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的神秘寓言
讀《伊索寓言》有感
寧波市江東中心小學四年級 俞梓萌
說到古希臘,你的心思是不是馬上飄到古埃及、古巴比倫、美索不達米亞和宙斯神廟等地方去了?不過,我今天要講的不是它們,而是一本好看又富有哲理的書——《伊索寓言》。其實,原先我不知道什么是“寓言”,在和媽媽科普后才知道“寓言”和瑪雅人的“預言”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它是一種類似童話,把各種不會說話、做事的動植物擬人化地融入于故事中,每個故事都簡短深刻,包含著人生的哲理。《伊索寓言》是古希臘的作家伊索編寫的。伊索被譽為“希臘寓言之父”。傳說他是一個奴隸,最后獲得了自由,他寫的故事都是對生活中某種現象的批判、啟示和教訓。這本書中有許多有趣動人的故事,有披著羊皮的狼、狐貍和山羊、驢和哈巴狗等等,在故事的后面還標注著寓意,讓人一目了然。
在這本書里,我最喜歡《獅子和老鼠》這個故事。故事講了一只老鼠惹怒了獅子,獅子放過了它,后在獅子被獵人網住時,老鼠咬破了網,獅子得以獲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輕視弱者,盲從強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本領。其實,在學習生活中,我也經常會遇到這種事情。有時覺得某個同學的學習成績不如自己,但他在體育、動手能力等方面的表現就比我強得多。有時候自認為自己基礎還可以,讀書上有所放松,得過且過的,忽視了其他同學。自從讀了這則寓言以后,我才發覺自己的行為與思想多么的愚蠢。接下來,我應該做的是付出行動,彌補這一切。
《伊索寓言》在文化的長河中已飄蕩了幾千年,愿大家能讀讀此書,收獲知識的果實和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