變的一生。這位已入耄耋之年的藝術家和安迪·沃霍爾、村上隆等先鋒藝術家見證了當代藝術史。但在她的心里,她卻說:“我覺得沒有人比我有才華?!边@就是草間彌生。據悉,她將在明年以日本大阪國立國際美術館為起點舉辦新作巡回展,這一爆炸性的新聞將此位話題女王再次推向了聚光燈之下。
草間彌生不知是在哪面墻上鉆了一個洞,窺知了造物者的某個手勢或背影,她從此寄居這面墻上,在兩個世界間來回顧盼。
蔡康永
圓點和她的精神病一樣,成為藝術家身上最深的印記
畫著濃重的眼妝、戴著一頭燦爛的酒紅色頭發、身穿圓點圖案短上衣很多時候,草間彌生在人們眼中是一個“怪婆婆”。在幾十年里,她近乎偏執地畫著各種各樣的圓點,作品中無窮無盡的圓點時常讓觀者混淆了真實和虛幻的界限。
據統計,在日本,年輕人穿著的服飾中,帶有圓點圖案的服飾約占30%左右。草間彌生10 歲左右就開始運用非對稱的袖、半身紅半身白的毛衣裝飾自己。至今為止,她的服裝全部由自己設計。圓點和她的精神病一樣,成為藝術家身上最深的印記。
她的作品,就是她看見的世界
草間彌生十多歲開始有幻覺,她曾說:“我有如走在沒有盡頭的路上、踏上沒有盡頭的扶手電梯,直到死﹔又有如喝了1000杯咖啡、或吃了千萬英尺通心粉!”
她對斑點的迷戀,源自幼年患的神經性視聽障礙,這場疾病,使她看到的世界,仿佛隔著一層斑點狀的網。她開始畫這些斑點,草間彌生把它們看成是細胞、分子,是來自宇宙的信號。于是她不停地畫畫,試著用重復的圓點把自己的幻覺表現出來精神疾病與藝術創作幾乎伴她一生。
“地球也不過是百萬個圓點中的一個”
1954年,草間彌生曾說:“我觀看著紅色桌布上的花紋,開始在周圍尋找是不是有同樣的花紋,從天花板、窗戶、墻壁到各個角落,最后是我的身體、宇宙。在尋找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被無限大的時間與絕對的空間不停旋轉著,我對紅色桌布和上面的花紋,產生了強烈的恐懼,我認為它就像是咒語,正在剝奪我的生活,我爬上階梯企圖逃離,但階梯卻在我腳下散開,我從上面跌下來……”
而這種恐懼感,在她的創作中卻被以無數斑點的形式,在事物之間營造一種無限延伸的空間。
有人提出,草間彌生是在利用自己的精神問題炒作。時至今日,人們對于她的精神狀況依然不得而知,唯一確定的是,她依然住在精神療養院里
從上世紀70年代她的丈夫去世之后,草間彌生就回到日本住進了精神療養院。草間彌生大多數時候在精神療養院里休息、創作,游走于藝術家和精神病患者兩種身份之間。
白天,她到精神療養院附近的工作室“上班”,晚上又回到療養院。她極少外出,也很少會見客人,不逛百貨商店、不會使用電腦和手機,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
在工作室里,草間彌生會換上寬松的工作服,并開始至少8 小時的工作。療養院把這位82歲的老人照料得很好。草間彌生的身體非常健康,但畫畫已經不是那么得心應手了,經常需要助手們幫助。在助手們完成耗時而累人的鋪色工作之后,她用自己特有的圓點表達不同的幻覺和夢境。
由于精神疾病的影響,草間彌生將極度重復擴展到雕塑和裝置藝術領域,這竟然引領了美國波普藝術的潮流
草間彌生在美國的十幾年,正值波普藝術的興盛期。多年以后,當評論家們重新梳理她的創作歷程時,把“草間彌生式”的瘋狂,歸位于復雜的社會環境:“那是一個"嬉皮士"橫行的時代,草間彌生很快就意識到這個國家正在流行什么,他們抗議越戰,吸食毒品,追逐東方神秘,尋求外來宗教的庇護,崇尚性解放。很多人開始以打破常規為生,一些人因此變得富有和出名。”
在草間彌生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離不開圓點。
草間彌生在紐約的經歷將日本人的名字寫入西方波普藝術史,1962 年,草間彌生與安迪·沃霍爾等一起參加在綠色畫廊的群展。
草間彌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多次指出包括安迪·沃霍爾在內的美國藝術家曾經借鑒過自己的想法,而這些人在美國都“發了財”
1964 年,草間彌生組織了名為“千船會”的展覽,她把陰莖模樣的軟雕塑塞進船里,擺滿了整個房間,房間的周圍都是這些作品的圖片,那些突出的陰莖從墻壁上的印刷品中得到回應,所有人都被震撼了。幾乎是在相同的時間段,安迪·沃霍爾就像經營一個模仿品的批發店一般不斷吸收周圍的一切元素。在草間彌生“千船會”展覽的開幕式上,沃霍爾帶著極震驚的表情對其完美表現大加稱贊。而安迪類似形式的展覽“牛首交錯”出現于1966 年。
如果草間彌生不是因為精神疾病離開紐約,她會是安迪·沃霍爾藝術地位的最有力競爭者,但精神疾病恰恰又是草間彌生幾十年創作的主導草間彌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多次指出包括安迪·沃霍爾在內的美國藝術家曾經借鑒過自己的想法,而這些人在美國都“發了財”。
重復的圓點成為草間彌生的個人商標。
在草間彌生的作品展上,你目光所及的一切,都由圓點組成。
無窮無盡的圓點是她的標志,一直在重復,卻又永遠時尚
在長期被認為是精神異常的放逐者之后,草間彌生現在被視為日本現存最偉大的藝術家。其標志性的事件是1993年,草間彌生獨自代表日本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日本政府專門為她設立主題館,以此向這位前衛女王致敬,草間彌生在本國以及國際上的藝術地位重新得以確立。
而也正是從上世紀90年代之后,草間彌生因加入商業藝術領域被大眾所熟知。在一些著名品牌的護膚品牌、時尚品牌、手機乃至汽車上,都可以看到草間彌生標志性的圓點設計。
從5歲開始拿起畫筆以來,草間彌生一直完全沉浸在藝術的世界里不曾剝離。藝術創作將她從瀕臨崩潰的邊緣,一次又一次地挽救回來。草間彌生說,她還想再畫100年、200年、300年,即使到了生命的盡頭,她也會用盡最后的力量去畫。
草間彌生帶著她著名的大南瓜亮相德國奧迪100周年紀念展。草間彌生的紅色波點搭配奧迪的R8車款當代藝術結合汽車工藝的搭配,讓視覺感覺相當強烈。
草間彌生與可口可樂合作的廣告長椅。
Ferragamo 為慶祝日本銀座旗艦店踏入 5 周年,特別邀請草間彌生設計品牌著名的 Marisa 手袋,并以“Love Forever”永恒之愛為題,將她所愛的圖案作設計花卉、蝴蝶融入黑白色點子中,創作一款手袋及銀包套裝。
Lancome推出的唇彩由草間彌生設計外包裝,仍然貫徹草間彌生的波點圖案,加上顏色繽紛有如史前生物的蝴蝶及花,趣怪可愛。 Lancome還特別推出了由草間彌生設計的化妝盒,圖案全由她繪制。
快問快答
LS=Life Style
Y=Yayoi Kusama 草間彌生
LS:最近在忙什么?
Y:明年會有我的新作巡回展,我正為此而準備。
LS:不斷重復的波點,不怕觀者厭煩?
Y:重復是1960 年代紐約藝術家身上的共同特點。應用重復的圖像或花紋,使它們成為個人商標。夢和幻覺一直都在發生,這些無法擺脫的圖像根源于我的病,對我來說也無可替代。但這并不影響所謂的創造性,世間萬物都是一個圓點,它是最基本的元素。
LS:長期住在精神療養院,你怎樣了解世界?
Y:我每天早上都會讀報紙。上海是我很多年來神往的地方。
LS:你與時尚品牌合作的產品都在全球熱賣,你怎樣花這些為數可觀的錢?
Y:我在療養院邊上買下一棟樓。不過我不喜歡奢侈品和昂貴的時裝,對高檔餐廳沒有任何興趣。
LS:與你同時代的藝術大師中,你欣賞誰?
Y:我覺得沒有人比我有才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