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目的:低分子量肝素在孕期應用廣泛。作為懷孕患者的一項治療,人們更加關注低分子量肝素的安全性。本文的目的是回顧孕婦應用低分子量肝素后母體、胎兒及新生兒安全性的最新進展以及過去一年發表的文獻。
近期發現: 低分子量肝素不會增加孕期母體的出血危險。分娩前后需進行封閉管理,分娩前至少12小時停止應用低分子量肝素似乎能充分預防產后出血。低分子量肝素誘導的免疫反應的發生率較低。磺達肝癸鈉或達那肝素可作為有肝素誘發的血小板減少癥孕婦的選擇性用藥。長期低分子量肝素治療可能與骨量減少相關。孕期補充鈣維生素D則可以降低由低分子量肝素誘發的骨質疏松的危險。低分子量肝素不通過胎盤,無胎兒或新生兒并發癥報告。除安全性問題外,低分子量肝素可潛在改善高危妊娠(抗磷脂綜合征、血栓形成傾向或習慣性流產)的活產率。 概要:近期研究證實了孕期低分子肝素的安全性。對于母體和新生兒,其潛在副作用的危險較低。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心內科 王建安點評:
隨著低分子肝素(LMWH)在妊娠期的廣泛應用,對它的安全性也在日益關注。妊娠期的抗凝治療在以下情況是必須的:靜脈血栓疾病,具有先天或獲得性血栓傾向危險因素,心臟機械瓣修復術后。由于普通肝素中的香豆素對胎兒有致畸性,而低分子肝素不通過胎盤屏障,并且它的半衰期比普通肝素長2-4倍,故只需注射1-2次/天,應用方便。所以容易被醫生和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對母體和胎兒都會產生潛在的作用。本文通過對近期發表的文章進行回顧。分別從母體和胎兒兩方面進行論述。
母體安全性:低分子肝素在母體產生的副作用主要是出血,肝素誘導的免疫反應和骨質疏松。出血:在妊娠期間低分子肝素引起的出血是低的,據報道大約2%。接受抗凝治療的孕婦,其分娩應該按計劃進行,并且應防治產后出血。建議在分娩前的24小時停用低分子肝素,在非復雜分娩后的12小時內重新應用低分子肝素。在某些高危的孕婦中,低分子肝素可能會引起嚴重出血,盡管比例很低,但醫生應該記住,這可能和她的產科情況有關。免疫誘導免疫反應: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癥和局部皮膚變態反應。低分子肝素引起血小板減少癥的發生率少于1%。磺達肝素或達那肝素可作為有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癥或肝素抵抗孕婦的選擇性用藥。注射局部的皮膚變態反應發生率約2%,主要是皮膚擦傷、燒灼感、皮下囊腫。骨質疏松:長期應用肝素會產生骨量減少。但低分子肝素對骨結構的影響低于普通肝素。長期應用低分子肝素的孕婦應補充鈣劑,500-1000mg/天。劑量影響:LIVE-ENOX研究表明,依諾肝素40和80 mg/天比較,無出血發生、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癥及新生兒出血。
胎兒安全性:主要指致畸性和新生兒出血。致畸性:在人的研究中,低分子肝素不通過胎盤屏障,因此低分子肝素引起的致畸作用很低。在一項于妊娠第一周應用低分子肝素的研究提示,約1.8%發生新生兒畸形。新生兒出血:目前無低分子肝素引起新生兒出血的報道。活產率:低分子肝素不產生流產,胎兒死亡和產科并發癥。低分子量肝素可潛在改善高危妊娠(抗磷脂綜合征、血栓形成傾向或習慣性流產)的活產率。
因此孕期應用低分子肝素是安全的,對于母體和新生兒,其潛在副作用的危險較低。但在有利和不利作用之間低分子肝素的合適劑量,以及圍產期的最佳停藥時間等問題都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