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藝術的地位及行書的筆法簡化簡述:
行書在書法藝術的發展中享有獨特的地位,表現在自產生時起,歷朝不衰,涌現出大量名家名作,其他所有書體與之相比均遠遠遜色。這一狀況在當今時代更顯得突出,幾乎在所有大型綜合展覽上,行書均占絕對優勢。因為行書最能兼容其他各體,自由度最大,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同時行書應用最廣泛、最便捷、最豐富(兼容性、廣泛性、抒情性),符合文化人乃至大眾的審美心理。
行書因為書寫的便捷,將楷書行筆中的一些繁雜的筆法進行簡化,省去了許多逆、回、頓、駐、轉等楷書筆法。可是,放松楷法,并非意味著行書書寫的容易,在用筆上的要求反而是更高了。它要在點畫的表現上保持楷書所要達到的或基本遵循的藝術效果,筆畫當重處還得重,當輕處還得輕,不能像硬筆寫出的那樣一般粗細,有彎無折。劉熙載《藝概》云:“書家于提按二字,有相合且無相離,故用筆重處正須提正、用筆輕處正須實按,始能免墮、飄二病。”
夏云鋼筆行書欣賞:
鋼筆書法分鋼筆書法藝術和實用鋼筆書法,特點主要包括藝術性和實用性。鋼筆書法的藝術性,主要是通過線條與結構的變化表現出書寫者對書法藝術的認識和感受,它追求的是美感、情感、趣味、意境和個性等等;而實用鋼筆書法,即日常寫字,主要是滿足實用,能做到易寫易認即可,關鍵是做到書寫快捷和規范,所以實用鋼筆書法,是以行書為主的。
書者介紹:
夏云,一九八二年八月出生于江西興國,書齋名晉堂。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贛州市書法家協會理事、贛州書法院理論宣傳部主任。書法作品入國展24次,其中6次榮獲優秀作品獎(最高獎),入選為“夢想與超越——江西省中青年書家檔案”書家,被媒體提名為“當代楷書十大青年書法家”。
書法的點畫墨色及字的筆畫線條變化簡述:
書法的點畫不只是一種墨色,有濃淡、枯潤、淺深等等區別和變化。“重若崩云,輕如蟬翼”既是。它是點畫線條要表現的重要內容。所謂“墨出神采”就是指具體的線色而言,線條豐富的墨色層次變化,會更加拓展豐富線條的表現力。不是指那種“墨豬”、“失血”之類的敗墨之筆。例如在行草書的創作中,當毛筆蘸一次墨之后,要連續書寫若干字,筆含之墨就有一個由多而漸少的過程,而行筆的速度也要有一個由快而漸慢的過程。這是一個有規律的過程
字的筆畫長短、粗細、濃淡是否多變而適宜。漢字是由若干個線條式的筆畫有機的組合而成的,這若各個筆畫,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筆畫,在字中不能長短、粗細、濃淡一模一樣,應該而且必須有所變化。如“多”字的四個“撇”畫,唐太宗認為,應該分別寫作,一縮,二少縮,三亦縮,四須出鋒。這里所說的“縮”,就是筆勢收縮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鋒”就是筆勢伸展而不收縮,含有“長”的意思。“多”字的“撇”畫是這樣,其它的筆畫也是這樣,否則,字形就顯得死板,單調,也就無藝術可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