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博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院
胃痛的定義
胃痛 又稱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疼痛為主癥的病癥。根據胃痛的辯證分型探討用藥規律。
治療胃痛的
1 寒邪客胃證: 胃痛暴作,惡寒喜暖,得溫痛減少,遇寒加重。常用溫胃散寒,行氣止痛的藥,如高良姜、吳茱萸、香附、烏藥、木香等。(代表方:香蘇散+良附丸加減。)
2 飲食傷胃證: 胃脘疼痛,脹滿拒按,噯腐吞酸。常用消食導滯。和胃止痛的藥物。如神曲、山楂 、萊菔子、半夏、陳皮、茯苓 等。(代表方:保和丸加減。)
3 肝氣犯胃證 : 胃脘脹痛,痛連兩脅,多因煩惱怒氣而發,常用疏肝解郁,理氣止痛的藥物。如柴胡 、白芍 、川芎、 郁金 、香附 陳皮、 枳殼 、佛手等(柴胡疏肝散加減。)
4 瘀血停胃證: 胃脘痛疼,如針刺,似刀割,痛有定處,按之痛甚,痛時持久 食后加劇,入夜尤甚。常用化瘀通絡,理氣和胃的藥物。如蒲黃、 五靈脂 、丹參 、檀香、 砂仁等(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參飲加減。)
5 胃陰虧耗證 胃脘隱隱灼痛,似饑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煩熱,常用養陰益胃,和中止痛的藥物。如沙參、麥冬、生地、枸杞子、當歸、川楝子、芍藥等(代表方: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