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書:
一、低風險創業的邏輯:
①和父母關系不好的人。創業往往會選擇那條最艱難的路,所以要從內心深處感謝自己的父母。
②性格決定創業風險。一個性格平和,帶著愛和希望的創業者更樂于接受學習新鮮事物,反之一個焦躁的創業者可能影響身體健康,并且不利于管理經營。
③把“解決一個社會問題”作為創業的項目,社會問題越大,越有創業的價值。
④把創業看做一件愉快的事,看成一次人生的修行,創業的旅途會變得更加光明。
二、如何找到好的問題(項目)
①從抱怨入手。
②洞察,了解用戶的靈魂需求。蘋果手機由繁雜到操作簡便(鍵盤)。
③用戶體驗。自己去試用自己的成品。
三、如何判斷問題好壞
①這個問題夠不夠大(市場是否夠大)。
②這個問題夠不夠痛(是否愿意花錢解決)。
四、抗風險的“秘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①資源。例如:經濟實力雄厚,但是資源會枯竭,之后取得成本高。
②科技。例如:華為的技術。
③營運能力。例如:海底撈的服務。
④品牌口碑。
⑤價格。準確定位價格,即讓對手沒有利潤,又讓自己有盈利空間。
⑥用戶。擁有“鐵桿”粉絲,五、企業如何擁有好的“秘密”
①做到比同行好十倍。
②不斷積累秘密。例如:可口可樂原本是賣配方,后來發現易丟失,就把瓶子注冊成了商標,再后來開始塑造品牌,把秘密越做越深,不斷構筑更高的護城河。
③創業不是錢越多越好,融資需有度。沒錢更有壓力,會更努力去經營,因為失敗就什么都沒有了,而沒有壓力,容易按部就班,舒舒服服的按照計劃書來。
★六、反脆弱的結構設計
①成本有上限,收益無上限。
②創業需要情懷,僅僅是為了錢創業就會變得特別脆弱。
③確保公司有選擇權。例如:超過100萬還不能完成這個項目,那么就可以放棄它(賣房創業就很有風險了)
七、“能力陷阱”和“資源陷阱”
①“能力陷阱”束縛創業者的想象力,只做他們擅長的事,無法從解決社會問題的角度去思考創業。
②“資源陷阱”就是過分注重資源,而忽略了運營的本質。例如:你有一間鋪子,你創業就在那個鋪子里開店,而沒有想到它應該開在合適的地段。
八、打造指數級增長的引擎
①從“線性思維”(y=n內在變量×外在變量x)到“冪次法則”(y=n的x次方)的轉變,②讓客戶給你帶來客戶,實現指數級增長。在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是一個媒體,都能影響一批人。
九、感想:創業的新思維,刷新了認知。
一是從有價值的問題出發找創業項目。
二是創業要找成本有上限,收益無上限的項目(市場夠大)。
三是找到企業不可復制的“秘密”。
四是做到比同行好十倍的成品,讓客戶給你帶來客戶,實現短時間內十倍的發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