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會怎樣
沒有自己的觀點
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勤奮好學,聽家長的話,認真完成作業或者家務。但有時候孩子過于聽話我們也會發現一些問題,比如有些孩子會把家長、老師說的話記下來并且照做,或者把書里的知識內容抄寫下來,孩子可以清晰的重復別人的觀點,但是卻沒有獨立思考并加以判斷,不能形成自己的觀點。
不能判斷是非
我自己也經歷過這方面的掙扎,還記得在這個系列第二期里聊的我在英國讀博時候的經歷嗎?當年在讀不同哲學書籍的時候,我不管讀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都覺得書里說的是對的。可是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本身又是相對立的,當時我非常困惑,不明白哪本書說的才是正確的?
不理智的行為
我們再來看當今社會,由于缺乏批判性思維,會時不時的發生不理智的社會行為。比如每次遇到流行性疾病就會出現某某神藥的流言,人們會恐慌性的瘋搶。像非典時期囤積板藍根,在新冠肺炎剛流行的時候有謠言說雙黃連可以抑制新冠肺炎,結果網絡電商平臺上連給禽類吃的獸藥雙黃連都被一搶而空。現在想想挺可笑的,但這都是我們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事情。
批判性思維從何而來
和閱讀方式相關嗎
對于很多國人缺乏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這件事,記得很多年前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中國古文正規的書寫方式是從上至下書寫,這樣我們在閱讀的時候眼睛就會跟著字從上而下而走,就不由自主的在點頭同意,在潛意識中會更傾向于同意文章所寫的內容和觀點。而英文是從左至右的書寫方式,在閱讀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搖頭否定,會下意識的質疑文章中的內容和觀點。
當時我是當作奇聞異事來看的,具體這篇文章有多少科學性我并沒有考證,但是將缺乏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的原因推到老祖宗身上,我認為是不負責任的做法。而且當代漢字早已經從豎向的書寫形式改為橫向的書寫形式,那么現在讀中文也是搖頭讀書,難道我們已經自然而然的形成批判性思維能力了嗎?并沒有。
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培養的。
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
批判 · 什么是批判
說到“批判”critical這個詞,您有什么感受?
我們一下子就會聯想到要對某人或者某事進行否定或者駁斥。
其實這只是批判這個詞的其中一種含義,批判還包括另外一層含義,就是評論和評判。
評論和評判會更加中性,我們可能會支持也可能會反對。
所以我們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并不是要把孩子培養成懷疑一切的懷疑論者,或者是遇到什么事都要抬杠的杠精,而是要培養孩子能夠理性思考并且得出結論的能力。
批判性閱讀 · critical reading
批判性閱讀是指通過仔細閱讀close reading發現文章的核心信息和觀點。
批判性閱讀需要開動腦筋對文章內容進行積極的分析和思考。
我們聊的前三期的內容:文本之內的思考thinking within the text,文本之外的思考thinking beyond the text,以及關于文本本身的思考thinking about the text,都屬于批判性閱讀的范疇。
批判性思維· 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維是指我們評價和衡量看到的信息和觀點,然后根據自己的評論和判斷決定自己是接受、支持,還是反對、否定。
批判性思維需要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儲備和對世界的理解,對讀到的內容或者觀點的正確性和有效性進行判斷。
批判性閱讀和批判性思維· 二者關系
批判性閱讀出現在批判性思維之前,只有通過批判性閱讀讀懂了文章的真實含義和觀點,我們才能有相應的主張和判斷,然后選擇是否相信或者同意文中的內容或觀點。
進一步解析 · 案例
舉個例子來說明:Parents are buying expensive cars for their kids to destroy them. 家長們給孩子們買很貴的車其實是毀了(他們/它們)。因為在英文拼寫中表示人的“他們”和表示物品的“它們”都是them,所以這里有可能會發生理解誤區。
批判性閱讀:
針對這樣的文本,批判性閱讀是充分理解這句話的真實含義。孩子需要在本章標題以及文章的上下文中仔細的閱讀搜索到底“他們/它們”指代的是誰。是指孩子們?還是指家長們?還是指車?
不同的指代會帶來三種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家長給孩子們買很貴的車,其實是毀了孩子們。言外之意是孩子在這個年齡段不應該接觸太奢侈的物品,對于他們的成長沒有好處。
第二種觀點:家長給孩子們買很貴的車,其實是毀了家長。言外之意可能是家長溺愛孩子,可能會嘗到相應的苦果。
第三種觀點:家長給孩子們買很貴的車,其實是毀了車。言外之意可能是不管是多貴的車,都可能被孩子們毀壞。
批判性思維:
當我們通過批判性閱讀critical reading,通過仔細閱讀上下文和其他內容,充分理解作者到底說的是哪一種觀點:家長給孩子們買很貴的車,到底是給誰帶來了毀滅性的害處。然后就引出我們今天的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層面的思考,我作為讀者是不是同意作者這樣的說法。
批判性閱讀是批判性思維的前提,批判性思維是批判性閱讀的延伸。
培養批判性思維 · 要注意的問題
我們在做判斷的時候,要注重事實,而不要被我們的個人觀點或者偏見所誤導,得出錯誤的結論。
什么是事實,什么是觀點
事實fact是可以被證明為真的,是真實存在的,不隨著人類的觀點而改變的。
比如 :“在中國,男性煙民的數量要高于女性煙民的數量。”這是個事實,有很多調查研究數據都可以證明這一點。
跟事實相對的是觀點opinion,觀點是人的信念、看法或者價值觀。觀點不能夠被證明真假,但是可以被認同或者駁斥。
我們舉個例子:“抽煙可以放松心情。”這是個觀點,某些人認同這個觀點,可以闡述認同的理由。有些人不認同這個觀點,可以闡述駁斥的理由。
怎么區分事實和觀點
現在我們知道了什么是事實,什么是觀點,它們有什么不同,孩子們在閱讀中怎么區分它們呢?我們可以提示孩子在文章中去搜尋一些關鍵信息和關鍵詞。
如果文章中出現了“某研究證實了…” ,或者 “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根據某項研究成果…”,還有“某項調研說明…”。孩子需要在閱讀中尋找關于事實的關鍵詞,比如:證實、發現、根據、說明,等等這些詞。
但如果有一些文章中出現“他聲稱…”,或者“某人的看法是…”,“這個報告主張…”,還有“很多科學家懷疑…”。當我們讀到這些詞匯的時候,一般表明內容是基于某人的觀點。孩子需要在閱讀中尋找表示觀點的關鍵詞,比如:聲稱、看法、主張、懷疑等等。
如何避免偏見
剛才我們說了,批判性思維是建立在批判性閱讀的基礎上的思考和判斷。我們如何判斷我們讀到的觀點是基于事實的公正的觀點,還是被個人情緒左右的偏見呢?那么在做批判性思維的時候我們要注意識別偏見,并避免自己產生偏見。
什么是偏見bias
偏見是在缺乏事實依據的情況下,對于某人、某物或者某事的個人傾向性的支持或者反對。偏見產生的原因是有按照個人經驗匆忙作出的沒有根據的結論,也有盲目跟從別人或者某個群體的判斷。我們還拿抽煙舉例:“抽煙的女孩都是壞女孩。”,針對同樣的抽煙行為,專門針對女性進行攻擊,這就是典型的偏見。我們還要注意偏見并不僅僅是負面的、否定的,盲目的喜歡和支持也是一種偏見。例如一些狂熱的粉絲,有時候明星出現了什么問題,或者做出了什么不恰當的事,這其實很正常,明星也是人也會犯錯誤,只要認錯并且改正就可以。可是某些粉絲不但積極地為自己的愛豆(idol)找借口,甚至去攻擊別人,做出很多不理智的事情。“我的愛豆(idol)是完美的,誰也不能說他/她不好。“這也是一種偏見。
從哪些方面發現并避免偏見
我們可以提醒孩子:有偏見的文章會故意遺漏一些重要信息,采用片面的角度或者論據。有偏見的文章有時候會故意夸大某些事實或者故意忽略某些事實。有偏見的文章的論據更注重情感和情緒而不是注重邏輯。有偏見的文章往往會用煽動性比較強的語言,營造一個過分積極或者消極的氛圍。還有,有偏見的文章用詞一般都會比較激烈和極端。
總結
批判性閱讀是批判性思維的前提,批判性思維是批判性閱讀的延伸。
批判性閱讀是指通過仔細閱讀close reading發現文章的核心信息和觀點。批判性閱讀需要開動腦筋對文章內容進行積極的分析和思考。
批判性思維是指我們評價和衡量看到的信息和觀點,然后根據自己的評論和判斷決定自己是接受、支持,還是反對、否定。批判性思維需要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儲備和對世界的理解,對讀到的內容或者觀點的正確性和有效性進行判斷。
我們在做判斷的時候,要注重事實,而不要被我們的個人觀點或者偏見所誤導,得出錯誤的結論。
當今我們處于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孩子會全方位的接觸各類信息:書籍、電視、網絡,各種信息和觀點撲面而來,其中不乏偏頗甚至是虛假的信息。在這樣的時代培養孩子的批判性閱讀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非常關鍵,只有具備了這樣的能力,孩子們才能夠在眼花繚亂的信息中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去偽存真,孩子們才能不會喪失己的思考和判斷,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