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骨質疏松發病率逐年增加,由于其可引起多部位骨折,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時間,所以骨質疏松的預防和治療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對于骨質疏松人群,補充鈣劑是最基礎的治療方式。然而鈣劑是個大家族,種類很多,各起什么作用,又有什么特點,我們知道的似乎不是很全面。今天就來學習學習。
鈣劑來源
鈣劑按來源分為天然鈣劑和人工合成鈣劑,天然鈣劑分為礦物原性鈣和生物原性鈣,生物原性鈣現多選用無污染的牦牛及無污染養殖的鰻魚等骨骼制作生物性鈣劑。
人工鈣制劑分為無機鈣化合物和有機鈣化合物,無機鈣的優點是含鈣量高,一般需要胃酸的參與,而有機鈣一般不需要胃酸的參與。
鈣劑分類
以上我們對鈣劑的分類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這些鈣劑的生物學特性如何,我們臨床工作中如何選擇鈣劑,就需要進一步的學習和歸類。
常用鈣劑生物學特性
1. 無機鈣類
目前我們臨床上選用的鈣劑大多數還是人工合成的碳酸鈣,含鈣量可達到 40%,可在胃酸中溶解,吸收率高,又因其制作工藝比較低,價位是醋酸鈣的一半,適用于絕大多數骨質疏松人群。
但碳酸鈣因其在代謝過程中會消耗胃腸道內一些水分,所以會出現便秘、胃酸分泌不足,長期服用可引起習慣性便秘,因此習慣性便秘的患者應盡量避免使用碳酸鈣。
活性鈣制劑含鈣量低,吸收率低,堿性強,易引起胃腸道刺激,因大多數含有重金屬,尤其是鉛,長期服用對身體不利,故臨床中應用較少。
2. 有機鈣類
乳酸鈣、葡萄糖酸鈣、檸檬酸鈣、枸櫞酸鈣、醋酸鈣都屬于離子型有機鈣。
乳酸鈣含鈣量 13%,葡萄糖酸鈣含鈣量 9.3%,兩者含鈣量相對較低,多為注射劑,或與其他鈣鹽一起制成復方制劑,所以單獨為原料的制劑較少;檸檬酸鈣水溶性高,吸收率好,無胃脹氣不良作用,在血中的溶解度比產生結石的草酸鹽高,因此檸檬酸根會搶奪結石成分中的鈣,起到預防結石的作用,所以有腎結石的患者可以選擇檸檬酸鈣。
醋酸鈣也是離子鈣的一種,其含鈣量較高,占到 25.34%,可溶于酸性或堿性環境,吸收率 69~82%,補鈣效果較好,也適用于腎結石的患者,因加有香精,口感稍差。
L-蘇糖酸鈣含鈣量為 13%,脂溶性好,能主動吸收,胃腸刺激小,又能促進維生素 C 吸收,適用人群較廣泛。
氨基酸螯合鈣含鈣量約 20%,氨基酸螯合物的形成利于鈣劑的吸收和利用,可避免高鈣血癥或腎臟排鈣離子增加,吸收率和生物利用率高;但由于這兩種鈣劑價格較昂貴,臨床上應用相對較少。
服用鈣劑還需注意以下事項:
定期監測血鈣和尿鈣, 預防補鈣過量,以指導用藥;
高血鈣的病人禁止服用任何鈣劑,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含糖類的鈣劑;
如有胃部不適時,盡量選擇對胃刺激小的制劑;
鈣劑要嚼碎后服用,藥片嚼碎后表面積增大,有利于鈣更好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