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曾慶明醫(yī)案—糖尿病案14

一、病案簡介:

       范某某,男,63歲,性急易怒,喜冬惡夏,喜食甜食,熬夜多,運動少;糖尿病10年、高血壓病5年,一直服用西藥,控制尚良。

一診:2009年5月23日

  口渴引飲伴消瘦伴“三力”(精力、體力、記憶力)銳降、空腹血糖升至8.3-10.2mmol/L半年。

  刻診:口干舌燥,得飲則舒,小便量多,能食形瘦,頭暈乏力,心煩失眠,臉色晦滯,間發(fā)耳鳴,大便偏干但粘滯難解,粘馬桶,加大降糖西藥用量半個月,空腹血糖降而不穩(wěn),診時空腹血糖7.9mmol/L,餐后血糖13mmol/L,糖化血紅蛋白7.2%,尿糖(—),血壓165/ 95mmHg,心電圖提示:左室高電壓,ST波低平,伴疑似Q波改變,肝腎功能、血脂五項均未見異常;舌質(zhì)暗紅、舌苔黃干、中根部黃膩而濁,舌下靜脈紫曲怒張,脈弦緊有力、雙尺虛弱。

  西醫(yī)診斷:1、2型糖尿病;2、高血壓病3級(很高危)。

  中醫(yī)辨證:陽明胃熱、少陰水虧、心火亢旺夾濕熱擾神(消渴病)。

白虎湯加人參湯合知柏六味地黃丸合黃連阿膠湯加減:生石膏60(先煎)肥知母20山藥30生曬參15(另燉兌服)炙甘草10生地30山萸肉10赤芍10黃連15生地30阿膠10雞子黃2枚(兌服)鬼箭羽10蒼術(shù)15炒黃柏5:10劑,水煎服。并囑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少吃糖類和脂肪類食物,并每天運動,不再熬夜。同時,降糖與降壓西藥照服。

二診:2009年5月30日

口干顯減,日飲水量減少到2500ml,饑餓感、乏力、氣短和心悸減輕,余癥依然,空腹血糖8.3,尿糖-,舌苔黃,但舌上有潤津,脈弦細稍數(shù)。仍著力于中焦陽明胃和太陰脾,上方加生黃芪30天花粉30:7劑,水煎服。

三診:2009年6月13日

諸癥繼續(xù)向愈,其中口干、失眠、便粘消失,心煩、頭暈偶然發(fā)生,臉色轉(zhuǎn)潤,仍腰酸,健忘,陽事欲啟不能,間發(fā)耳鳴,舌黃干中根部稍膩,脈弦細中仍有勁急之象;查血壓135/ 85mmHg,心電圖疑似Q波改變消失,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血糖8.9mmol/L,尿糖(—)。此陽明胃熱和少陰心火大部清化,少陰腎水亟待填滋。出二方:

  1、湯劑:用六味地黃丸合白虎湯合祝氏降糖對藥加減:生地30山萸肉10黃精15山藥20丹皮10茯苓15玄參15生黃芪30龜甲10(先煎)生石膏30(先煎)知母10天花粉30石斛15生曬參10(另燉兌服)鬼箭羽10炙甘草5:10劑,水煎服,早晚服;共服15天。

  2、中午服杞菊地黃丸。

  3、食療:海參1條(15-25克)燉服。隔天一次,晚餐服用。

  生活方式同前,降糖與降壓西藥酌情減半。

四診:2009年6月27日

  “三力”顯增,余癥悉去,尤其可喜的是口服降糖與降壓西藥減少一半。舌暗稍紅,苔薄黃,舌下靜脈紫曲怒張減少,脈弦細勁之勁急之象消失、尺沉弱。滋少陰水、寧少陰神、補太陰氣,兼活血化瘀:生脈左歸丸合“糖五對”(蒼術(shù)+玄參,山藥+生黃芪,葛根+丹參,葛根+天花粉,生地+地骨皮)加減,做成藥丸,每天3次,每次5克,共服3個月。酌服降糖和降壓西藥。

三年后告:每隔二三個月服一料四診藥丸,必要時服用10-15上三診中藥,結(jié)合生活方式調(diào)攝和必要的口服西藥,血糖、血壓控制良好。

【病案討論】

         1、傳統(tǒng)2型糖尿病的基礎病機“陰虛燥熱”當代仍然還有。

如果把2型糖尿病歸類于消渴病,應該說陰虛燥熱有其理論依據(jù)和長期的臨床實踐。從《黃帝內(nèi)經(jīng)》消癉病是“熱則消谷”的“消中”,到《蘭室秘藏》“血中伏火”、“津液不足”、“燥熱為病”的陰虛燥熱,尤其到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yī)案》“三消一癥,雖有上中下之分,其實不越陰虧陽亢、津涸熱淫而已”,而且認為陰虧為本,燥熱為標;陰虧在少陰腎,燥熱在陽明胃。至此,陰虛燥熱作為消渴病(糖尿病)的基礎病機,主導了近千年臨床實踐。

但現(xiàn)在由于降糖西藥的普遍使用、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壽命的延長等原因,使得糖尿病這一古老疾病呈現(xiàn)的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三多一少”表現(xiàn)漸且少見或不典型,因而陰虛燥熱這一基礎病機也漸且退出其主導地位。近年來從陽虛、氣虛、痰飲、瘀血論治消渴的實踐不斷涌現(xiàn),陰虛燥熱病機的主導地位受到挑戰(zhàn)。這理論問題,我們只對臨床療效負責,通過本案的辨證論治,至少可以說明:使用了千余年的、陰虛燥熱辨治消渴(糖尿病)理論和方法方至今仍然具有實踐意義,必須加以開創(chuàng)性的應用。

筆者認為:葉天眼中的陰虛燥熱,是陰液虧損與燥熱是相互因果,惡性循環(huán)的,即陰液愈損,燥熱愈甚,燥熱愈甚,陰液愈損。至其治療,《醫(yī)學心悟》“三消之癥,皆燥熱聚也”。“大法治上消者,宜潤其肺,兼清其胃,二冬湯方之;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腎,生地八物湯主之;治下消者,宜滋其腎,兼補其肺,地黃湯、生脈散并主之”。“滋其化源,則病易痊矣”。可按早中期以清熱為主,中后期則以滋陰為主,而滋陰液與清燥熱總以滋陰為主。

  本案從“三消分證”來看,當屬中消與下消并見,是較典型的既有陽明氣熱有余又少陰腎水不足消渴病,所以一診清化與滋益各居其半。但二診取效后,結(jié)合其發(fā)病年齡和已病時間,二、三診起即漸且清陽明燥熱為次,滋少陰腎水為主。四診后除了用天花粉和葛根甘寒清化陽明外,全然滋補少陰腎水。趙獻可《醫(yī)貫》說“治消之法,無分上、中、下,當先治腎為急”,對于病程太久、或老年2型糖尿病來說,病根在少陰腎是有道理的。

  2、本案所用三方

  (1)白虎加人參湯:一般把口渴(口干舌燥)、能食善饑、消瘦、舌紅苔黃四癥作為白虎加人參湯使用的眼目上,筆者體會四者中又以口渴最多見,其特點是渴欲飲水和飲水則舒,如渴不欲飲,或雖飲但并無止渴之舒,則非陽明氣熱津傷的白虎加參湯證。

  (2)黃連阿膠湯:原方所治之證是“心中煩不得臥”,但其病機是少陰心火有余和少陰腎水不足,與本案的水虧火旺相牟,所以一診即用。但本案的心煩失眠是建立在口干引飲的基礎之上,所以,心煩失眠一去,整個黃連阿膠湯也去,因為黃連和黃芩清火有余,苦寒傷津也有余,中病即止,不可久用。

  (3)六味地黃丸:宋代兒科名家錢乙從金匱腎氣丸中減去附子和桂枝,余藥及其用量比例悉遵仲景,可謂地道的腎氣丸衍生方。原方雖為“腎怯失音,囟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晴多,面色光白”的“五遲”證而設,但卻實現(xiàn)了從而變溫補腎陽到滋補腎陰的蛻變,明代薛己(《明醫(yī)雜著》卷1)則逕稱其有“壯火制火”之功,凡“腎經(jīng)陰精不足,陽無所化,虛火妄動,以致前癥(指陰虛火旺而咯血等)者,宜用六味地黃丸補之”。因此,六味地黃丸也成為治療腎水不足糖尿病的基礎要方。其應用要點有二:一是年過花甲,所謂男子“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藏衰”(《上古天真論》),對于男性病患,過了這個年齡,多有腎中陰精不足一面。但其年齡特點是不怕冷、甚至怕熱。二是“四力”(精力、體力、記憶力、性能力)銳降,腰膝酸軟,頭昏、眼花、耳鳴、溲頻、發(fā)枯、齒脫等腎中陰精虧虛表現(xiàn)。具體應用時又不可拘泥于原方的三補三瀉,要善用其十余首加味方,如陰虛火旺則用知柏地黃丸,精血不足用杞菊地黃丸或歸芍地黃丸,氣陰兩虛時則用參麥地黃丸等。彭堅教授治療肝腎陰虛糖尿病索性將麥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知柏地黃丸三方合方,名之為“三合地黃丸加減”方,驗之臨床,確實比六味地黃丸單槍匹馬效果要好。

  3、“糖五對”

  血糖所以有余,相關(guān)病機有三:一是脾不建運,不能升布精微,聚而為糖。二是腎主封藏,腎虛不能藏精,溢而為糖。三是血液稠凝,流行不暢,瘀滯為糖。故其治相應宜健脾使運,滋腎使藏,和活血使暢。

  血糖陽性,實為脾失健運,火郁少陰營血,祝氏用蒼術(shù)配玄參;補脾升陽則火降,故用蒼術(shù),滋腎益陰則津回,故用玄參;蒼術(shù)雖燥,但善“斂脾精”,與玄參相伍,則制其短而用其長。

  尿糖陽性,實為精微下泄,乃脾不升清布化精微,腎不固密封藏陰精之故,故用黃芪補氣升陽布精微,山藥益氣陰固腎精。

  血糖升高,即意味著血液“濃、粘、稠、滯”,瘀血內(nèi)生,故葛根配丹參,祛瘀生新,血液流暢,提高降糖之效。

  口渴是糖尿病的特征性表現(xiàn),雖是辨癥論治,但渴止則糖降,渴甚則糖升卻是一個普遍規(guī)律,因而止渴是治療糖尿病的一個重點。一般氣熱有余重證用石膏配知母即白虎湯,而輕癥即余熱未盡,又任久用、過用白虎湯時,則用葛根和天花粉。對于陰精不足引起的口渴,多屬血熱陰津不足,當用滋清血熱的生地和地骨皮。與石膏配知母比,葛根配天花粉和生地配地骨皮可重用,可入丸劑久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糖尿病從陽虛論治淺析
糖尿病中醫(yī)診治體會
《養(yǎng)生堂》美食巧治糖尿病+ 何紹奇:我治糖尿病+中醫(yī)關(guān)于消渴病(糖尿病)證論治初識+ 經(jīng)方辨治糖尿病思路+糖尿病及并發(fā)癥 經(jīng)方
關(guān)于李富玉從痰濕論治糖尿病心得的問題
糖尿病的中醫(yī)防治+糖尿病與瘀血(紹奇談醫(yī))+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從瘀論治
包氏醫(yī)宗經(jīng)方五字(物質(zhì))辨治糖尿病探析(論文)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绍兴市| 文昌市| 伊金霍洛旗| 莆田市| 万年县| 巴塘县| 安吉县| 五家渠市| 剑阁县| 呼和浩特市| 安岳县| 晋州市| 永新县| 若羌县| 修水县| 靖西县| 灵武市| 射阳县| 石门县| 镇巴县| 页游| 福鼎市| 黔江区| 志丹县| 廊坊市| 靖宇县| 虞城县| 汉源县| 三亚市| 商水县| 忻城县| 大邑县| 麻江县| 石阡县| 金堂县| 泌阳县| 海宁市| 嘉兴市| 巴里| 晋中市| 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