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學習的過程,就是了解前人已經獲得的經驗和規律的特殊認識過程,而學習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讀書。讀書可以快捷地積累知識,可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讀書是不斷走向發展創新的正確有效途徑。因此,要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就需要科學地讀書,遵循一定的程序、步驟,系統、完整、循序漸進,學會積累資料的本領。
前人把讀書的通常程序分為五個步驟,即看、讀、問、背、習。
看(即翻看) 自學首先要看很多參考書、教材和資料。那么,拿到一本書,先翻看一遍,走馬觀花地瀏覽全貌,粗略了解內容梗概,考慮深淺適度情況,是否符合自學所需,很快決定取舍,以免因為過深或過淺而陷入誤讀。
讀(即閱讀) 對需要閱讀之書,要先用較快速度粗讀全文,了解內容概要及主要論點,然后再認真細讀,深入思考研究,了解全書重點,理解重要內容。粗讀時,難點、疑點可以作下記號,暫且放過,如果內容好,價值高,有精讀研究的必要,再另作安排,無必要重讀,也已經獲取了大量知識。
問(即設問、質疑) 對指定自學計劃內的書,或決定重讀的好書,要認真對待,審慎閱讀。對書中的每個重點、論點或問題作認真思考、比較、分析,看它們之間有何異同,要從無疑處尋找疑處,再從有疑中想法釋疑,最后達到疑問全解為止。這是一個獨立思考研究問題的重要環節。
背(即背誦) 背誦是鞏固讀書效果的可靠方法,也是古今學者自學成功的訣竅,通過背誦、記憶,再經過聯想、想象,才發展成為創造推新。所以,自學程序離不開讀書背誦的功夫。
習(即溫習) 從學習、溫故到發展創新,是條學習規律,任何自學者都必須遵循,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對復習、溫習書本知識的好處的經驗概括。
在方法上,前人總結出八種讀書法:
框架式讀書法 從系統論角度來看,不同學科都有一個系統性、科學性的內在邏輯聯系,都是由一定的知識結構序列所組成,呈現出一定的帶有規律性的框架形式。所以要求讀書過程中隨時遇到的內容,分別納入到對應的“框架”之內,這樣做,不但能加強理解,有利記憶,而且能思路明確,層次結構鮮明。用這種方法讀書,就叫做“框架式”讀書法。
博覽式讀書法 就是提倡自學者不專看一家之書;不只看本專業的書;不只看自己同觀點的書;不專看本國書。而是要廣泛獵取,多方吸收、日久天長,方可臻善臻美,精深博大。
出入式讀書法 這種讀書法就是做到既能“鉆進去”,又能“出得來”;既能“意會”,又能“言傳”。這一進一出,就能“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層層剝去,領會精神,才能見分曉。
整體讀書法 這種讀書法是從整體上把握全書基本結構,然后理清條理,最后細致分析,作出札記。
專題讀書法 整體讀書法簡化到專題上使用,就是專題讀書法。
標記讀書法 邊讀邊用不同符號做標記,也是一種簡明、便于理解記憶、易于檢查的好的讀書法。
協調讀書法 這種讀書法就是使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各種心理活動協調起來,從提高感知功能,增強記憶,鍛煉思維,發揮想象,培養興趣等方面,加強聯系,密切配合,強化讀書效果,達到提高讀書功效的作用。
創造性閱讀法 這種方法是以對原書內容的深化和再創造為主。用科學的眼光去觀察問題,憑科學的思維去分析問題,對原書內容吸收理解后而進行發展創新。其全部過程是:閱讀——思考——鉆研——創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