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菜市場怎么挑選蔬菜呢?如果你問那些攤主,他們必定個個都說自己的菜很好吃,是不是心里拿不定主意了?今天分享26種蔬菜的挑選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土豆
如何選擇優秀的土豆呢?請注意以下幾點。
看形態:圓形的馬鈴薯屬于粉質馬鈴薯,適合用來做沙拉或土豆泥;而細長的五月皇后品種則屬黏質,不容易煮爛,適合用來做咖哩。
要挑選外形飽滿、平整的土豆,表面過于凹凸不平的避免購買。外形如果是皺皺的,多半是因為保存時間過長,或者是風吹日曬,水分和營養丟失了。
看表面:起皮的土豆比較面,適合蒸著吃;表面光滑的土豆比較緊實,適合炒著吃;土豆一定要選皮干的,不要有水泡的,否則會影響口感。
挑土豆時要挑表皮光潔的,芽眼較淺的。這樣的土豆好削皮,土豆利用得完全。
要盡量挑選肥大而勻稱的土豆,表皮無干疤和糙皮,無病斑、蟲咬和機械外傷,不萎蔫、變軟,無發酵酒精氣味的最好。
看顏色:黃色的土豆比較面,白肉的土豆比較甜,比較大的土豆可能是比較老的,纖維會比較粗。
要買黃皮的土豆,黃皮土豆外皮暗黃,內色呈淡黃色,淀粉含量高,含有胡蘿卜素,口味較好。
另外,還要注意皮層變綠的土豆不要購買和食用。因為其中含有的龍葵素有毒性,加熱也不會被破壞,吃了會中毒。
2、菠菜
挑選色澤濃綠,摸起來有彈性,根部是為紅色,這樣的菠菜較好。
選擇較嫩的菠菜,表現為莖葉不老、無抽苔開花等,若發現菠菜葉子出現局部暗黃、變色等現象,不要選購。
選購葉子厚度較大的菠菜,葉柄較短為最好。用手托住根部能夠伸張開來的菠菜較好,適合購買。
溫馨提示:菠菜不管怎么吃,都需要先焯一下,以去除草酸,這樣既不會影響鈣質的吸收,又能減少苦澀味兒。
焯菠菜時,可以放適量的鹽,這樣能減少營養流失。
3、豆芽
聞豆芽的氣味。豆芽應該有清新的豆香味,自然清甜,如果有刺鼻的味道,則可能是種植過程中加入了化學藥劑。
不選無根的。無根須、太均勻且又粗又長的豆芽,這樣的豆芽在種植過程中可能使用了植物生長調節劑。
用手掐一掐。自然生長的豆芽非常脆嫩,汁水充足,如果沒有水分掐出來,可能不新鮮或者就是激素發過的毒豆芽!
4、卷心菜
卷心菜又叫包菜、洋白菜、蓮花白等,經常用于制作手撕包菜、泡菜等美味佳肴。挑選一個合格的包菜的注意事項如下:
看外觀:優質卷心菜應該結球堅實、包裹緊密,質地脆嫩的。有蟲咬、黃葉、開裂和腐爛等現象的卷心菜最好不要購買。
外表有黑色洞洞的是蟲子咬過的痕跡,而看上去白花花不均勻的可能是農藥點的不好形成的,遇到這樣的卷心菜都不要購買。
掂重量:應季的卷心菜因為很新鮮所以包裹得緊密,放在手上應該很有沉重感。
如果掂著卷心菜感覺很軟,沒有什么重量,說明這顆卷心菜一定是存放很長時間了。這樣的就不要買了。
看顏色:通常卷心菜是綠色和白色混摻的,一般綠色部位是嫩葉,而白色部位是菜幫。喜歡吃嫩菜葉的,可以挑選綠色部分較多的卷心菜;喜歡吃脆而硬的菜幫的,可以挑選外表白色部分較多的。
看菜幫。蔬菜的生長靠的是根,而采摘也是從根部開始的。觀察卷心菜根部的顏色,如果是淡綠色或者是偏白色,說明卷心菜很新鮮;如果發現根部已經開始萎縮、缺少水份了,那說明時間比較長了。
溫馨提示:包菜的顏色有白有綠,如果喜歡吃軟的菜葉,可以選綠色較多的包菜;如果喜歡吃香脆口感,可以選擇白色葉子較多的包菜。
5、韭菜
看外表:韭菜以葉肉肥厚,葉片挺直,葉色鮮嫩、翠綠有光澤,不帶爛葉、折葉、黃葉、干尖,無斑點的為好。
檢查捆扎的松緊度:韭菜通常要經過捆扎才能運輸,一般腰部緊的新鮮,松的不新鮮;也可以用手抓住韭根抖一抖,葉子發飄的新鮮,葉子飄不起來的不新鮮。
看割口:查看一下韭菜根部的割口是否整齊,如果整齊則是新鮮的韭菜,如果中間長出芯來,則不新鮮,大多是放得時間有些長了的。
6、芋頭
看外表:其表面最好帶一點潮濕的泥土,這意味著芋頭是剛從地里挖出來的,比較新鮮。此外,芋頭表面有一層毛皮,挑選時應該將毛皮撥開仔細看看表皮有沒有斑點、發霉腐爛等痕跡。
掂重量:一般來說,越大的芋頭質量越好。個頭一樣大的,掂一掂重量,越輕的芋頭說明其淀粉含量越高,吃起來口感比較糯。較重的表示水分較多,口感和味道都不如輕的。
看根須:根須少、硬朗的芋頭品質比較好。根須部位一般會有很多凹下去帶土的小洞,稱之為沙眼。沙眼越多,說明品質比較優良,如果外皮很光滑的話,口感一般。
7、芹菜
看顏色:芹菜根部和葉子的顏色都是翠綠的,說明芹菜比較新鮮;如果你發現根有點兒發黃,或者有干枯、打蔫兒的黃葉兒出現,說明這種芹菜已經不太新鮮了。
看外觀:買芹菜時,一定要挑粗細比較均勻、肉質比較厚的;一般芹菜莖越細越長,就越嫩,短粗的相對會老一些;芹菜莖上有黑斑或者葉子尖端有翹起的不要買,說明已經不新鮮了。
聞味道:芹菜的顏色越綠,味道越濃,越淺的則味道越淡。但需要注意的是,顏色越重的芹菜所含的纖維也越多,口感不好,會比較老,相反,顏色越淺的芹菜越嫩,纖維越細。
看葉柄:葉柄要以肥厚,清脆為主。一顆芹菜要有 4 個左右的葉柄,葉柄較直 ,而且整齊,這樣的芹菜味道比較的鮮美。
8、西紅柿
西紅柿又稱番茄,貴州地區叫“毛辣果”,可以做火鍋底料、炒菜、煮湯,也是膾炙人口的重要蔬菜。
選擇西紅柿的技術總結如下:
看顏色。不同顏色的西紅柿具有不同的營養。如紅色濃重的,富含番茄紅素。橙色的西紅柿,番茄紅素含量少,但胡蘿卜素含量高一些。
粉紅色的西紅柿,含有少量番茄紅素,胡蘿卜素也較少。淺黃色的西紅柿,含少量胡蘿卜素,不含番茄紅素。當西紅柿成熟時,色澤會由青變紅。
看果形。美味的西紅柿要圓、大、有蒂,硬度適宜,富有彈性。扁圓形的果肉薄,正圓形的果肉厚。不要購買帶長尖或畸形的西紅柿。
看著色。在選購生吃西紅柿時,還需注意不要購買著色不勻、花臉的西紅柿,因為這很可能是由于西紅柿病害造成的,味道和營養均很差(特殊品種除外)。
試手感:輕輕捏一下西紅柿,好的西紅柿手感適中,硬一點為好,不能太軟了。
9、絲瓜
看顏色:成熟的顏色越淺越嫩,顏色越深,絲瓜越老。
外觀:外表長的直溜兒又順溜兒的,表皮紋路細小平滑的比較嫩,越突出、越明顯的絲瓜越老。
試手感:兩只手分別握著兩根絲瓜的根部做對比,挺拔、彎曲度小的絲瓜比較嫩,彎度越大,絲瓜越老。
你也可以用手捏一下,捏的時候感覺很結實、稍有彈性的,說明比較新鮮,水分足;如果捏起來軟踏踏的,很有可能里面都空了,這種絲瓜就太老了。
10、西葫蘆
看表面:剛摘下來的西葫蘆,表面會有一層小毛刺兒,如果你買的西葫蘆上也有,說明很新鮮,不過這層小毛刺兒過不了幾天就會掉哦。
看外形:好的西葫蘆大小適中、外形周正、表面光滑,無磕碰、無疙瘩且沒有小坑兒,有小坑兒的說明已經水分已經流失了。
看顏色:新鮮的西葫蘆顏色呈嫩綠色,適合炒著吃;發白的西葫蘆比較老,但可以做餡兒吃。
看重量:同樣大小的西葫蘆,分量重的說明水分足,更新鮮。
看手感:用指甲稍微掐一下兒西葫蘆表面,如果感覺掐過的地方有水要流出,說明很新鮮;如果發干,或者用手捏時感覺有些軟了,說明已經老了。
11、西蘭花
顏色呈濃綠色、用手掂時分量比較重、花蕾堅實、葉子鮮嫩、下面花梗兒橫切面濕潤的比較新鮮。
花蕾表面開著黃色小花兒的、整體顏色偏黃的、花梗兒橫切面干燥的,都表示西蘭花已經老了,或者不新鮮了。
12、黃瓜
黃瓜可以生吃、涼拌、炒菜,是營養價值豐富的蔬菜。在挑選黃瓜時可以注意以下細節。
看外形:黃瓜選擇個頭兒小的、長短粗細都均勻的、瓜柄(就是黃瓜的根部)比較短的,這種品質比較好。長相畸形的、大肚子的、特別粗的不要買,那種不好吃。
新鮮的黃瓜要硬要脆,蒂最好是新鮮的。如果蒂已經扁平,那代表這黃瓜已經摘下來有段時間了。
看表面:好吃的黃瓜,表面會有一條一條的豎紋,而且黃瓜刺小而密,表面沒有豎紋,刺大而稀疏的黃瓜沒什么黃瓜味兒。
看顏色:黃瓜顏色呈黑綠色的比較好吃,味道濃郁,顏色淺的味道不好。
13、茄子
判斷顏色:茄子的顏色是紫紅色或者紫黑色,樣子看起來是光滑亮麗的。如果茄子表面顏色暗紅,說明已經不新鮮了。
判斷花萼:茄子蒂子與茄子肉相鄰的白色略帶淡綠色的區域就是花萼,這個區域越明顯、越大,證明茄子越新鮮。
判斷外觀:茄子表面細致,光滑,并且沒有明顯的腐壞現象,還要特別注意茄子是否有皺著的情況。
判斷手感:用手捏茄子的時候不軟不硬正好,如果太硬或太軟的茄子是不新鮮的。
14、蘆筍
蘆筍有白色和綠色兩種,白蘆筍是未照射到陽光的部分,受陽光照射顏色就會變綠,至于營養方面,綠蘆筍要比白蘆筍豐富,但不管綠色還是白色的蘆筍都一樣具有促進新陳代謝和幫助消除疲勞的功能。
挑選方法:
看頭部:蘆筍頭部的花骨朵兒還沒長開的比較嫩,如果有小碎花蕾或者已經開花兒了,說明蘆筍已經老了。
看外形:蘆筍身材上下筆直、粗細均勻、長度在20cm左右、底部的直徑在1cm左右的比較好。
15、荷蘭豆
荷蘭豆可以炒肉、可以涼拌,做法很豐富,也是膾炙人口的一道菜肴。購買荷蘭豆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看顏色:新鮮的荷蘭豆是嫩綠色的,而且豆莢里面的豆粒兒是扁扁的;
如果顏色很深,而且里面的豆粒兒很大很飽滿,說明荷蘭豆已經老了。
如果荷蘭豆邊緣“焉”了、變黑的話,證明里面的豆粒可能生霉不建議購買。
看豆筋:很嫩的荷蘭豆,它的豆筋是細細的、凸出來露在外面的,如果你發現長豆筋的位置凹進去了,說明比較老。
試手感:在菜市場買荷蘭豆時,可以抓起來幾根,輕輕捏一下,如果感覺聲音是脆脆的,說明是比較嫩的。不能買外殼過硬的荷蘭豆,口感吃起來會很不好
16、茭白
看顏色:新鮮的茭白一般是白中帶一點點綠、有光澤,這種茭白水分充足、肉質嫩;顏色過于偏綠,或者偏黃、偏紅,還有黑點兒的,就不要買了。
看根部:茭白根部橫截面肉質緊密的比較好,如果發現根部已經有空隙了,說明水分已經流失了,這種茭白比較老。
看外形:茭白可以買短粗、矮胖、身形比較直的,這樣兒的茭白口感好;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茭白不是越細就越嫩哦,身形比較瘦、彎曲、顏色發黃的茭白,說明已經很老了。
17、萵筍
看葉子:葉子顏色青綠、水靈的,說明水分足、口感好,這樣的萵筍比較新鮮;葉子發黃干枯的萵筍不要買。
看表皮:新鮮的萵筍表皮是白綠色,顏色越深的則越老。
摸硬度:萵筍的桿兒越粗、越硬、越挺拔,說明越新鮮;如果萵筍捏起來有彈性,還發軟,那說明已經老了,很有可能里面是空心兒的。
18、苦瓜
看顏色:新鮮的苦瓜一般呈翠綠色,如果顏色發黃,說明已經老了。
看外形:苦瓜要選擇身材勻稱、順直的,彎曲的太厲害、或者身材怪異的不要選。
看花紋:市場上的苦瓜,一種花紋兒又長又直又粗,小疙瘩很少或不明顯,這種苦瓜味道淡,肉厚,含水量高,口感清脆;
苦瓜表面花紋又小又細,而且分布著大量的小疙瘩的,這種苦瓜味道苦,但含水量稍小,口感比較面軟。
19、白菜
看顏色:市場上賣的大白菜有的葉片發黃發白,顏色淡,有的葉片是青綠色的。建議大家買葉片發黃發白的,這種白菜口感比較甜,青綠色葉子的白菜剛買回來口感會比較粗糙,但儲存一段時間后再吃,口感會好的多。
看厚度:葉子大,葉片厚,褶皺多的白菜,水份含量少;葉兒小又薄,褶皺少的水份含量多。
看大小:個頭兒大且份量重的大白菜,可食用率高。
看外表:挑大白菜時,要挑葉片包裹地緊密結實,而且表面沒黑點兒的,有黑點兒的或已經有腐爛跡象的不要購買。
菜梗大小:菜梗(就是我們俗稱的“菜梆兒”)大的水份多,適合炒著吃;菜梗小的水份少,適合做湯或涮著吃。
菜筋粗細:就是把大白菜葉橫著掰開,看里面的粗絲(就是菜筋),菜筋越粗,越不容易爛。
20、大蔥
河北大蔥:蔥白短粗,辣,價格便宜,適合熗鍋兒、炒菜。
山東大蔥:蔥白細長,不辣,略帶甜味兒,價格貴,適合生吃、涼拌。
不論是河北大蔥還是山東大蔥,挑選時候都有個共通點:
1、挑選直的、蔥白多、葉子少的,這樣實用性才高。
2、捏下蔥白,選擇硬實的,這樣的蔥說明水分充足、新鮮;蔥白捏起來很松的,表皮干燥的,說明已經不新鮮了。
21、芥藍
看外觀:新鮮的芥藍顏色嫩綠,葉片肥厚完整、無枯萎發黃發蔫兒的現象,并且外面會有一層白霜,注意別買開了花兒的,那種已經老了。
看莖部:比較嫩的芥藍莖部比較細,但也不要買過于細的,口感不好,莖部比較粗的芥藍大多比較老。
看芯部:買芥藍的時候,可以看一下根部的切面,比較嫩的芥藍芯部是綠色的,如果芯部發白,說明有點兒老了,里面的纖維會比較多。
22、薺菜
小葉子叫“散葉薺菜”,葉子比較散,顏色為灰綠色的一般是野生的,大棚里種的顏色呈嫩綠色。因為是趴在地上長的,所以一般都不是很高。
大葉子叫“板葉薺菜”,葉子細長,葉片是一整張,顏色一般都是嫩綠色,植株也比較長,這種薺菜基本是上人工栽培的。
挑選方法:
1、散葉兒薺菜挑那種葉子又細又薄、摸起來澀澀的,這種比較好。如果你買薺菜上有紅葉兒,千萬別扔哈,那樣的味道更濃郁。
2、板葉薺菜挑選葉子薄而嫩的就可以。
3、已經開了花兒的,中間長出菜醒梗兒的就不要買了,說明已經老了。
23、青椒
顏色:好的青椒整體顏色呈鮮綠色或深綠色,頂端的果柄也是鮮綠色的;
手感:新鮮的青椒摸起來厚實、堅硬,但又不失彈性,輕輕一按就能回彈,說明水分很充足;如果摸著軟軟的,看著已經發蔫,按下去時皮皺皺的,就不要買了,說明時間長了,水分流失了。
外觀:好的青椒外形飽滿有光澤、無傷無腐爛,從底部看,基本在4瓣兒或4瓣兒以上;如果青椒光澤暗淡、在4瓣兒以下,說明青椒發育的不是很好,若有劃痕或腐爛,那最好就不要買了。
24、尖椒
身寬體胖,個頭大的,顏色相對淺的吃起來沒什么辣味兒。
細長,窄小,顏色相對深的尖椒就比較辣。
25、秋葵
看顏色:好秋葵顏色鮮亮,一般呈鮮綠色,有些帶了一點兒嫩黃色,其實那樣的會更嫩哈~
看外形:好秋葵外形飽滿挺拔,表面長了一層細細的絨毛兒,沒有傷痕和黑色斑點;如果你看到的秋葵表面有褶皺,顏色發烏發暗,或者帶傷帶斑點,那就不要買了,這種秋葵不新鮮。
看大小:秋葵越小越嫩,而不是越大越好。我們在市場上見到的一般都在10cm左右,選擇的時候注意一下,5cm-10cm的是最好的。
摸硬度:新鮮的秋葵捏起來會比較有韌性,不硬,秋葵越硬說明越老。
聞味道:新鮮秋葵都會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有點兒像青草的味道,老了的秋葵幾乎沒什么味道。
26、白蘿卜
蘿卜有“小人參”之稱,白蘿卜很適合去做涼拌、也可以做泡菜。挑選新鮮脆嫩的蘿卜要如何挑選呢?
看外表:光滑、完整無開裂的外表較好;注意看表皮不要有半透明的斑塊或者小黑洞如果有,表明不新鮮。
掂重量:蘿卜的水份很多,所以比較重,所以在手里感受一下是比較沉的,輕的蘿卜不宜購買,里面可能是空心的。
聽聲音:用手彈一下蘿卜,會發出清脆的響聲證明蘿卜比較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