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看《輔行訣》,大家都知道《輔行訣》出來以后對于中醫的觸動很大啊!有些人說是偽書,一說搞不懂的東西就叫偽書,這本偽書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我是善于發掘偽書的人,第一本是《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后面他們說“馬老師,你是桂林古本的杰出代表?!蔽覄傞_始說,我還真不是,桂林古本是我其中研究的項目,《輔行訣》我也研究了,《千金方》我也研究了,那個金元四大家,各門各家我都看了,我覺得各有特色,我挺欣賞他們,每個人都是我的前輩高人,我對他們都非常崇拜。你看《輔行訣》的大陽旦湯,這個我是用微信指導治療的一個病人,大家來看看,寫了一大堆字,密密麻麻大家看不懂啊,我為了保持原始的狀態給大家看。這是醫生給病人扎的針。你看這個腿,這是病人。
你看這個病人得了一個牛皮癬,到啥程度了?到后面人都下不了地,銀屑病有沒有關節型的?——有呢。(這個病人)銀屑病16年,近來加重,請我會診一下。用過啥?全國各地治療花費幾十萬,十個月前來找他看,溫經湯、當歸芍藥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柴胡桂枝干姜湯都有效,但是每次來月經就發作。請問一下這個有效怎么評價?癥狀有效,病好了嗎?——沒有好。用的是不是經方?哪一個不是堂堂有名的經方!每一個方藥都是千年以上的古方啊!為什么沒有好?給大家提出來一個問題。每年要來15次月經,你想(血)都要流光了,還來看“病”,還來抓住“病”不放,耿耿于懷這點病,就不看人。他用過芍藥甘草湯,(患者)腹瀉的不行,他又擔心是不是我扎火針引起的呢?他就是老把病人身上的癥狀往自己身上攬,好的也攬,壞的也攬。我說:“你別總是往自己身上攬事,你先看看是啥情況?病人有些情況(反應)是很正常,你不要總是往自己身上想”。其實可以選的方有很多啊,推薦用一個古方——大陽旦湯?!蹦憧匆粋€字都沒有變,大陽旦湯,他沒認出這個方,說是黃芪建中湯嗎?“脾主四肢肌肉,枝病責之于干”,他馬上想到這個原理了。我說:“陽旦者,升陽之方,黃芪為主,辛甘化陽,苦甘化陰,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北緛磉€要寫,寫得太累了,就寫到這里了。我這樣寫上去,他立馬就明白了。原理在哪里呢?原理就是《內經》的原理。
那么她是什么原因導致(疾病)的呢?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精化氣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后天返先天的時候要把氣轉化成精,用的方子就是黃芪建中湯,或者就是(古方大陽旦湯)之類的方子。因為她元氣受損傷了,必須要加人參這味藥,不是附子。補益元氣,大補元氣的只有一個藥,就是人參,不是附子。瘡瘍亂七八糟一些疾病是用啥?痂癩什么,治小兒百病,這是什么?——黃芪!你看《神農本草經》用了,對不對?《內經》的理用了,用了《輔行訣》的方。
他們后來就說“老師,這個方里面沒有寫治這個病”——我說“你先用完,然后再說”。病人服用3劑后可以站立,直接走路,他家里人拍照片給他,腿上肌膚已經潤澤很多。中藥對癥一口湯,藥不對癥用船裝。這是微信里面好多人用這種語言。你看這個腿,繼續服用大陽旦湯,病人及家屬滿意,囑其繼續服用10劑?!霸陆浟可?,月經顏色變紅,皮損繼續減輕”。我告訴你,這個方子繼續服下去,這個病人會越來越好,月經開始來了。后面可以加當歸之類的,后面還可以用十四味建中湯大補氣血(善后)。
我們看病的時候,第一個境界病脈證并治,盯著病治;第二個境界神氣形同調,盯著人治;第三個境界天人地合參,看這個人在什么狀況下發生什么情況,他會往哪個方向發展,他為什么會這樣來,怎么走的——天人地合參。病脈證并治是術的層面,神氣形同調是法的層面,天人地合參是道的層面。道、法、術一以貫之,這才是真正的中醫的東西。好多人在說,中醫到底是道呢?法呢?還是術呢?說道法術那么的玄虛,不落地,看我們怎么落地,我們領會了《內經》的原理,用了《輔行訣》的方子,用了《神農本草經》的藥性,治了當代的病人。我們是不是古今接軌了?這個病號效果非常好,這個病人都沒有見,沒有摸脈,但是通過她的狀態,給我們的感覺。好多人就把脈說的非常玄妙,脈可以通神,我告訴你望診可以通神,聞診可以通神,問診也可以問的很精妙。四個維度看,最高的是四個維度都能看到,那就是高明中的高明,都有能夠驗證你的地方。我經常給學生講,(第一)無一法可舍,望聞問切這四個永遠都不能拆散來看;第二個,無一法可取,(望聞問切)一種方法不能把其他方法全部代替。如果這樣子(可以替代),古人就有憑脈辨證法,就有憑癥狀來治療的,也有通過定病以后用方的,——都有。但是張仲景先生沒有這么做,為什么?他發現各有利弊,因此他結合在一塊——病脈證并治,這是他高明的地方,所以他就是我們后世學醫的典范,為啥?——因為他包容各門各家的東西。當然在《傷寒雜病論》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各種各樣的(的情況),“偶爾發熱,小柴胡湯主之?!睉{一個癥狀,就開始治療了,有沒有?——有。
“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我們后來從這個地方推演出了辨證施治是中醫的特點。西醫沒辨證論治嗎?它好多疾病也分型??!乳腺癌分1型2型3型,這難道不是分型嗎?說中醫有整體觀,西醫沒有整體觀——大錯特錯。現在西醫到什么級別了?多學科的融合,這個不是(兩者的區別),而是你用的這種思維是什么思維來進行解決問題,這才是中西醫的差異,而這種差異我覺得在不斷不斷的縮小,西醫也看到了它的問題,同樣道理,中醫沒問題嗎?中醫沒缺點嗎?也有它自己不足的地方。這個病人的腿是不是看起來好多了?這時候我們看到這么多的病人,剛才講了,我們用古方也治當代的疾病,沒有按它的條文去走,是抓住它什么?——是擊破它核心的病機,病因、病性、病位、病機、病理、病勢,一以貫之,這才叫高明的醫生。
剛開始那個病人來的時候一看舌象是那個狀態,你說你用養陰清肺你這不是找事嗎?——錯了!你寧可不吃藥,你吃了藥要有麻煩的。那是最起碼的常識,剛學中醫的人都懂,怎么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當時覺得很詫異,因為都找的某些所謂的中西醫結合大家,這方子就這么開的,因為他腦子里就是認為這是溫燥,所有的病都這樣長的,是這回事嗎?不是這樣長的,他不是按照你的想象去看的。它就擺在這里,見與不見,它都在那里。
你看我們創立什么方子沒有?——沒有,全部用的古方,稍事加減,稍稍的有一些自己的認知加進去,方子全是古人的。新瓶裝老酒,喝起來一樣,非常地醇。我所有的方子加減化裁,我能給你說清楚每一張方子是怎么化裁來的,比例劑量為什么這么多,這里面有理論的推演,有臨床的實踐、實證。還有呢?“法于陰陽,和于術數”,我們光講陰陽,不講術數也不對的。我到了29歲的時候才明白陰陽。我看了好多病,有些病好了,有些病沒好,那為啥沒好?也不知道。到29歲的時候,開始看到了鄭欽安的三部書,《醫法圓通》、《醫理真傳》,還有《傷寒恒論》??赐旰蟆@人不得了??!他里面好多觀點,我挺贊成,有些話我不贊成,一說就是“熟地不能用,此世間俗人……”這種語言大家不要學,貶低別人的話不要學。為啥呢?扶陽學派我研究了很多,關于附子用量從小到大再從大到小,我現在知道了,這東西的好壞只有經歷過才知道。它給了我很多榮譽也給了我很多尷尬,叫我很多時候下不了臺,后面發現你醫理不精通,什么叫陰陽?陰陽是一還是二呢?陰陽是一也是二,啟用的時候是二,不啟用的時候是一。還有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相互的關系,我們上學時候背的很熟,病人來的時候你會用嗎?你什么時候用的是陰陽互根的理論?脈象出現啥情況?體型是什么狀態?這是一個附子的脈,那是一個熟地的脈,這是個黃連的舌,這是一個吳萸的鼻,你把你所學的全部落實到實處的時候,這些東西變的非常的鮮明,形成獨到的地方。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