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鄉、那人
讀《少年川川的故鄉》有感
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實驗小學
六年級 王灤瑋
“故鄉”在一個叫川川的少年印象中一直是個名詞,沒有多大的概念。因為在媽媽眼中,他出生在城市,就是個城市人,但同學們認為他是一個土里土氣的鄉巴佬,農村人。其實川川很清楚,他不是城里人,只是城里的一粒小小浮塵,一棵沒有根的草,一只斷線的風箏,在城市的邊緣飄呀飄……
川川雖然出生在杭州這座大都市,但他從未融入其中,這兒雖然有高樓大廈,霓虹閃爍,但這兒沒有一間真正屬于自己的小閣樓、小房間。
家鄉有連綿的雪山,細長的瀑布,泥濘的小路……家鄉有大片大片的綠,綠得有生機。那兒的草原就如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
家鄉的一點一滴正慢慢融入川川心中,但當讀到“那個梁清川,一看就是個農村人,成績不好,拉我們班平均分而且什么也不懂,十足的菜鳥,真土”這句話一下子刺入了我的瞳孔,扎入了我的心。天吶,城里的孩子太高傲了吧!農村人有什么不好?淳樸,熱情。
故鄉的影子漸漸清晰起來。川川開始懷念故鄉的三舅,懷念家鄉的味道。三舅那黝黑的臉龐,忙碌的身影,在川川眼中,就是故鄉。三舅每次來看望川川時,總會帶來家鄉的雪梨什么的。故鄉的土,故鄉的水,故鄉的空氣培育而成,那就是故鄉的味道呀!
四川泥石流事件,故鄉已經在川川心中生了根。他為素未謀面的外婆感到難受。每年春節川川與父母都不能回到故鄉,外婆年年春節都會做上一大塊臘肉,儲存在家中,隨時隨地將它們寄給遠在異鄉她最愛的外孫。外婆已離他們而去,對著大山,對川川的呼喚似乎一直回蕩在耳畔。
川川更為樂觀開朗的小牙子感到擔心。經歷了泥石流的災害,小牙子的腹部受了重傷,縫了十幾針。那傷痕如一條蠕動的蜈蚣,臥伏在他的肚皮上,小牙子有多遭罪,川川就有多心疼。川川有了想為他心心念念的故鄉做些什么的沖動。
因為足球賽,川川不能與好友阿杰一起回到心心念念的故鄉。它沒有忘記故鄉,而是將思鄉情結深埋在心底,這是一代少年,外來務工子女,特有的故鄉情懷。
故鄉那山,那鄉,那人,故鄉是川川怦怦的心跳聲,是一個少年涌動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