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苦心告誡:“層次越低的人,越是喜歡詆毀、嫉妒,拆臺鄙視,因為我不好,我也不想你好。層次越高的人,大都互相支持、尊重,抱團(tuán)發(fā)展,因為你好了,大家都好。所以,和一群有同樣格局和思維的人一起前行才是重要的?!?br>
這個世界,弱者喜歡互撕,強(qiáng)者選擇互幫。
人性都是相通的,并沒有誰一來就比誰更高等。
但每個人站立的高度,決定了他的眼界、格局和思維的不同,做法也就大不相同。
就像你站在1樓,耳邊都是嘈雜的聲音,眼睛看到的都是問題和垃圾;
而站在30樓,嘈雜聲都漸遠(yuǎn),眼睛看到的都是屋脊;
當(dāng)你站在100樓時,周遭一切都遠(yuǎn)去,目之所及只有大地和天邊的浮云。
發(fā)現(xiàn)了嗎?人生的困苦,源于高度不夠,沒有高度,目之所及都是問題,視界太窄,周遭都陷于雞毛蒜皮。
層次越低,越受限于眼界,認(rèn)知水平也普遍較低,看問題維度窄,難免狹隘偏激,還特別容易被誘 惑被煽動,內(nèi)心不平。
所以,往往層次越低的人,閑著沒事的人,越愛嚼舌根,越?jīng)]見過世面,越難容讓他人知道的比自己多,越?jīng)]能力,越見不得別人步步高升,越不愿努力,越愛詆毀他人的成功。
記得羅素曾說:由于嫉妒,人不去從自己擁有的事物中汲取快樂,反而不斷從他人的擁有中汲取痛苦。
這就是人性。
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
他憑什么比我好?為什么幸運的總不是我?
因為我不好,所以也不想你好。他不是去努力,去提升自己,而是鄙視拆臺,詆毀妒忌。
反觀層次高的人,因為站得高,望得遠(yuǎn),視野開闊,認(rèn)知水平也普遍較高,能夠從更高更廣的維度去思考,一眼看清事物的本質(zhì)。
因為見過更大的世界,有更大的格局,知道人外有人,反而更容易接受比自己強(qiáng)的人,時刻鞭策自己奮進(jìn),抱團(tuán)發(fā)展。
持 久而深層的交往,是超越人性的偏狹,互相成就。
人生,真的贏在格局,輸在計較。
格局打開,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事不配影響我們的情緒。
人生中限 制我們發(fā)展的,不是學(xué)歷,不是智商,而是我們所處的生活圈。
遇爛人及時止損,遇爛事及時抽身,別在錯誤的人際圈里,耗費一生。
將時間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吧,去開拓我們的眼界、打開我們的格局,刷新我們的認(rèn)知,激 活我們的能 量。
心在哪兒,時間就在哪兒,行動在哪兒,收獲就在哪兒。
找到同頻的人,與有同樣格局和思維的人,抱團(tuán)成長,一起前行。
我們能走多遠(yuǎn),靠的不是嘴巴,也不是眼睛,而是眼光。
#人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