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8 16:24 趣科普
2017年12月31日報道: 視頻:神秘的暗星X行星已被發現,正在接近地球
伴隨著歐洲中世紀的文藝復興,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也從這個時期開始起步,特別是天文觀測方面的發展,更是為后世人類探索宇宙,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有觀點認為,太陽系極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因為自從1610年土星被發現后,太陽系外圍的多顆天體都存在著軌道異常的情況,從1986年開始,天文學家們就一直在尋找神秘的太陽伴星,那么,它真的存在嗎?它又在哪里呢?
太陽系曾存在“伴星”?
是什么讓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相信太陽系有一顆伴星的存在?這就需要從科學家們提出太陽系邊緣存在奧爾特星云的概念說起了。
研究認為,從太陽的質量來看,太陽的引力范圍,應該是半徑為1光年左右,這就意味著,太陽系邊緣應該存在著太陽星云殘骸,這里極可能是彗星的家,當受到外力的影響,這些彗星就會離開奧爾特星云,飛入太陽系內部。
通過計算機建模分析,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應該存在著一顆同等質量的伴星,這樣才可以與目前太陽系中,特別是假設奧爾特星云真實存在的話,與模擬出的太陽系應該有的模樣和觀測結果相匹配。
而且從恒星的誕生來看,在宇宙中,絕大多數的恒星系統都是雙星系統,甚至是三星系統。因為如果孕育恒星的氣體云越大,其中孕育出的恒星數量就越多。
這樣一來,說太陽系曾經是雙星系統,也就不奇怪了,問題是,人類真的能找到這顆伴星嗎?這顆伴星又在哪里呢?
或與太陽系“相忘于江湖”
來自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學院的副教授張曾華,認為太陽系曾經存在過伴星,這種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不過,人類想要找到這顆伴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為何這么說呢?因為在宇宙之中,恒星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拿太陽所在的銀河系來說,銀河系中的恒星數量至少有上千億顆,而且其中很多都是和太陽同時期誕生的,質量大小也都差不多。
想要在這些恒星之中,找到那顆可能存在的太陽伴星,基本上是大海撈針,是一件無法完成的任務。
同時,張教授也表示,即使太陽曾經是一個雙星系統,那么,如今這顆伴星可能也早已經遠離太陽系了,因為伴隨著星系潮汐力的影響,以及周圍大質量天體的干擾,太陽和伴星之間的引力牽引就會變得越來越薄弱,自然時間長了,也就慢慢離開了太陽。
張教授認為,如今對于這顆伴星最好的猜想,就是它已經和太陽系相忘于江湖,當然,還有觀點認為,太陽系邊緣的奧爾特星云中,或許還存在著一顆神秘的X行星,這顆行星是否真實存在,以人類目前的觀測技術水平是很難發現的,只能寄托于未來人類不斷發展、不斷強大了,大家覺得發現X行星的可能性有多大?
(來源:東方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