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不必長相望
百里彈指一揮間
近日,濟南至萊蕪高速鐵路
進入運行試驗階段
距離全線開通越來越近了
高鐵飛馳在青山秀水間
一站一景一詩篇
今天小編就帶你仔細品讀
青玉案·濟萊高鐵
……
濟萊山水秋風勁。百里路、清幽境。高鐵飛梁黎庶慶。跨河涉水,穿山越嶺。天地中馳騁。
依山傍水站站景。鋼軌蜿蜒日輝映。若問誰人誠可敬。開疆拓土,勇擔使命。豪氣扛千鼎。
濟萊高鐵位于山東省濟南市,線路全長117.49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于2019年9月18日全線開工建設。全線共設濟南東、歷城、章丘南、雪野、萊蕪北、鋼城6座車站,通過濟南東站與石濟高鐵、濟青高鐵聯通,接入全國高鐵網。
高鐵建設者用智慧和汗水
在歷史悠久的齊魯文化交匯之地
描繪出經天緯地的壯美畫卷
浪淘沙令·歷城站
……
高鐵繞泉城。水碧山榮。東西南北暢通行。天下安瀾民樂業,旭日東升。
人杰地鐘靈。好漢秦瓊。四門隋塔冠雄名。喜看縱橫高鐵網,南美西興。
高鐵列車從濟南東站駛出,第一站抵達歷城站。歷城站的設計主題為“旭日東升、天下安瀾”。安瀾,最早語出《文選·王褒》:“天下安瀾,比屋可封”,本意為水波平靜,常常比喻為時世太平、祥和之兆。
歷城因地處歷山(今千佛山一帶)而得名,境內的四門塔是中國現存唯一的隋代石塔,具有1400多年的歷史,有“中國第一石塔”“華夏第一石塔”之美名。《世界美術全集》中有專門記載:乃漢代制法之余波,此塔結構雖簡單,卻具有平衡之美,在石筑之單層塔中,可謂之無與倫比者。追隨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列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秦瓊就是歷城人。歷城區唐王鎮是“大白菜之鄉”,唐王大白菜被譽為“濟南四美蔬”之一,與歷城核桃一起,列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點絳唇·章丘南站
……
中國龍山,黑陶殼薄輝如漆。史前遺跡。高鐵奔馳疾。
泉韻章丘,百脈珍珠溢。繡江碧。人英好客。自古誠如一。
龍山黑陶
從歷城站向東南行進,進入錦繡章丘。章丘南依泰山,北臨黃河,自古有“小泉城”之稱。1928年,考古工作者在章丘龍山鎮發現舉世聞名的城子崖遺址,出土了以黑陶為主要特征的“龍山文化”。黑陶“黑如漆、聲如罄、薄如紙、亮如鏡、硬如瓷”,距今已有6000年的歷史。
百脈泉
百脈泉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享有“西則趵突為魁,東則百脈為冠”的贊譽。繡江河是鐘靈毓秀之地,“一天春卷千堆雪,三月晴轟兩岸雷”是繡江河的真實寫照。金代大詩人元好問曾有詩云:長白山前繡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蒼煙收不起。這里還有因電視劇《闖關東》而聲名遠揚的“齊魯第一古村”朱家峪。章丘物華天寶,“章丘大蔥”“明水香稻”“龍山小米”美譽華夏。
章丘南站效果圖
章丘人杰地靈,英才輩出。戰國時期的哲學家鄒衍、唐代名相房玄齡、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明代戲曲家李開先等,在中國幾千年文明史上盡領風騷。章丘人勤勞聰慧,誠實守信,據史志載,“唐時鐵器章丘最盛”,世稱“鐵匠之鄉”。
章丘南站的設計主題為“中國龍山、泉韻章丘”,充分體現了章丘的歷史文化和地理特征。在史前遺跡上,高鐵穿梭,換了人間。
尋梅·雪野站
……
群山擁水景勝畫。會夾谷、圣人卻霸。筑夢高鐵長城下。柱梁穿山水,鐵龍來也。
寒來暑往三冬夏。譜華章、豪情揮寫。站榮日月星漢雅。濟萊瑤臺處,山水雪野。
列車進入萊蕪境內,第一站是雪野站。雪野,因輔佐周武王滅紂興周的姜子牙一句“好個群山擁雪野”而得名。
雪野站效果圖
雪野站的設計主題為“日月星漢、山水雪野”。雪野湖群山環繞,山中有水,水中望山,山水一體,日月星漢輝映湖中,猶如人間仙境。
雪野湖
這里是齊國、魯國交界之地,境內有比秦長城還早400年的齊長城,有孔子夾谷會盟遺址。夾谷會盟是齊魯兩國的一次著名的會盟,孔子隨機應變,有禮有節,使齊君想用武力劫持魯君之預謀未能得逞,并運用外交手段取回被齊國霸占的國土,保全了國格,取得外交的重大勝利。
齊長城
臨江仙·萊蕪北站
……
汶水西流開蹊徑,滔滔奔入詩書。追風高鐵進萊蕪。嬴秦祖里,僻壤變亨衢。
春秋古城悠悠事,誰尋長勺荒墟。一關青石晉京都。天翻地覆,創業歷艱劬。
萊蕪北站效果圖
萊蕪古稱“嬴、牟”,別名鳳城,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長勺之戰就發生在這片土地上。萊蕪西北部有歷史名城嬴城遺址,秦統一全國后,實行郡縣制,在此設置嬴縣。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之先為嬴姓,其后分封,以國為姓。
萊蕪北站的設計主題為“嬴秦祖里、春秋古城”。萊蕪隱藏著眾多古樸寧靜的古村落,青石關村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其東北部的青石關素有“齊魯第一關”之盛名,原為齊魯要道的咽喉,地面的青石上至今留有當年獨輪車壓出的轍溝,深達15厘米至20厘米。
汶水西流
萊蕪境內有“汶水西流”等八大景觀,自古“黃河西來”“在江東去”,九州江河均東流入海,然而汶河卻滔滔西去。朝代姚鼐在《登泰山記》中寫道: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汶水西流”堪稱一大奇觀,引得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精彩詩篇。有詩贊曰:二十余泉入汶流,清波西去日悠悠。
踏莎行·鋼城站
……
現代鋼城,復興高鐵。相逢牟國都城闕。鋼花飛濺鐵龍馳,盛時驚艷春秋月。
寸寸丹心,錚錚鐵骨。櫛風沐雨經霜雪。交通強國急先鋒,先行示范從頭越。
鋼城區是山東省重要的鋼鐵、能源基地,擁有“國家新材料產業化基地”“粉末冶金之都”“中國蜜桃之鄉”等稱號。牟國都城遺址坐落在這里,牟國是我國歷史上最古老的方國之一(古代的聯合城邦制國),立國時間在西周之前,周初續封為子國,即“牟子國”。2013年,牟國都城遺址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鋼城站效果圖
作為濟萊高鐵終點站,鋼城站的設計主題為“錚錚鐵骨、現代鋼城”。濟萊高鐵讓鋼城與高鐵相逢在古老的牟國都城,讓“軌道上的山東”再添新版圖。
濟萊高鐵建設歷時3年
一座座橋梁隧道穿山涉水
一個個現代化高鐵站拔地而起
站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
倍感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
倍感鐵路人的創造和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