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木里藏族自治縣位于四川省西南邊緣,面積1.3萬平方公里,人口較為稀少,全縣平均海拔3100米,相對高差4488米,縣府所在地喬瓦鎮, 距涼山州首府西昌254公里。木里有長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林,是我國僅存不多的成片原始林區。
材料二:2019年3月30日18時許,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雅礱江鎮立爾村發生森林火災,當地迅速組織力量趕赴火場撲救。掘悉,著火點海拔3800米左右,火場平均海拔4000米,多個火點位于懸崖峭壁上。初步起火原因已查明為雷擊導致,撲火人員在轉場途中,受瞬間風力風向突變影響,突遇山火爆燃,27名森林消防指戰員和3名地方撲火人員失聯。
材料三:木里周邊區域圖(圖甲)和立爾村附近地形圖(圖乙)
(1)從地理視角分析木里此次發生森林大火的自然原因。
(2)請從地理視角分析此次滅火過程中消防官兵需要面臨哪些困難。
(3)木里山火結束后隨即發生降水,請從水循環的角度分析雅礱江的水文特征有何變化。
【答案】
(1)直接原因--雷擊引燃樹木;②該地區氣候干旱降水少:該地處雅礱江的干熱河谷,受地形影響降水少;③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天氣非常干燥;④春季多大風;⑤森林茂密,多枯枝落葉,易燃燒。(任答四點)
(2)①火場海拔高,高海拔缺氧,對救援人員也是嚴峻考驗,這給撲救造成極大困難;②山上風大且方向不定,火勢飄忽不定,難以控制;③當地地形復雜,尤其是雅碧江沿岸一帶山高坡陡(多個火點位于懸崖峭壁上),很多地方沒有路,給滅火工作帶來很大困難;④當地森林枯枝落葉層較厚,火不易年撲滅;⑤作為撲救的重要手段來源--水源不足,在山上取水非常困難,故“遠水難救近火”。(任答四點)
(3)大火導致植被減少或地表裸露; 導致地表徑流增加且流速加快;此次降水導致雅礱江洪峰提前且洪峰流量增大;徑流對坡面表土侵蝕能力增強,攜帶大量泥沙進入雅礱江,導致雅礱江含沙量增大。
【解析】
【詳解】
(1)木里此次發生森林大火的自然原因應從氣候、地形、自然災害等方面分析。木里縣地質、地貌復雜,地形為溝壑縱橫、切蝕深刻的殘余高原,是青藏高原地質結構最復雜、環境最惡劣的地段之一。據材料二可知,初步起火原因已查明為雷擊導致,據圖乙地形圖可知,著火地地處雅礱江的干熱河谷,盛行下沉氣流,因此受地形影響降水少,氣候干旱;時間為3月份,正值春季,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天氣非常干燥,且春季多大風;該地為山區,森林茂密,多枯枝落葉,易燃燒。
(2)此次滅火過程中消防官兵需要面臨的困難應從當地的自然環境角度考慮,如地形、地勢、氣候等方面分析。據材料二可知,著火點海拔3800米左右,火場平均海拔4000米,多個火點位于懸崖峭壁上。說明火場海拔高,高海拔缺氧,對救援人員也是嚴峻考驗,這給撲救造成極大困難;其次是山上風大且方向不定,火勢飄忽不定,難以控制;還有就是木里當地地形復雜,尤其是雅礱江沿岸一帶山高坡陡,很多地方沒有路,給滅火和搜救工作帶來很大困難;以及當地森林腐殖層較厚,火不易打熄;更重要的是作為撲救的重要手段來源——水源不足。在山上取水非常困難,故“遠水難救近火”。
(3)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流量、水位變化、含沙量、結冰期等,水循環的主要環節有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等。該次大火導致植被減少或地表裸露,則會導致地表徑流增加且流速加快;因地表缺乏植被涵養水源的作用,則此次降水導致雅礱江洪峰提前且洪峰流量增大;徑流對坡面表土侵蝕能力增強,攜帶大量泥沙進入雅礱江,導致雅礱江含沙量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