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民航數據總局統計,2019年大陸地區機場按旅客吞吐量數據統計排名分別是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和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1.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Beijing Capital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PEK,ICAO:ZBAA),位于中國北京市東北郊,西南距北京市中心25千米,南距北京大興國際機場67千米,為4F級國際機場,是中國三大門戶復合樞紐之一 、環渤海地區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群成員、世界超大型機場。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建成于1958年。1980年1月1日,T1航站樓及停機坪、樓前停車場等配套工程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1999年11月1日,T2航站樓正式投入使用,同時T1航站樓開始停用裝修。2004年9月20日,T1航站樓重新投入使用。2008年春,機場擴建工程(T3航站樓)完工。
截至2017年7月,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擁有三座航站樓,面積共計141萬平方米;有兩條4F級跑道、一條4E級跑道,長寬分別為3800×60米、3200×50米、3800米×60米;機位共314個;共開通國內外航線252條。
從1978年至2018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由103萬人次增長到1億100萬人次,位居亞洲第1位、全球第2位。2019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10001.3萬人次,同比下降1.0%;貨郵吞吐量195.53萬噸,同比下降5.7%;起降架次59.4萬架次,同比下降3.2%;分別位居中國第1、第2、第1位。
2.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Shanghai Pud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代碼:PVG,ICAO代碼:ZSPD),位于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距上海市中心約30公里,為4F級民用機場,是中國三大門戶復合樞紐之一 、長三角地區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群成員、華東機場群成員、華東區域第一大樞紐機場、門戶機場。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于1999年建成,1999年9月16日一期工程建成通航,2005年3月17日第二跑道正式啟用,2008年3月26日第二航站樓及第三跑道正式通航啟用,2015年3月28日第四跑道正式啟用。
根據2017年11月官網信息顯示,浦東機場有兩座航站樓和三個貨運區,總面積82.4萬平方米,有218個機位,其中135個客機位。擁有跑道四條,分別為3800米2條、3400米1條、4000米1條。截至2016年底,浦東機場已吸引了37家航空公司在此運營全貨機業務,全貨機通航31個國家、112個通航點,每周全貨機起降近1000架次。
2019年,浦東機場年旅客吞吐量7615.34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363.56萬噸,年起降航班511846架次。截至2017年底,已有110家航空公司開通了飛往上海兩大機場的定期航班,浦東機場聯通全球47個國家和地區的297個通航點。
3.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Guangzhou Baiyun International Airport,ICAO:ZGGG,IATA:CAN),始建于1932年,位于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人和鎮和花都區新華街道、花東鎮交界處,距廣州市中心約28公里,為4F級民用國際機場,是中國三大門戶復合樞紐機場之一 ,世界前五十位主要機場。
據2020年1月機場官網信息顯示,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擁有兩座航站樓,分別為T1(中國國內及國際港澳臺)、T2(中國國內及國際港澳臺)共140.37萬平方米;共有三條跑道,跑道長度分別為3800米、3800米、3600米;標準機位269個(含FBO),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50萬噸、飛機起降62萬架次。共開通中國國內外220多個通航點,其中國際及地區航點近90個,航線網絡遍布五大洲。
2018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6972.04萬人次,同比增長5.9%;貨郵吞吐量189.05萬噸,同比增長6.2%;起降架次47.73萬架次,同比增長2.6%,均位居中國第3位。2018年的旅客吞吐量在世界機場中排名維持在第13位。2019年吞吐量全國排名第三。
2020年9月27日,三期擴建工程開工,主體工程包括2條新建跑道、42萬平方米的T3航站樓和超過190個機位的機坪。
目前白云機場是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九元航空公司、中原龍浩航空公司和浙江長龍航空公司等基地機場;與近80家中外航空公司建立了業務往來,航線通達國內外230多個通航點,其中國際及地區航點超過90個,航線網絡覆蓋全球五大洲。2019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4.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Chengdu Shuangliu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CTU,ICAO:ZUUU),成立于1938年,位于四川成都,距離成都市區16公里,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F級,是中國八大區域樞紐機場之一 ,中國內陸地區的航空樞紐和客貨集散地。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前身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始建的成都雙桂寺機場。1956年12月12日,成都雙桂寺機場更名為成都雙流機場。1995年11月30日,成都雙流機場被批準更名為成都雙流國際機場。2012年8月9日,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二號航站樓正式運行。
根據2017年8月機場官網信息顯示,機場有2座航站樓,候機面積50萬平方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5000萬人次需求,建有3座航空貨運站;有2條平行跑道,可供A380飛機起降;有3個飛機停放區,總面積941.27萬平方米;共設置停機位228個(截至2020年1月);開通航線363條,其中國際(地區)128條,國內217條,經停國內轉國際18條;通航國內外城市209個(截至2020年5月)。
2019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5585.8552萬人次,同比增長5.5%,全國排名第4位;貨郵吞吐量671903.9噸,同比增長1.0%,全國排名第6位;飛機起降36.6887萬架次,同比增長4.2%,全國排名第5位。
5.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Shenzhen Bao'an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SZX,ICAO:ZGSZ),成立于1991年,位于中國深圳市寶安區、珠江口東岸,距離深圳市區32公里,為4F級民用運輸機場,是中國境內集海、陸、空、鐵聯運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國際空港,是世界百強機場之一、國際樞紐機場、中國十二大干線機場之一、中國四大航空貨運中心及快件集散中心之一。
根據2017年8月機場官網信息顯示,機場共有飛行區面積770萬平方米,航站樓面積45.1萬平米,機場貨倉面積166萬平方米;新航站樓占地19.5萬平方米,共有停機坪199個(廊橋機位62個);共有2條跑道,其中第二跑道長3800米、寬60米;航線總數188條,其中,國內航線154條、港澳臺地區航線4條、國際航線30條;通航城市139個,其中國內城市108個、港澳臺4個、國際城市27個。
2003年,機場旅客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2015年,機場貨郵吞吐量首次突破100萬噸。 2019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5000萬,達到5293萬人次,同比增長7.3%,全球排名從第32位上升到第26位,增速在全球前三十大機場中位列第二;貨郵吞吐量達128萬噸,同比增長5.3%,全球排名從第25位上升到第23位,增速在全球前三十大機場中排名第三。
2020年7月17日中午,釜山航空BX319航班從韓國首爾順利飛抵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這標志著深圳機場國際定期客運航班正式開始恢復。
根據中國民航數據總局統計,2019年大陸地區機場按旅客吞吐量數據統計排名分別是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和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6.昆明長水國際機場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Kunming Changshui International Airport,ICAO:ZPPP,IATA:KMG)位于昆明市官渡區長水村,在昆明市東北24.5公里處,為4F級民用運輸機場,由云南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運營管理,為全球百強機場之一,是國家“十一五”期間唯一批準建設的大型門戶樞紐機場,是中國八大區域樞紐機場、國際航空樞紐,與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并列為中國兩大國家門戶樞紐機場。
2008年12月5日,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正式開工建設。2009年12月01日,航站樓組合體混凝土結構工程完成。2011年5月1日,國家民航總局正式批復定名昆明新機場為昆明長水國際機場。2012年6月28日,昆明機場由昆明巫家壩國際機場整體搬遷至長水國際機場運營。
2019年,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完成航班起降357080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48075978人次,排名全國第六;完成貨郵吞吐量415776.3噸,排名全國第九。
根據2020年1月綜合信息顯示,機場共有兩條跑道,東跑道長4500米,西跑道長4000米;機位數量(含組合機位)161個;可保障旅客吞吐量3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95萬噸、飛機起降30.3萬架的運行需要。
7.西安咸陽國際機場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Xi'an Xianyang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XIY,ICAO:ZLXY),成立于1991年,位于中國陜西省西安市西北方向的咸陽市渭城區,距西安市區25公里,為4F級民用國際機場,是中國八大區域樞紐機場之一、國際定期航班機場、世界前百位主要機場。2014年6月成為西北第一個、中國第八個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航空口岸。
根據2017年9月信息顯示,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擁有三座航站樓,分別為T1航站樓、T2(國內)航站樓和T3(國內及國際)航站樓,共35萬平方米;共有兩條跑道,跑道長度分別為3000米、3800米;停機機位127個、登機橋44個、貨運區2.5萬平方米;可保障高峰小時旅客吞吐量1萬人次、年旅客吞吐量5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0萬噸的運行需要;咸陽機場與國內外62家航空公司建立了航空業務往來,通航城市達171個,開通國內外航線313條。
2019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全年完成起降航班34.5萬架次,旅客吞吐量4722.1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8.2萬噸,年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國第七位,飛出了追趕超越加速度。
2019年5月12日凌晨,陜西首條第五航權航線首爾-西安-河內于成功首航。
目前,機場國際(地區)通航點總量達到67個,航線75條,聯通全球36個國家、74個主要樞紐和旅游城市,成為服務陜西“三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構建起陜西對外開放和走向世界的航空大通道。
8.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Shanghai Hongqiao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SHA,ICAO:ZSSS),始建于1921年,位于中國上海市長寧區,距市中心13千米,為4E級民用國際機場,是中國三大門戶復合樞紐之一、 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和國際航班備降機場。
據2017年9月綜合信息顯示,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建筑面積51萬平方米;航站樓面積44.46萬平方米,擁有跑道兩條,分別長3400米、3300米;停機坪約48.6萬平米,共有89個機位。
2019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4567.66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0.75萬噸,虹橋機場272942架次。吞吐量全國排名第八。
2020年3月24日,上海市新聞發言人尹欣宣布,自3月25日零時起,虹橋機場暫停所有國際、港澳臺的進出港航班業務,并將虹橋機場此前所有國際、港澳臺航班轉場至浦東機場運營,保留虹橋機場國際、港澳臺航班備降功能。
9.重慶江北國際機場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Chongqing Jiangbei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CKG,ICAO:ZUCK),成立于1990年,位于中國重慶市渝北區兩路街道,距離市中心19公里,為4F級民用國際機場,是中國八大區域樞紐機場之一;是實行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航空口岸。
2016年9月29日,重慶機場集團整體移交重慶市政府管理,主要職責是經營管理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管理重慶黔江武陵山機場、重慶巫山機場,以項目業主負責建設武隆機場
截至2017年8月,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擁有三座航站樓,分別為T1、T2(國內)和T3A(國內及國際),共73萬平方米;共有三條跑道,跑道長度分別為3200米、3600米、3800米;停機坪166萬平方米、機位209個、貨運區23萬平米;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4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10萬噸、飛機起降37.3萬架次。2019年,共開通國內外航線338條,其中國際(地區)95條,通航城市203個。
2019年,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完成飛機起降31.84萬架次,同比增長5.9%;旅客吞吐量4478.67萬人次,同比增長7.7%;貨郵吞吐量41.09萬噸,同比增長7.5%;分別位居中國第8、第9、第10位。
10.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Hangzhou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HGH,ICAO:ZSHC),成立于1997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距市中心27公里,為4F級民用運輸機場,是中國十二大干線機場之一、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和國際航班備降機場。2014年10月,成為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航空口岸。
據2017年8月機場官網信息顯示,機場占地10平方公里,擁有三座航站樓,分別為T1、T3(國內)航站樓和T2(國際及港澳臺)航站樓,共37萬平方米;共有兩條跑道,長度分別為3600米和3400米,可滿足A380及以下機型備降要求;客機停機坪110萬平方米,登機橋49座,貨機停機坪5.2萬平方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3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80.5萬噸、航班起降量26萬架次的保障需求。
2019年機場航點數
2001-2019年 旅客吞吐量
2001-2019年 機場貨郵吞吐量
2001-2019年 航班起降數
2019年11月29日,杭州直飛埃及開羅航線正式開通。2019年12月底,蕭山機場宣布迎來2019年第4000萬名旅客,標志著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萬人次。2019年以來,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的入境旅客也達到了545萬人次,同比增長5.5% 。2019年吞吐量全國排名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