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第一大肝病——脂肪肝 正常肝內脂肪占肝重3%—4%,若肝內脂肪含量超過5%即為輕度脂肪肝,超過10%為中度脂肪肝,超過25%為重度脂肪肝。據統計,全球每100個成年人中就有20-30例脂肪肝患者。 提到脂肪肝,大家的第一反應是肥胖人群專屬,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連油水都不沾的素食主義者,也可能會得脂肪肝。因為肝臟是人體的新陳代謝中心,如果營養不良,人體蛋白質缺乏,導致極低密度脂蛋白合成減少,這樣就會造成肝臟分解甘油三酯的功能發生障礙,使脂肪在肝內堆積,脂肪肝也就產生了。尤其是有些女性為了追求苗條的身材而長期節食,三餐只吃蔬菜和水果,應小心脂肪肝的“造訪”。 此外,長期過量飲酒也是脂肪肝的重要病因之一,俗稱“酒精肝”。酒精對肝細胞的毒性,使肝細胞對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謝發生障礙,引起肝內脂肪沉積而形成脂肪肝。飲酒越多,脂肪肝就會越嚴重,久而久之還可能會誘發肝炎甚至肝硬化。有研究指出,平均每天飲160克白酒的話,75%的人可在15年內造成嚴重的肝臟傷害。 2 脂肪肝的危害 輕度脂肪肝多無癥狀,中度脂肪肝稍微會有些倦怠、疲勞等不適感,讓一些人放松了對它的警惕。事實上,脂肪肝是一種慢性疾病,危害甚大。 脂肪肝不僅僅是肝臟的問題,還與多種疾病密切相關,其危害不亞于任何其他肝臟疾?。?/p> 1 可誘發動脈硬化、高血壓 脂肪肝患者血液中甘油三酯高,常伴有高血脂血癥,血液粘稠度增加,引發動脈粥樣硬化,進而易導致高血壓、冠心病。 2 可誘發或加重糖尿病 脂肪肝患者脂代謝失調,會引發和加重糖代謝失調。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脂肪肝的約占50%,可見脂肪肝與糖尿病是一對難兄難弟。 3 可導致肝硬化、肝癌 脂肪長期在肝內過度蓄積,肝臟的血液供應、自身代謝受到持續影響,會造成脂肪性肝炎,使肝細胞炎癥浸潤、變性壞死。15%-25%的脂肪性肝炎會出現纖維化,3%-8%的患者最后會發展成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衰竭。 4 可降低人體免疫與解毒功能 脂肪肝患者肝細胞脂肪變性或壞死,且常伴有脾臟腫大,肝脾功能異??梢种萍毎庖叩墓δ?,降低解毒功能和抵抗能力,易導致內外毒素潴留和感染。
肝臟是人體的運轉中樞,肝臟功能受損,全身其他器官也會受到很大影響,脂肪肝應引起人們足夠的警惕和重視!
3
傳統預防及應對脂肪肝的方式
01
戒酒
酒精是肝臟的“第一殺手”;戒酒4-6周,脂肪肝可停止進展,甚至最終有可能恢復正常。
02
飲食營養均衡
飲食定時、定量,吃到七八分飽;多吃優質蛋白、水果、蔬菜;適當用粗糧代替部分精米白面。
03
加強運動,控制體重
保持中等量的有氧運動;每周4次以上,累計時間不少于150分鐘。
04
合理使用降脂藥
根據血脂升高情況,合理應用降脂藥,避免帶來肝功能損害。
05
降酶、保肝
若轉氨酶升高,則需要適當應用保肝藥物。
06
定期體檢
健康人至少每年體檢一次,脂肪肝患者要每半年檢查一次。
除了以上傳統對策以外,國內生物醫學領域學者發現,干細胞干預脂肪肝也有一定的療效。
4
干細胞 讓肝無憂
干細胞(Stem Cell)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復制和定向分化能力的種子細胞。同時,干細胞能分泌多種細胞活性因子,其中肝細胞生長因子能修復并減少肝臟細胞的損傷,抑制肝細胞凋亡,并能調節肝細胞生活的微環境,改善肝細胞的生存狀態。
1
細胞修復
干細胞進入肝臟后能修復損傷肝細胞,并能分化成為肝細胞樣細胞。干細胞是干預脂肪肝最有潛力的種子細胞,能起到抑制脂肪肝進一步發展的作用。
2
干細胞分泌作用
干細胞進入肝臟后能分泌多種動脈細胞因子和細胞活性因子,例如肝細胞生長因子等,能減少肝臟細胞的損傷,并減少肝實質細胞凋亡,改善肝功能。
3
改善微環境
干細胞在肝臟內可以分泌肝細胞生長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質,可以調節肝細胞生活微環境,從而改善肝臟細胞的生存狀態,進而修復和保護受損的肝細胞,促進了脂肪肝的干預好轉。
4
免疫調節
正常人中肝臟具有免疫功能,由于肝功能受損導致肝臟免疫功能異常,產生炎癥。炎癥在肝病的整個階段持續存在,抑制肝臟炎癥反應的過度表達是改善肝硬化的一個重要環節,干細胞的免疫調節機制可以抑制“攻擊性免疫細胞”異常激活,從而起到保護作用,減少免疫排斥反應。
5
抗炎作用
干細胞通過細胞間的旁分泌作用,抗炎作用,殺傷炎癥細胞,抑制炎癥因子的分泌,對細胞修復和保護具有顯著作用。
由于飲食習慣、飲食結構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會出現各種“富貴病”,脂肪肝就是其中之一。隨著再生醫學和干細胞技術的發展,干細胞療法在干預脂肪肝的應用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巨大的發展前景。未來,干細胞療法將成為肝臟疾病的一種全新治療方法,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