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腰部疼痛問題已經困擾著每一個家庭,除了大家最熟悉的腰椎間盤突出以外,還有一個發病率也非常高的病癥,就是腰肌勞損,相信也有很多朋友可能被醫生診斷過此病癥,只是不知道要如何才能有效治療。
有很多朋友,一旦有腰痛,就會急于咨詢治療方法,結果都會令您們失望。原因很簡單,也希望您們明白這樣的一個理念,無論您患有哪種疾病,在向他人尋求治療方法之前,最基本的應該先對您所患疾病有個認識,比如今日要了解的腰痛、腰肌勞損后如何進行治療?如何判斷您的治療方法是不是恰當的?接下來,孔醫生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什么是腰肌勞損?當患有腰肌勞損時,會有哪些表現?
其實腰肌勞損這個概念是比較籠統的、模糊的,是對腰部軟組織疼痛的一個總稱;很多醫生會在找不到您腰部疼痛病因的時候,就喜歡給您下這個診斷。而我真心不喜歡用這樣傳統的診斷名,如今隨著康復醫學的發展,我們把腰肌勞損稱為“功能性腰痛”。
久坐體態
隨著時代的發展,久坐辦公人群越來越多,保護腰椎和控制自身姿勢的腰部周圍肌肉群出現了不平衡,從而影響了腰部各層肌筋膜的失衡紊亂。當您出現腰部肌肉勞損(肌筋膜紊亂)時,就會表現出腰部反復的疼痛、久坐或是彎腰時站起來那一瞬間突感起身困難等活動受限、同時還會出現肌肉無力等諸多癥狀。
胸腰筋膜緊張短縮痛
什么是胸腰筋膜?它對我們人體有什么樣的作用?
胸腰筋膜是長在我們背部肌肉上的一層致密結締組織,主要附著在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背闊肌和臀大肌上,包括前、中、后3層:
胸腰筋膜解剖
前層纖維包裹著腰大肌和腰方肌;中層纖維與腹橫肌延續并附著在腹斜肌上;后層纖維是最重要的一層,不僅包裹著背部的豎脊肌、多裂肌,還和外下方的臀大肌筋膜融合,同時也和外上方對側的背闊肌連續。從筋膜理論角度而言,治療上更多會關注中、后兩層。
胸腰筋膜有什么樣的功能?
胸腰筋膜對腰骨盆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一是因為它可以通過附著在其上方的肌肉來參與活動,比如背闊肌、臀大肌、腹橫肌和腹內斜肌可以收緊胸腰筋膜,而背部的背闊肌和多裂肌具有使筋膜壁產生張力的作用,并可以通過收縮來穩定維持腰椎和骨盆區域的穩定性,保護著腰部的豎脊肌。其二是因為胸腰筋膜的部分筋膜和腰椎橫突緊密連接在一起,向外移行為腹橫肌;所以在豎脊肌和腹部肌肉收縮時,就會帶動脊柱運動,在此,胸腰筋膜就作為橋梁作用,傳遞肌肉力量到骨頭上引起脊柱運動。
胸腰筋膜功能線
腰肌勞損的發病機制是什么?
腰肌勞損,其本質就是腰部的胸腰筋膜緊張短縮導致的。一般而言,腰椎伸展的狀態下,胸腰筋膜大多表現為緊張短縮的狀態。所以在日常生活狀態中,使腰椎伸展的狀態主要有以下兩種情形:
1.骨盆前傾
想一想孕婦挺著一個大肚子或是肥胖的人群就是這種骨盆前傾的狀態,往往表現為腹部往前突,恥骨聯合往下,坐骨結節會往后方抬高。
孕婦
維持這個姿勢時,從肌動學分析,豎脊肌會把骶骨往上拉,使得腰椎往前彎曲;而髂腰肌同時使骨盆前傾(屈曲髖關節),幫助腰椎前彎。相反臀部上肌群和腹部上肌群就會被拉長,從而使得骨盆順利的前傾。
2.骨盆前移
這個體態呢,相對行業里邊研究的要少一些,其實他就是那種懶散人站姿體態,主要是在放松狀態時,骨盆前移使髖關節伸直,而胸椎則會后凸增加,因此還是表現出腰椎前突的體態。從肌動學分析的話,更多是豎脊肌或是背闊肌的緊張。
所以,最影響胸腰筋膜的不平衡因素主要是豎脊肌、腹橫肌、臀大肌和背闊肌。也就說,一旦背部的肌肉收縮緊張,就會使腰椎后伸,增加胸腰筋膜的緊張力;這就是筋膜短縮緊張以后出現腰肌勞損的真正原因。
骨盆前傾
當您患有腰肌勞損時,應該如何治療呢?
估計有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經歷,去做過針灸、小針刀、推拿按摩、熱敷等治療,都有一定的療效,但是只要自己稍不注意呢,又反反復復的發作,原因在于您只從局部處理,沒有真正的深入發病機理中解決問題,在做治標不治本的事。所以我們在治療上應該選擇標本兼治的方法:
先從治本來說,原理主要圍繞著糾正筋膜受力的平衡,以常見的骨盆前傾和前移的體態糾正為主。所以不應該加強腰背肌的鍛煉(如小燕飛訓練),不然會加重筋膜的張力。
腰背部鍛煉
主要以臀部肌群和腹部肌群鍛煉為主。接下來提供兩個自我鍛煉的方法:
腹橫肌激活
腹肌強化
臀大肌強化
然后呢就是治標的方法:以上提過的局部處理的方式均可以配合治療,比如沖擊波、肌內效貼、針灸、小針刀、推拿按摩、熱敷等治療。
胸腰筋膜放松
最后呢是要學會自身的工作姿勢管理,不宜長期久坐久站等,這也是治療的關鍵,就像醫生給您開了服用的藥物時,回家需要忌嘴一樣的道理。
總結
對于腰肌勞損,其本質就是腰背部的胸腰筋膜張力過緊所致,您應該加強腹肌和臀肌的練習才是最佳的自我鍛煉方式,只要鍛煉的原理明白,不同的鍛煉方式都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不局限于上述方式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