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冠心病、腦卒中和腫瘤均為多基因遺傳病,即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作用的總和決定一個人是否易于患病。
為防止發病,疾病的遺傳度越高,就越應該注意控制環境和心理因素的影響,以防止其易患性達到發病的閾值。
對個體而言,如果父母患有某種慢性病,自己患該病的可能性就會高于沒有遺傳背景者。另外,已發病患者與自己的親緣關系越密切、發病時間越早、病情越重、親屬中發病人數越多,該病的遺傳性越強。
然而,對于具體某個家庭,遺傳作用的大小常很難判斷。
因為生活在同一家庭的成員不僅有共同的遺傳背景,還有共同的生活習慣和環境,后者在慢性病的發病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更大。
父母最易遺傳給孩子
10種慢性病
1、高血壓父母均患有高血壓者,子女今后患病概率高達45%。建議有家族史的人至少每年定期監測血壓;減少鹽的攝入,多吃富含鉀的水果、蔬菜如香蕉、核桃仁、菠菜等;控制肥胖;戒煙限酒。
2、糖尿病
父母都有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機會是普通人的15-20倍。建議高危人群要堅持運動,45歲后每隔3年做次糖尿病常規檢查。
3、哮喘
如果父母都有哮喘,其子女患病幾率可高達60%。有哮喘家族史者應避免各種引發哮喘的環境,如吸入過敏物質、呼吸道病毒和細菌感染等。
4、抑郁癥
抑郁癥患者親屬中患抑郁癥的概率遠高于一般人,約為10-30倍。如果經常出現悶悶不樂、體重顯著增加或減少、失眠或睡眠過多等,要及時就醫。
5、乳腺癌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發現有乳頭濕疹、溢液、皺縮,也應引起重視,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6、胃癌
調查發現,胃癌患者的直系親屬得胃癌的危險性比一般人群平均高出3倍。因此,有胃癌家族史者應去醫院監測有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7、老年癡呆
有家族史者患病率要高出4倍。因此,有家族史的人,50歲以后就應該進行檢查,看有沒有智力方面的障礙。
8、超重
肥胖者的體重遺傳因素占25%-40%。應控制脂肪和甜食的攝入,經常運動。
9、骨質疏松
女人的骨質情況和她母親的非常相似。預防要提高鈣和維生素D的攝取。
10、勃起功能障礙
其兩大病因與遺傳息息相關:一是心理因素,二是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因素。
在我們的身體內能找到跟慢性病有關系的基因幾十個甚至上百個,每個基因貢獻一點,又加上個人的生活習慣、所處的環境等等諸多原因再貢獻一點,最終決定了是否發病。
下一代不會所有基因都遺傳到,也不一定會遇上所有會導致發病的誘因。所以我們只能說可能會比普通人發病率大一點。
我們不會因為有高血壓不生小孩,不會因為有糖尿病不生小孩,不會因為有冠心病不生小孩,因為避開所有疾病不生小孩是基本上是很難的,只有通過營養改善身體,才能減少將自己犯下的錯誤,也帶給自己的下一代的幾率。
更多精彩文章
花錢買的營養素您吃對了嗎?不會吃=沒效果?!
關于酵素,你要了解正確的使用方式!
我們吃得這么好,為什么還要吃營養素的!
你健康嗎?對照癥狀測一下自己亞健康到什么程度了?
警惕身體免疫力低下引發的“蝴蝶效應”!
一份“大腦說明書”,讓養生從“頭”開始
人體最強健康防線!靠這八大營養素,吃掉百病,吃出好免疫!
王濤博士
專業營養調理指導
更多營 養調理信息
可通過以下方式獲取
進行咨詢了解!
營養中心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