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個有絕對答案的問題。畢竟公務員這份工作,雖然具有廣泛普適性,但如果目標瞄著職業上有所發展,那還得考慮多方面因素。
下面我從個人性格、生活追求、發展預期和職場不確定性等幾個方面,來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01
個人性格
正如有句老話,性格決定命運,不同的性格,可能適合的職業也不盡相同。那么什么樣子的性格,比較適合做公務員呢?
坦率來說,公務員這個職業,絕大部分人都可以做,但要想做得好,恐怕還得需要以下特質:首先是溝通協調能力較強;其次是比較有分寸感,兼具寬容和原則;最后還要有一點逆商。
先說組織協調能力。公務員嘛,最重要的還是和人打交道。有和群眾的溝通,有和上下級的信息傳遞,還有和同事之間的互動。如果本身就患有“社交恐懼癥”,那想把工作做出成績來,估計也是很困難的。
分寸感呢,就是指既不能不講原則,也不能太死板教條。基層公務員對上連接政策,對下連接群眾,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突發情況可能比面試里的應急應變題還棘手,這當中的分寸感,需要時刻注意拿捏。
至于逆商呢,人在生活中難免遇到一點逆境,工作中更是如此。《人民的名義》中,孫連成遇到點工作上的困難,就開始仰望星空,得過且過了,自然遭到了組織的處理;反觀易學習,雖然一開始工作局面打不開,不被認可,但他堅韌不拔,盡職盡責,最終迎來了事業的春天。
02
生活追求
公務員的工資不是什么大秘密。一般來說,除了一二線城市以外,一般來說公務員的工資與當地的平均收入水平持平,或者略高于當地的平均收入水平。
在這種情況下,溫飽是沒有問題的,但想要多奢侈的生活,是不可能的。公務員這份工作,最大的福利就是穩定和規范,大面積加班的情況并不多見,也不太需要擔心自己的飯碗朝不保夕和克扣、拖欠工資的問題。
但穩定的生活節奏,也帶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有點按部就班的感覺,很少有乘著風口飛起來的刺激感。這種生活,就好像口味清淡的飯菜,不香不辣,咸淡適中。
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說,如果想多賺點錢,追求財務自由,去大城市的風口行業撈金,甚至是自己創業,都是更好的選擇。要想在公務員這個系統內追求“聲色犬馬”的刺激,結局一定會“太刺激了”。
03
發展預期
事業上的發展,除了有進取心以外,還需要有平常心,個人發展機遇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為人民服務”才是永恒的主題。
從豐功偉業的創立,到個人價值的實現,中間都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種艱難險阻。
體制內的發展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把體制內的競爭比喻成一場比賽的話,可能很多家境平凡的人會在入場前吃點“虧”,但只要進了賽道,我們就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以后的發展,家庭因素有影響,但絕不是決定性因素。
實際上,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公務員這個職業,最大的“福利”在于穩定和規范,我想這也是很多人選擇考公務員的一個重要因素。
至于發展預期,同學們還是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能夠獲得提拔,造福一方自然不錯,然而在平凡的工作中奉獻自己的一生才是多數人的歸宿。
很多人把公考比作第二次高考,因為它公平,且可以改變你命運。
如果你性格穩重有韌性,對物質生活追求相對簡單,認同在平凡中造就偉大的工作方式,即便你沒有背景,資質相對平庸,選擇適合的崗位,你就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