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的姿勢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guān),一般分為四種體位。這四種體位可以說是各有利弊。 仰臥 肢體與床鋪的接觸面積最大,不壓迫身體各臟腑器官,因而不容易疲勞,并有利于肢體和大腦的血液循環(huán)。但采用這種睡姿,身體和下肢只能固定在伸直部位,不能達到全身休息的目的。并且仰臥時人會不自覺地把手放在胸前,使心臟受壓,易做噩夢。 俯臥 即趴著睡覺。采用這種睡姿的人睡覺時會感到安全,也有助于口腔異物的排出。但俯睡時,由于腳背向下,下肢肌肉不能完全放松。并且全身大部分重量壓在肋骨和腹部上,使胸部和橫膈膜受壓,影響呼吸,會加重心臟負荷。枕頭上的灰塵、細菌也易被吸入氣管和肺內(nèi),影響健康。 左側(cè)臥 左側(cè)臥時,雙腿微曲,有利于身體放松,且可助消除疲勞。但心臟位于胸腔內(nèi)左右兩肺之間而偏左,胃通向十二指腸、小腸通向大腸的出口也在左側(cè),所以左側(cè)臥位時除了使左側(cè)肢體受到壓迫、心臟受到擠壓不利于心臟的輸血外,還會讓胃腸受到壓迫,導致胃排空減慢。 右側(cè)臥 能使全身肌肉松弛、呼吸舒暢,還能使心臟、肺臟和胃腸的生理功能降到最低限度,這時心臟不受壓迫,肺臟呼吸自然,能保證身體在睡眠狀態(tài)下所需要的氧氣量;由于胃的出口在下方,故有助于胃的內(nèi)容物的排出。但長時間右側(cè)臥位睡眠會影響右側(cè)肺部運動,使右側(cè)肢體受到壓迫,影響血液回流,使睡眠者出現(xiàn)酸痛麻木等不適。 中醫(yī)學認為,正確的睡覺姿勢應該是向右側(cè)S形臥,微曲雙腿,就像在母親子宮里那樣,這是最自然的姿勢。這樣可使心臟處于高位,不受壓迫;肝臟處于低位,供血較好,有利于新陳代謝;胃內(nèi)食物借重力作用,朝十二指腸推進,可促進消化吸收。同時,全身處于放松狀態(tài),呼吸勻和、心跳減慢,大腦、心、肺、胃腸、肌肉、骨骼等均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氧氣供給。 其實對于一個健康人來說,不必過分拘泥自己的睡眠姿勢?!肚Ы鹨健分姓f:“人臥一夜當作五度反覆,常逐更轉(zhuǎn)。”在一夜之間,人往往不能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睡到天明,大多數(shù)的人都是在不斷變換著睡覺的姿勢,這樣更有利于解除疲勞。(王延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