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16日 20:48 新浪網(wǎng) 作者 娛樂神叨叨
在宇宙中,氫和氦占據(jù)了元素的最大比重。由氫和氦組成的天體,在宇宙中數(shù)不勝數(shù)。
這樣的天體,可能以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恒星,一種是氣體巨行星??墒牵诙咧g的臨界點,就讓科學家難以分辨了。
在距離我們20光年的位置,就有這么一顆尷尬的天體,著實讓科學家們頭疼了一陣子。它究竟是不是行星,目前都還沒有定論。
這個天體被編號為SIMP J01365663 + 0933473,于2016年被發(fā)現(xiàn)。它的表面有極光產(chǎn)生的無線電波,因此得以發(fā)現(xiàn)。
剛剛發(fā)現(xiàn)SIMP J01365663 + 0933473的時候,科學家們認為這是一顆褐矮星。
我們知道,恒星的主要特征就是內部的氫可以自發(fā)進行氫聚變反應。氫聚變反應對于環(huán)境有極高的要求,需要超強的壓力和超高的溫度才可以。而這兩個條件,說到底都需要一個天體的質量做保證。
不過,有些天體雖然由氫和氦構成,卻沒有那么大的質量,氫無法自發(fā)聚變。不過,氫本身不能聚變,但它的同位素氘卻可以進行聚變反應,使它發(fā)光發(fā)熱,這就是褐矮星。如果質量再小一點,連氘也無法發(fā)生聚變反應,它就只能安心做一顆行星了,比如木星和土星。
在剛發(fā)現(xiàn)SIMP J01365663 + 0933473的時候,它被認為是一顆褐矮星??墒请S著觀測的深入,科學家有點懵了,又認為它是行星了。
根據(jù)國際天文學會的定義,褐矮星的質量要達到木星的13倍以上。而尷尬的是,這顆天體的直徑是木星的1.2倍,質量是木星的12.7倍,恰好在臨界點附近。
按理說,12.7終究是比13小一點的,所以它應該是一顆行星。
可是,SIMP J01365663 + 0933473的周圍并沒有宿主恒星,如果它是行星的話,就是傳說中的流浪行星,獨自在宇宙中運行。然而,沒有宿主恒星的行星,原本應該是冰冷的,可SIMP J01365663 + 0933473卻有著825攝氏度的高溫。這個溫度,即使是太陽系最熱的金星,也只比它的一半多一點。
既然它沒有宿主恒星,它的超高溫是從哪里來的呢?難道是它自身可以發(fā)光發(fā)熱嗎?
根據(jù)科學家的分析,SIMP J01365663 + 0933473是形成于2億年前的天體。這個時間看起來很久,其實在天文學上算是嬰兒級別的星球了。在它形成的時候,地球都已經(jīng)開始跑恐龍了。
因此,它表面的超高溫度,也有可能是它形成初期的能量轉化而成的熱量。隨著它在宇宙中繼續(xù)孤獨地旅行,它的溫度也會一點點散失到宇宙空間,最后降溫成一顆冰冷的天體。
目前來說,它究竟是褐矮星還是行星,依舊還是科學家爭論不已的話題。這個問題的根本,還是在于人類的科技不夠完善,沒有對褐矮星進行精確的定義。相信未來隨著褐矮星定義的規(guī)范,它也會有一個明確的歸屬。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wǎng)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fā)表后的30日內與新浪網(wǎng)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