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聰明,總是在年末最繁忙的時候出來“鬧事”,本該萬物蟄伏的冬季,他總是主角; 他很多變,為了生存,經常變裝,使我們防不勝防; 他很狡猾,猝不及防,一個不小心的咳嗽可能就是他傳播的來源; 他很兇險,老弱病孕,確有致死風險; 他其實也很脆弱,通風洗手可以避免傳播,口罩隔離的紳士行為總是讓人放心; 直面它,疫苗接種,才是抵御他的最重要手段; 消滅它,早期識別,早期治療,避免重癥是永恒的主題。 他,就是冬季熱搜榜的常客——流感。 2018年末,流感高峰來臨前的幾周,筆者就總結了一篇《解密流感治療的幾個原則》供讀者和醫師閱讀,希望能讓大家重視流感,尤其是重視重癥流感,理性面對流感來襲,了解這是一個可防可控的季節性疾病。2019年初我參與了呼吸界平臺《解密不一樣的流感——第二季》節目直播,與廣大醫生交流流感的相關知識。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有很多人了解了流感,至少知道了流感和普通感冒不同,了解了重癥的流感的并發癥。 欣喜的是我們的醫生同行越來越重視流感了,雖然我們的急診、感染科、呼吸科的兄弟姐妹們每天面對幾百名流感患者,忙的已經極限,但是他們還在不厭其煩的向百姓告知流感的知識,告訴大家流感可防可控,我想,這就是“全民防控流感”的開始。 正值流感流行季節,關于流感的知識鋪天蓋地,但是里面充斥著一些不正確的內容,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我希望破除流感的謠傳,讓大家科學的面對流感。 01 謠傳—今年的流感“史上最強”,堪比SARS。 這是每年流感季節都會流傳的謠言,流感病毒其實是冬季北半球冬天常見的呼吸道感染,病情嚴重程度因人而異,流感的亞型也有多種,比如甲型H1N1,H3N2流感,高致病性H5N1,H7N9禽流感,乙型流感等,禽流感的病死率較高,40%左右,高于SARS,而普通季節性流感的病死率低于SARS,據統計,2017年末的流感,中日醫院共收支重癥流感574例,病死率不足10%。流感的歷史有一百余年,有記載的最大影響的一次暴發是“西班牙大流感”,造成了5000萬人的去世。歷史在進步,流感也在歷史的潮流中演變著,盲目的宣稱“史上最強”、“前所未有”、“百年之最”,是不恰當的。 02 謠傳—今年流感最可怕,主要感染兒童。 流感是冬季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重點人群確實值得我們關注,不能因為對兒童的重視,而忽略對于其他高危人群的關注,尤其是近年來“家庭式流感”的暴發,一個孩子發病,家中照顧孩子的老人隨后發病,老人往往合并慢性基礎疾病,同樣應該時刻警惕。再次強調流感高危人群,關于高危人群有兩重含義,第一流感易感人群,第二罹患流感后發生重癥化可能顯著高于其他人群。借用《中國疾控動態》公眾號的一張圖引起大家重視。 圖片引自中國疾控動態公眾號 03 謠傳—今年流感病毒變異嚴重,EB亞型等等防不勝防. 流感病毒根據核蛋白結構分四種類型,ABCD“流感四兄弟”,其中甲乙(AB)型容易引起人群中季節性傳播。目前沒有EB亞型或其他亞型存在,EB病毒是有別于流感病毒的另一種病毒,罕見引起下呼吸道感染。 甲型流感的進一步分型依靠蛋白抗原性和蛋白編碼DNA序列的差異決定。所以常會聽說甲型H1N1,H3N2,H7N9……。乙型流感在1940年發現,部分亞型,但分為兩個支系,分別為Y系和V系,2017/2018流感季節乙型流感V系有一定的傳播,而今年的流感季,目前監測情況顯示主要為甲型H1N1和H3N2為主,并未發現變異。 04 謠傳—疫苗無用,接種疫苗還會流感。 首先強調,疫苗接種是預防流感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而且疫苗接種不僅僅能夠防流感,還能夠有效降低重癥流感發生,甚至死亡風險,還能夠減少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在冬季的加重風險。 關于流感疫苗接種的謠傳很多,謠傳最多的還是接種疫苗,會有一定幾率患流感以及接種疫苗無用說。請大家不要理會某些人信誓旦旦的疫苗反而使他們得了流感的話,因為目前疫苗里的病毒是死的,是不可能引起流感傳播的。不過有一點仍需注意:如果接種過疫苗,不巧在當下的流行病毒不匹配曾經接種過的疫苗病毒株時,有可能會患上流感。有人戲稱這叫做“脫靶”或者“沒壓中題”,這也不完全準確,充其量只是“沒打中十環而已”,疫苗接種還是會保護我們得嚴重流感并發癥的。 但有一點是清楚的:流感疫苗能保護你,尤其是能夠保護孩子,老人,孕產婦,慢性基礎疾病的病人們。因此,我們為什么不打疫苗呢。 接種流感疫苗會有不良反應,這如同所有疫苗接種的不良反應一樣,接種部位肌肉酸痛,低熱等,不會有嚴重的不良反應的。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主動帶頭接種流感疫苗 05 謠傳—多喝水、房間熏醋、洋蔥等食療能夠預防流感。 談到預防流感,不管是官方,還是土方,還是偏方,有很多方法,關于“多喝水”,“多喝熱水”也有很多神奇的故事,甚至網絡謠傳推薦了喝水的方法。應該講這些方法不能預防流感,也不具有預防呼吸道感染及傳染病的作用。網上更傳言預防流感可以多吃紅色的食物。 最好的預防除了疫苗接種外,還包括個人衛生習慣的養成,包括勤洗手,冬季人群密集場所攜帶口罩,咳嗽及打噴嚏禮儀,健康的心理狀態等。 如果不幸罹患流感,建議居家隔離,不建議帶病工作,這不利于疾病恢復,而且會給工作單位帶來疾病蔓延可能,用人單位得不償失,這也是流感社會負擔之一。 關于流感季節的飲食建議,可月度2018年11月30日中日友好醫院公眾號石大夫撰寫的《流感季,營養來護體》文章。 06 謠傳—流感可以自愈,不需要服藥。 前面提到流感是一種可能造成嚴重并發癥的疾病,尤其是兒童,老人、孕產婦,慢性基礎疾病的患者。流感的癥狀比普通感冒要嚴重,多有高熱,咽痛,咳嗽,頭痛,肌肉酸痛等表現,造成流感真正感染和威力大小一是病毒在機體的含量,二是機體本身的防御能力。因此必須充分識別不同人群,高危人群如果流感建議早期即使服藥,不要等待流感自愈。低風險人群感染流感也建議居家休息隔離,不建議帶病工作。 流感的直接致死手段主要是引起病毒性肺炎,這是一種嚴重的并發癥,這類肺炎會破壞肺部吸收氧氣的結構——肺泡上皮。流感也會消耗平時在肺部抵擋細菌的免疫細胞,導致其他病菌的感染。免疫系統一旦打開了缺口(比如在老人和孕婦身上),病毒就會肆意復制,使流感變得更加危險。 尤其在老年人身上,流感可能引起非常嚴重危害,每年流感季后,都會緊跟著再來一波與流感相關的疾病造成的死亡,比如突發心臟疾病和中風等等。有些慢性病會加劇(比如慢阻肺、哮喘、冠心病等),它們會因流感變得更加危險。 07 謠傳—孕婦不能接種疫苗,孕婦不能服用抗病毒藥物。 孕婦是特殊人群,也是流感病毒容易攻擊對象,而且孕婦罹患流感后發生重癥、死亡和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更高,因此必須做好對于孕婦的流感防護。國外對孕婦在孕期任何階段接種流感疫苗的安全性證據充分,而且接種疫苗對預防孕婦罹患流感和通過胎傳抗體保護6月以內的嬰兒效果明顯。WHO明確將孕婦列為第一優先接種人群。但我國國情特殊,目前上市的疫苗說明書將孕婦列為禁忌。這不十分客觀,我們呼吁有關部門盡快完善孕婦接種流感疫苗的安全性評價,還疫苗以清白。 對于抗病毒藥物治療建議咨詢醫生,仍然是站在孕婦的角度思考,首先流感病毒對孕婦和胎兒本身的危害很大,其次目前奧司他韋這類藥物屬于臨床慎用,應該充分評估利弊,比如如果孕婦有早期重癥化的表現(如高熱不退,呼吸困難,咳嗽痰中帶血,進食較差脫水嚴重等),應該早期服用奧司他韋這類藥物,決不能因噎廢食,造成巨大危害。 總之,對于孕婦,建議接種疫苗,在醫生指導下,理性看待抗病毒藥物治療。 08 謠傳“流感轉向攻擊孩子腦部”。 這是今年冬季新聞報道的標題,在流感的相關并發癥中,中樞神經系統的并發癥是有發生,但總體幾率很低,屬于少見但不罕見,不應在大眾媒體中斷言“流感轉向攻擊孩子腦部”這般危言聳聽,這樣的標題只能博人眼球愚弄大眾。 國外文獻報道2069例H1N1急危重癥流感病例中,嚴重的神經系統并發癥發生率如下,44例(2.1%)癲癇大發作,29例(1.4%)腦病或腦炎發作,1例(0.05%)患有格林巴利綜合征,因此可見神經系統并發癥發生率很低。 而流感最常見的并發癥仍然是肺炎、呼吸衰竭、甚至ARDS等。道理很簡單,流感是呼吸道疾病,最先受到攻擊的是呼吸系統,但是流感確實是全身性疾病,因此我們必須通過細微的變化,觀察各個器官功能的異常,不要漏掉相關的并發癥。 09 謠傳—流感輸液好得快。
作者:王一民 中日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二部 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