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
【自主學習】
一、考情分析:考綱要求,命題規律,命題趨勢
(一)考綱要求:
修辭是運用語言的藝術,是恰當地表達思想感情的語言手段。修辭就其含義來說,就是對語言的加工調整,使它達到更好的表達效果。修辭可以分為積極修辭和消極修辭兩類。積極修辭就是我們常說的“修辭格",也就是修辭手法。《考試大綱》中規定了九種常見的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反復、設問、反問。消極修辭包括修飾詞語和修飾句子。修飾詞語指調配色彩、檢查音序、押韻等;修飾句子主要指各種句式的選用、組織和變換。近幾年來,本考點常常與旬式仿寫、句式變換等結合在一起考查,根據要求恰當地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增強語言表達效果。今后高考將會更加突出語言操作的實用性,擴充語言運用的考核題目,有關修辭的考查,將會更加突出這方面的特點。近年全國卷和部分省市自主命題的試題,考查了寫對聯,就說明了這~點。今后,有關修辭的測試手段會越來越成熟,樣式也會越來越多樣化。
“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層級為E,屬表達應用。
(二)命題規律
1、仿用句式中的修辭考查
仿寫句子大都圍繞比喻、對偶、排比、設問、反問等修辭格命題。比喻、排比、比擬出現率極高,如2010年全國Ⅱ20題對“排比”的要求,2010年遼寧17題對“比喻”的要求。
2、修辭手法的考查
從能力考查的角度來分析,考點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所給文段(詩或文)中所用的修辭及其表達效果進行準確的判斷和解讀;二是根據要求并結合例句進行實際的語言表達,在語言表達中恰當地使用修辭。如2010年課標全國卷17題。
從題型設置的角度來看,對修辭的考查既有客觀題也有主觀題,客觀題單獨考查修辭,而主觀題則結合其他要求一并考查修辭。而以主觀題的形式來考,則具體題型豐富多彩;可以在詩歌鑒賞中考,可以在現代文閱讀中考,可以在語言表達運用中考,當然也可能在作文中得到體現;而在語言運用中,仿句、擴寫、變換句式、圖文轉換等題型中幾乎必不可少地涉及對修辭的考查。
從取材來看,能夠作為修辭題材的,主要是那些描寫、敘述或抒情方面的語段,而說明、議論性的語段一般沒有。
從具體考查范圍來看,所考修辭一般在《考試大綱》規定的九種常見的修辭范圍內,而其中又尤以比喻、比擬(主要是擬人)、排比三種考得最為頻繁。
總之,從近幾年的高考來看,修辭考查題的命題注重命題形式的多樣化,注重修辭的實際應用,注重能力的具體體現,注重語言的主觀表述,注重與其他考點的綜合考查。
(三)命題趨勢
我們對2011年高考修辭方面作如下預測:
1.突出“常見",重在運用。比喻、比擬、排比、對偶等常見常用的修辭,在過去出現的頻率很高,而且主要以正確理解修辭作用和恰當運用修辭手法為主。預計今后將延續這一趨勢。
2.綜合性強,分值增加。
(1)考查方式上,綜合性加強。與現代文閱讀、古詩文閱讀和其他語言表達題(如仿寫、擴展、連貫、生動)相結合,在作文“發展等級”中體現。
(2)運用種類上,綜合性加強。由單純明確考查一種向同時考查兩種或兩種以上修辭手法發展。相應地,分值也呈增高趨勢。修辭在“詩歌鑒賞"和“現代文閱讀"中考,側重對修辭的判斷及對其表達效果的理解。在這兩大板塊中修辭考到的可能性很大,幾乎不放空、,尤其是在詩歌鑒賞中。考生一定要結合對這兩大板塊的復習,解決好這一考點。
3.主觀題比例越來越大。對語言表達中修辭實際運用的考查則放在語言運用題中,這是修辭考查的另一個重點。主要是把對修辭的考查放在仿句題、擴展題中,結合其他要求一并考查。近幾年,這一趨勢非常明顯,深為命題人青睞,估計會延續下去,所以應該在備考中把它作為重中之重。
4.在作文命題當中也有可能涉及修辭,準確理解作文題目(或材料)中所用修辭的表達效果對于準確審題有很重要的作用,如2010年天津卷作文。
二、知識梳理:相關知識的梳理、整合
(一)比喻
1、定義。比喻又叫打比方。即兩種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點,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辭方法。
2、結構。比喻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事物或情境)、喻體(作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性詞語)。
3、種類。根據比喻結構的三個部分的異同和隱現特征,可分為四種。
(1)明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宛如、像……一樣、如……一般、仿佛……似的”等聯結。常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是、成了、變成”等聯結。典型形式是:甲是乙例如:廣場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紀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岡。
此外,暗喻還有一些變體值得注意:
①修飾式暗喻:本體與喻體之間以修飾與被修飾、限制與被限制的形式來實現比喻關系。例如: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體與喻體之間以同位復指形式表現比喻關系。例如:老王八你不要灌米湯。
③注釋式暗喻:本體與喻體以注釋說明的形式表現比喻關系,常用破折號連接。例如:五點鐘,上工的汽笛響了。紅磚“罐頭”的蓋子——那扇鐵門一推開……
(3)借喻。不出現本體和喻詞,直接敘述喻體。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吃盡了我們的血肉。
(4)博喻。連用幾個喻體共同說明一個本體。例如:一枝巨大的白丁香把花開在了屋頂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飛濺的浪花。
4、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為生動;(2)化深奧為淺顯;(3)化抽象為具體。
5、構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否則,就不是比喻。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單看比喻詞。下面幾例不是比喻句。
(1)她的性格像母親——同類事物作比較
(2)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
(3)每當看到這條紅領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爛漫的少年時代——表想象
(4)不要帶著思想包袱去工作——詞的比喻義
(二)比擬
1.定義。把物當做人,把人當做物,或把甲事物當做乙事物來描寫(形容),這種修辭方法叫比擬。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2.種類。
(1)擬人是把人以外的物當做人來寫,賦予它人的動作或思想情感。例如:波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高空去迎接雷聲。
(2)擬物是把人當做物,或把甲物當做乙物來寫。例①:我到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了出來,接著便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例②:知識值多少錢一斤?
3.比擬的作用。增強生動性和形象性,引起情感共鳴。
(三)借代
1.定義。不直接說出人或事物,而借用與它有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這種修辭方法叫借代。
2.種類。
(1)用事物的特征代本事物。例如:
①紅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個老娘……
②先生,給現錢,袁世凱,行嗎?
(2)具體代抽象。例如:
①舉酒欲飲無管弦。②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3)全部與部分互代。例如:
①孤帆遠影碧空盡。②吟罷低眉無寫處。
(4)專名代泛指。例如:
①遷客騷人多會于此。②三個臭皮匠,會成一個諸葛亮。
(5)結果代原因。例如:專弄文墨,為壯士捧腹。
(6)以作者、產地代本體。例如: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3.借代的作用。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生動形象的效果。
4.運用借代要注意的問題
(1)必須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
(2)所借代的事物在前文應有所交代,或已了解事物的背景。
(四)夸張
1.定義。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 方法叫夸張。
2.種類
(1)擴大夸張。故意把事物說得“大、多、高、深、強”等的夸張形式。例如: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2)縮小夸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小、少、低、淺、弱”等的夸張形式。例如:烏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張。例如,農民們都說:“看見這樣翠綠的麥田,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來了。”
3、夸張的作用
表達鮮明的情感和態度,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 。
4、運用夸張要注意的問題
(1)夸張不是浮夸,必須合乎情理,不能脫離生活的基礎和依據。
(2)夸張和真實要有一定的距離。否則就分不清是在說事實還是在夸張,達不到相應的藝術效果。
(3)夸張要注意應用的場合。嚴肅的匯報、報告,科技說明文,說理文章等文體,不宜使用夸張的修辭。
(五)對偶
1. 定義
用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近或相對的意思的修辭方法叫對偶。
2.種類
(1)正對。上下旬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襯的對偶形式。例如:①語彼武陵人,多事何須尋洞口;笑儂荊楚客,癡情只為愛桃花。(《題蒲圻赤壁》)②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2)反對。上下旬意思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例如:①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②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3)串對(流水對)。上下旬的意思具有承接、因果、假設、條件、譬折等關系的對偶形式。例如:①錯批一人,誤增三億。②才飲長莎水;又食武昌魚。③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3.對偶的作用
便于吟誦和記憶;凝練概括,富于表現力;有對稱美和音韻美。
4.運用對偶要注意的問題
運用對偶,切忌離開內容,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對仗、整飾,內容空洞、徒有形式的對偶,就背離了修辭的本來目的。
(六)排比
1.定義
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譬要警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情感的修辭方法叫排比。
2.種類
(1)成分排比,即一個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聲,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里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句子排比,即一個復句的各個分句構成排比。例如: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虛,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嘉
3.排比的作用
增強語勢,說理更加嚴密透徹,抒情更加鮮明。
(七)設問
1.定義
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要回答,這種修辭方法叫設問。
2.種類
(1)占問自答。例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2)只問不答。例如: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3.運用設問要注意的問題
設問的基本特點是“無疑而問”,設問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八)反問
1.定義
為了加強語氣,用疑問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思,這種修辭方法叫反問。
2.種類
(1)肯定式反問,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就說蔣筑英吧,已經過了這樣長久的考驗,但他人黨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認滿足么?
(2)否定式反問。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克服困難不是一種享受?
(九)反復
1.定義
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句子或
詞語。
2.種類
(I)連續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2)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詞語間隔)o
例句:好像失去了東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去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
3.作用
主要用在詩文中,起到反復詠嘆,表達強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時使詩文的格式劉有序、充滿語言美。
【方法導引】
1、嵌入式仿寫
[典例]仿照下面的文字中的畫線句子,在橫線上續寫兩句話。
現如今,“個性”早已成為新新人類的宣言。“你真有個性”成為一種語言的時尚。其實,個性不是奇裝異服,不是夸夸其談。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個性就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屈原那忠貞愛國的熱切與無望: ; 。當個性化為一種精神、一份力量,當個性成為一種氣質、一種風度時,你能不快樂地接受并享有嗎?
【解析】本題是一道嵌入式仿寫題。做這類題首先要審清題目要求,即仿寫兩個句子;然后,要分析畫線句子所隱含的信息。其中,這道題的句式特點為“個性就是……'……’……”。解答此題,要看清句子所運用的“引用”修辭格,并能揭示出所寫人物的個性品質,否則,所寫文字將不符合要求。
【答案】 (示例)個性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白那蔑視權貴的不羈與灑脫;個性就是“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譚嗣同那蹈死不顧的英勇與豪邁。
方法探究這類題型往往是把要求考生所寫的句子夾在材料中間,一般限定了句子表達的思維空間,不僅考查仿寫能力,還考查語言表達連貫能力。解答這類題型要注意如下幾點:
1.仿寫的句子在結構上應與原文基本保持一致;
2.仿寫的句子在內容與邏輯關系上應與原文保持協調,既要考慮形式的統一,又要考慮內容上的連貫呼應;
3.考慮與上下文的銜接和照應,要符合語境;
4、注意情感基調和語言風格等;
5.注意修辭特點。
重難點2 命題式仿寫
[典例]仿照下面的示例為名人“畫像”,從所提供的名人中任選一個寫幾句話。(不要求句數和字數完全相等)
(示例)
契訶夫
諷刺,是你身上的血液。
如銀針刺向病疾,
輕輕一捻,變色龍與別里科夫都自羞無比。
備選名人:屈原 杜甫 辛棄疾 魯迅
仿寫:
【解析】 命題式仿寫題一般是先給出一段完整的語言材料,讓考生品讀例句,領會其旬式、結構、意蘊等方面的特點,然后給出要求仿寫的具體材料,讓考生示例仿寫。這類題沒有前后文,不須考慮上下文銜接問題,只須依照例文,表現與例文相似的意蘊即可。
【答案】 (示例1)屈原
朝飲春蘭之墜露,
夕餐秋菊之落英。
壯志凌云.
長歌離騷,
行吟出形容的枯槁。
(示例2)杜甫
一杯濁酒,
可裝下冷月低懸?
哭泣爺娘,
可喚回兒女平安?
半漏茅棚,
可棲居漂泊夙愿?
(示例3)辛棄疾
你的胸腔里,
激蕩的不是平庸。
而是帶血的詩章。
欄桿拍遍,
北固亭上黯然神傷。
(示例4)魯迅
胡子如針,
似頭發的站立。
你的筆亦如針,
切人社會的肌膚.
注入強心劑。
方法探究命題式仿寫題一般會另外給出一個仿寫的話題,內容與示例無關,因此,解答這類試題時要注意:
l.審清示例的句式特點,仿寫句要與示例的句式保持一致:
2.分析示例的修辭特點,修辭方法與示例要保持一致:
3.把握要求仿寫的話題,不要脫離要求另立話題:
4.依據話題展開聯想和想象,寫出形象、合理的語句。
重難點3 開放式仿寫
[典例]依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寫一組句子。要求選擇新的本體和喻體,意思連貫完整。(不要求與原句字數相同)
如果人生是一首詩,奮斗就是欣賞,你可以從中收獲許多東西。
成功,你可以從中體驗到喜悅和自豪。
失敗,你可以從中體驗到痛苦和脆弱。
答:
【解析】本題考查話題外仿寫,只要求句式和修辭上的一致。解答本題關鍵是選取一組合適的本體,如例句中的“人生”“奮斗…'成功…'失敗”,
選擇時要考慮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然后確定相應的喻體,再依據句式結構進行仿寫。
【答案】 (示例)如果自然是一本書,旅游就是閱讀,你可以從中收獲許多東西。
登山,你可以讀到秀麗雄奇。
觀海,你可以讀到博大深沉。
方法探究開放式仿寫與命題式仿寫基本相似,唯一不同的是不給出要求仿寫的“話題”,要求答題者自己確定內容,按例句句式仿寫。
重難點4對聯式仿寫
[典例] 根據下面一副對聯的上聯,對出下聯。
上聯:英雄出少年揚鞭策馬河山萬里建功業
下聯:
【解析】高考對對聯的考查,一般有兩種題型:一是給出上聯或下聯,讓你補寫出另外一聯;二是根據語境或例子擬對聯。
解答這類試題要注意:在形式上,上下聯要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形成對仗;在內容上,上下聯要相互關聯,或正對、或反對、或串對。對于平仄,高考一般不作要求。
【答案】 略
方法探究 解答對聯式仿寫題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字數相等。上下兩聯字數必須完全相等,這是對聯具有對稱美的不可或缺的基礎。
(2)詞性相同。上下兩聯的詞語基本上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介詞對介詞,等等。
(3)結構相應。上下兩聯之間的句法結構必須彼此一致,如主語對主語,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主謂句相對,即平仄相反。但是。在高考中一般要求寬對,不對平仄作具體的要求。
(4)內容相關。對聯的上下聯的含義必須有一定的關聯,做到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復,比較常見的有互補關系、對立關系、承接關系。
【精練提升】
1、(2010陜西寶雞教學質量檢測,17,6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擬一個描述對象,寫一組句子。要求所寫句子使用設問和排比的修辭手法。
什么是最遙遠的距離?是無從探測的廣袤宇宙。是生與死的永遠分別,是痛徹肺腑的咫尺天涯,還是心與心之間的隔膜?
答:
2、(2010哈爾濱三中、東北育才、大連育明、天津耀華四校四模,17,6分)香港大學2009年頒發的名譽院士的名單里,出現了一位沒有接受過教育、來自基層的食堂服務員。這位82歲的婆婆袁蘇妹,曾在港大食堂服務44年,擔任服務員及廚師。她對住宿生的照顧無微不至,除起居飲食之外,也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請你為她寫一段頒獎詞,至少使用兩種修辭手法,字數在30~50之間,內容切合實際。
答:
3、(2010哈師大附中、東北師大附中、遼寧實驗中學聯合一模,16。4分)仿照下面畫橫線的示例,再寫兩個句子,并使之與前面的句子構成排比。
游子千層底里縫不盡的是親情,黃鶴樓上遙望不歸的是友情,千里孤墳里埋不住的是愛情。敢問世間情為何物?情是人生的靈魂,是人生妙章中最重要的一筆。沒有親情,猶如酷寒的冬季沒有結束的日期; , ; , 。人生最重要的應該是情,情如酒一樣醇,如茶一樣濃,如潭一樣深。
4、(2010山東濟南一模,18,4分)仿照下面詩歌首節三、四行的句式,在后兩節的橫線上寫出合適的句子。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親吻一朵雪花
你卻給了我銀色的世界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2)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2)
5、(2010山東濟南二模,18,5分)閱讀下面一首詩,根據詩意展開想象,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繪詩歌畫面,至少使用兩種修辭格,70字左右。
蘇溪亭
[唐]戴叔倫
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
燕-T-: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答:
——————————————————
————————
6、(2009遼寧沈陽第二次質量監測)仿照下面加點的句子,在橫線處續寫一個句子,使上下語意連貫。(4分)
一個人就是一本書。
讀人,比讀其他文字寫就的書更獲益。
有的人,在下雨的時候愿意把傘借給你,而在陽光明媚的
日子里卻悄悄地離開。
有的人,
———————————————————————
—————————————————
7.(2009天津耀華中學第二次月考)仿照下面句式,仿寫一段
話,與原材料構成排比。
正因為有了一諾千金的豪情,才奏出易水送別之歌。誠信——中國俠客永恒的旋律。
答:
——————————————————
—————————————————
8、(2009皖南八校第三次聯考)閱讀下面四句話,找出加點詞意義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并簡要說明理由。
①杰富瑞,一條來自大洋彼岸的鲇魚,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人能夠避開全球化的浪潮嗎?
②課堂氣氛顯得死氣沉沉,而在這個“船艙”中放進幾條生氣勃勃的“鲇魚”,便能打破沉丹,增強活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③在中國當今的金融格局中,中資銀行無疑是沙丁魚,而外資銀行肯定是一條鲇魚……
④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面對各種誘惑,你不但要動心,更要動腦。否則,你就會變成一條貪心的“鲇魚”,一個“拳頭”也會輕易地把你釣起來……
9、(2009浙江五校第二次聯考)在保持原意的基礎上改寫圓線句,使句子前后修辭一致,表達協調。
寓言長得又矮又小,說起話來卻很逗。它更喜歡到兒童
刊物那里去做客,常常是在小說、童話都登完后,登在空出的不顯眼的位置。
改為:
(不超過40個字)
10、(2009江蘇啟東三輪模擬二)根據下列句式的特點,以“喝彩“'順從”“順利”三個詞語為切入點,補寫三個句子,使整個語段構成一個排比句。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達喜悅,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淚都表
達悲痛; , ;
, ;
, 。
11、(2008天津四校聯考)根據所給例句仿寫新語句。(兩題任選一題)(5分)
例句:(1)盛唐的邊塞詩格調悲壯,像雄渾的號角,一聲聲吹得歷史都熱血沸騰。
(2)曹禺的一生就像一個戲劇舞臺,他以他的人格演繹了變幻莫測的世態。
答:
12、(2008天津十二區縣重點中學聯考)高三學生即將畢業,請仿照示例為辛勤工作的老師們寫畢業獻辭(主體部分為兩句話)表達肺腑之言。
要求:①任選某一學科教師,突出其學科特點;
②主體部分兩句話字數相等,句子結構大體一致;
③破折號的結尾部分可不拘格式,但不能寫出學校師生的真實姓名;
④獻辭不得超過60字。(4分)
(示例1)已知、求證,開拓求知天地;直尺、圓規,繪制學子前程。——再見了,敬愛的數學老師,祝您身體健康!
(示例2)春一程,秋一程,講臺幾度春秋;漢一代,唐一代,胸中多少漢唐!
——感謝您,敬愛的歷史老師,祝您幸福快樂!
答:
。
13、(2008浙江紹興質檢)仿寫畫線的句子。漢字往往能引發人們的聯想,由漢字“人”聯想展開,用比喻來形象地闡述“人是什么”這一問題。(4分)
人是什么?帕斯卡爾說,人是一根會思想的葦草。加繆說,人是西西弗斯,每天都好像在推一塊石頭上山,石頭不停地滾下來又推上去。其實從“人”這一漢字的聯想來看,可以獲得許多感悟:人是由一“撇”和一“捺”組成的,組合起來就像一個“坡”,人就是在不停地爬坡下坡中度過一生的,人是需要直面困難的勇氣的。
答:
附:【精練提升】答案:
1、答案(示例)①什么是最真摯的友誼?是華美盛宴的觥籌交錯,是形影不離的朝夕相守,是依依難舍的纏綿繾綣,還是困境中接扶你 一把的那雙溫暖的手?②什么是最寶貴的財富?是車載斗塞的金錢,是美輪美奐的房屋,是珠光寶氣的服飾,還是充實人生的知識?③什么是最高尚的情操?是不隨波逐流的孤芳自賞,是淡泊寧靜的生活情趣,是對愛情的忠貞不渝,還是對祖國的拳拳赤誠?④什么是最美麗的風景?是畫家筆下的云霞,是縹緲的海市蜃樓,是雨后天晴的彩虹,還是故鄉那平淡的山水?*解析本題考查句式仿寫。原旬使用了反問和排比的修辭手法,并且在排比句中最后一句有一個立意的升華。賦分:與示例句式相符,語句通順且合乎邏輯,最后一句升華立意即可,前四個句子每句1分,最后一個句子2分,共6分。
2答案 (示例)她出身平凡卻演繹著高尚,地位卑微卻彰顯出尊貴。服務生涯有限,服務真心不變。她是最溫暖的港灣。解析本題要求寫入物評價,并要求至少使用兩種修辭手法。這
就要求考生多關注每年的諸如“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賦分:修辭手法各1分,內容2分,語言優美通暢2分,超字數扣1分。
3答案(示例)沒有友情,猶如漂泊不定的小舟沒有避風的港灣;沒有愛情,猶如夜里的寒月沒有溫暖的光明。
解析本題考查句式仿寫兼修辭,賦分:①必須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格(2分),②旬式符合要求(1分),③表達順暢(1分)。
4.、答 案 (示例)(1)我原想掬起一簇浪花你卻給了我湛藍的大海
(2)我原想采擷一枚紅葉你卻給了我燃燒的楓林
解析本題考查仿寫。需要注意的是:取材于自然景物,同一節的兩個景物應為部分和整體的關系,用詞得當,不重復。賦分:一組2分,共4分。
5、答案蘇溪亭畔,芳草萋萋,春渡碧水,春色已暮,曾是舊時相識的燕子還未歸來。獨自登高倚闌,看煙雨迷蒙暗淡了杏花的容顏,嘆一聲游子不歸,紅顏將老。
解析本題將擴展語句與修辭結合起來進行考查。原詩是一首寫景詩。要求:緊扣詩句,聯想和想象合理;描寫生動形象,并使用至少兩種修辭手法。答題策略:用散文化的語言將詩歌內容描述出來。
6、答案在辛勤播種的時候愿意默默幫助你,而在收獲的日子里卻把果實留給你。
解析仿句與例旬旬式要一致,內容可以同為正面的,也可以正反相對。
7、答案 (示例)正因為有了海誓山盟的執著,才唱出了化蝶共舞之歌。誠信——中國情人纏綿的絕唱。正因為有了為民謀福的諾言,才彈奏出清正廉潔之歌。誠信——中國清官恪守的定律。
解析要注意題干的要求,“仿寫一段話,與原材料構成排比”,所以要仿寫兩句話,這樣才能構成排比。
8、答案第④句中的“鲇魚”與其他三項的“鲇魚”含義不同。①②③句中的“鲇魚”意思基本相同,指的是“外來的競爭者”,指代生機勃勃、充滿新鮮氣息的良性競爭對手;第④句中的“鲇魚”則是愚蠢而貪婪的代名詞。
解析要結合全旬意思,找出比喻的本體,準確理解“鲇魚”的比喻意義。
9、答案 (示例)常常等小說、童話都坐 下之后,它才找一個小角落悄悄坐下。
解析要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且修辭自然合理、保留原意。
10、答案 (示例)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示贊頌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示否定不是所有的順從都表示虔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對都表示憎惡不是所有的順利都表示成功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示不幸
解析所仿寫的每個句子前后兩個分句應為相反相成的關系,其分句內部的詞語表達應該有一定的相關性。
11、答案(示例)(1)北宋的婉約詞意境優美,像飄逸的荷花,一朵朵開得人生都清雅芳香。
(2)老舍的一疊就像一部長篇小說,他以他 的情感詮釋了善惡更迭的人情。
解析從比喻修辭和句式語言兩方面來仿寫。應先寫陳述對象的特點,再作比喻,結合喻體進行陳述。
12、答案(示例)①聽,說,讀,寫,傳授生活本領;詩,詞,歌,賦,浸潤學子心田。——祝福您,敬愛的語文老師,祝您萬事如意!②寒也辛勞,署也辛勞.師生共論寒暑;江也牽掛,河也牽掛,心中自有江河。——感謝您,敬愛的地理老師,祝您健康快樂!
解析本題4分。內容符合學科特點和畢業贈語的要求,2分,形式(字數、結構和語言表達)2分。如寫學校師生的真實姓名則扣1分。
13、答案“|人”字的一“撇”和一“捺”,組合后就像一個屋頂,人是需要有棲居的精神小屋的庇護的。或者,“人”字的一“撇”和一“捺”,組合起來后就像鳥的翅膀,左翼是物質,右翼是精神,人是仰仗這兩翼才飛翔的。(4分)
解析先研究畫線旬,哪些是需要保留的基本句式框架,哪些地方是需要自己構思的,喻體要找準,下文的陳述要與該喻體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