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2003年授予斯蒂芬.金全國圖書獎“終身成就獎”給予的評價去閱讀《肖申克的救贖》,在不到一百頁的小說里可以切身感受到基金會評語的切中肯綮。與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相比較,《肖申克的救贖》沒有宏闊的敘事結構,沒有復雜的人物關系,沒有宏大的場面,故事情節的推演基本上都聚焦在美國四大監獄之一的肖申克監獄。因為時空轉換的鏡頭較少,故事也不是千頭萬緒,情節推進的速度與馬爾克斯娓娓道來的敘述方式有很大的差異性。也正是這種相對集中的情節和相對簡單的人物關系,加上作者巧妙的敘述方式,讓小說呈現出獨特的意蘊。
“小說是生活的百科全書”,其內容可以涵括古今中外,可以觸及社會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無所不包。也正是如此,閱讀小說可以從作家選擇的獨特視角去審視其所生活的時代,可以感受作者通過小說所寄托的對時代寄寓情感。至于作品或直筆,或曲筆的對現實的影射意義,只有通過故事的敘述和人物命運的發展才能認識和了解。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贖》選取監獄——讓有罪正之身、負罪的靈魂在此得以改造和凈化,使迷途的羔羊重返正途——為人物活動和故事發展的背景舞臺,以負罪或輕或重的犯人為故事的主人公,在進行眾生群體——肖申克的囚徒們的生活描述的同時,選取極富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個體雷德和安迪.杜弗尼在肖申克監獄所見所聞和親身的經歷,從一個側面揭露了美國——以民主、法治、公平自詡的社會所存在的陰暗面。而小說采取第一人稱的視角敘述,更增添了小說的真實感與可讀性。
“我”——雷德,為了獲得妻子的巨額保險賠償金,精心設計交通事故謀殺了妻子。二十歲,正值風華正茂的年紀,就變成了肖申克監獄的永久居民(三個無期徒刑,數罪并罰)。從二十歲開始,如果沒有遇到國家大赦,我只能在肖申克慢慢老去,直至死亡;安迪.杜弗尼也同樣以謀殺罪(種種證據顯示,該罪名是不成立的,但是法院沒有為他提供申辯和上訴的機會,只能由無辜的受害者變成了肆意剝奪別人生命的劊子手)被關進肖申克,也成為了其中的一個永久居民。有罪之人,失去了自由之身,在沒有死刑的國度被判終身監禁,不是凌遲,甚是凌遲的懲治讓永無出頭之日的犯人們在嚴格的監獄管理規制的嚴控下循規蹈矩的打發著無聊的時光,在一成不變的生活程式過濾中漸漸老去。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對生活在肖申克的犯人來說,很多人將會老死于此。因為監獄森嚴的監管和近乎失去人性的懲罰,加上監獄四周高聳圍墻似白晝的探照燈的照射和密集布控的機關槍的威懾,讓他們僅存的逃出去的念想也消失殆盡。自肖申克成為羈押犯人的場所以來,數十年間越獄成功者寥寥,更使他們只能死心塌地的在這里“安度晚年”?!案F則思變”,對生活在這里的長住居民來說,他們是不甘于寂寞無聊地等待死亡的生活的,很多人盡可能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在監獄中證明自我的存在和價值,以讓別人意識到自己不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從而證明自己在獄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于是,肖申克的犯人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小監獄就慢慢變成了一個小社會,各種在監獄以外的各種見不得人的勾當在肖申克的每一個時間段,在每一個別人看不見的地方都可能發生。因為有需求,就有市場,既然有市場,就應該有參與市場運作的人;因為其間蘊含巨大的經濟利益,不論是門外漢,還是行家里手都小試身手希望從中間分得一杯羹。大浪淘沙,長時間在監獄這個小市場的歷練,很多人從消費的助力者的陣營滑落成為消費者,變成被盤剝和魚肉的對象,而有的人則因為具有從事商業的天賦而成為其中的佼佼者,像“我”就是憑借超強的商業頭腦和對經濟的超敏感而逐漸殺出重圍,成為其中的出類拔萃者?!安徽撌裁礀|西,我都能夠為你弄到手。無論是高級的香煙或大麻,或弄瓶白蘭地來慶祝兒子或女兒高中畢業,總之差不多任何東西,只要在合理范圍內,我是有求必應;可是很多情況不一定合情合理?!?/span>
原本用以懲治犯罪,肅清風化的地方卻異化成現實社會中在非監獄以外進行見不得人交易的場所。之所以能夠讓非法變成合法,讓骯臟齷齪變得順理成章,是因為監獄的管理者縱容的結果。作為正義的捍衛者,法律的執行人,一旦入主肖申克,成為說一不二的監獄的“最高統治者”之后,因為長時間與一群惡棍和賤民打交道,不自覺地會產生命運對其不公的抱怨。既然命運無法改變,只能在失去的地方找到一種彌補失衡心理的渠道和手段。這樣,敲詐犯人,從犯人身上盡可能榨取更多的好處成為每一個主政肖申克的典獄長工作中的必備的一項工作。而讓犯人為自己服務,幫助自己賺取更多的好處是一種極富肖申克特色的管制犯人的方式。除此之外,在肖申克犯人是沒有尊嚴的,他們的生命是沒有價值的,監獄管理者為了彰顯自己不可侵犯的權威往往會采取殺一儆百的方式以儆效尤。喬治.鄧納海為了謀取私利,在監獄的汽車修理廠中經營地下修車服務,史特馬在任上肖申克監獄東邊的灌木林中掩埋死尸變成常態,哈力為了逃稅避稅與安迪(執法者與犯法者)達成默契,讓安迪成功為其全額拿到了叔叔贈與的財產,在肖申克建立“外投監”制度的諾頓為自己從中間賺取暴利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借口......一個原本承載“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改造人的靈魂的場所,隨著各種交易的達成,和各種置正義與公平與不顧的事情的發生而變成了罪惡滋生的培植場;原本只有犯法者和執法者這種單純的對立關系,因為利益的驅動而讓二者沆瀣一氣。于是,販毒,人體傷害,甚至殺人,姊妹雞奸頻發,大魚吃小魚的獄霸事件,執法者的假公濟私等見不得陽光的事情,在肖申克變成了稀松平常,見怪不怪的事情。
行為對法律底線的挑釁是顯性的,在維護公平和正義的幌子的遮蔽下,必須嚴懲不貸;而思想和道德的犯罪,因為沒有明顯的外在表征,也就失去了明顯界定的參照物。而這種依靠道德自律以實現世道清明的事情,在現實無法實現,在肖申克更不可能實現。而一個負罪的靈魂要在肖申克得到凈化,要得到上帝的寬宥似乎也只是一種侈談。肖申克本應該用來捍衛法律的神圣,卻成為違法亂紀、草菅人命的人間地獄。在這里,有罪與無罪,在時間的滌蕩中靈魂都會被釘上罪惡的枷鎖。要求得寬恕,只能到遙遠的天國與耶穌對話,祈求原諒。否則,只能被打入十八層地獄。(安徽省皖西經濟技術學校 陳士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