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動車終端市場,無論是電動車銷售還是電池銷售爆發新一輪價格戰,而終端電池以舊換新價格基本沒有停過,無論電池價格是高還是低,都是那么一點利潤。對于價格戰,我們到底該不該打?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看電動車,隨著新國標的頒布,電動車廠家為了爭奪市場大打價格戰,部分車型每臺車降幅達500元以上,雖然電動車的制造成本顯著增加,終端市場上電動車以舊換新也在水漲船高,然而由于市場淡季,加上新國標的頒布,甚至為了搶占市場,部分大牌電動車的換購價含電池已經跌破1000元。
據一線消息,某些電動車大牌正在醞釀新一輪市場營銷動作,一款為價格戰而生的大牌電動車竟然只要999元,并標配某知名品牌的48/12電池。且有多家電動車品牌也準備參戰,一場價格戰蓄勢待發!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是很多人對價格戰的直觀認識,事實也確實如此。因為以“清理門戶”為目標的價格戰,要讓對手退出市場,沒有“自損八百”的勇氣是不行的。一線品牌,為了搶占市場,不惜推出比中小企業的產品更便宜的電動車,一方面是為了清理庫存,另一方面是為了拉近與中小企業的價格差距。其最終結果,是兩敗俱傷,中小企業發展將愈發艱難,而一線品牌則苦苦支撐。
我們再來看看電池方面,3、4月份市場不旺,電池消耗有限,很多電池經銷商積壓大量庫存,電池行業甚至普遍存在借貸備貨的情況,很多電池經銷商資金周轉已經出現一定問題,很多電池經銷商在電池廠家沒有降價的情況下,自己選擇降價,48V12AH甚至已經跌破260元,48V20AH已經跌破450元。
據了解,這個價格對于部分電池經銷商甚至是虧本的,但是電池廠家給經銷商每個月都會制定任務,不完成就沒有返利,只有虧本,眼看完成任務非常吃力,只有選擇提前降價促銷搶銷量。
據行業人士透露,目前專家組的調研已經完成,新國標有望于近期開始實施,雖然新國標的落地執行可能預留一定的過渡期,但對于小企業來說,電摩資質、3C認證、技術革新等都是不小的困難,對此,小企業為了清庫存也會加入到價格戰的大軍之中。其實,價格戰爆發,損害的是大家各自的利益,未來的路該怎么走,在于自己,希望各位電動車人堅持自己的初心,咬緊牙關,度過這一困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