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中藥注射劑的臨床應用
牛彥紅 李榮唐 黃玉梅 734000甘肅張掖市人民醫院
近年來,隨著中藥藥理研究的不斷深入,應用于臨床的中藥注射劑品種逐年增多,尤其是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藥注射劑,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在實際臨床應用之中,臨床醫生只注重中藥藥理研究作用,而不能從中藥的四氣、五味及功效結合患者的舌脈癥象進行辨證分析用藥,從而達到藥證相符的目的。下面就我院常用的幾種活血化瘀中藥注射劑的藥理作用、中醫辨證使用,談一點自己的淺見。
丹紅注射液:其組成成分為丹參、紅花,丹參味苦性微寒,歸心肝經,通血脈、 散瘀血,為主藥;紅花味辛性溫,歸心肝經,化瘀血、通經絡為輔藥。丹參為沉降之物,紅花為升浮之品,二藥配合一升一降,內外通和,去瘀生新以奏活血化瘀、通脈舒絡之功,臨床適用于瘀血阻絡型胸痹、卒中。
脈絡寧注射液:其組成成分為牛膝、元參、石斛、金銀花、紅花。牛膝味酸性平,具有活血化瘀、引血下行之功;元參味甘性寒,具有清熱養陰之效;石斛味甘性寒,養陰清熱;金銀花甘寒,清熱解毒;紅花性溫,化瘀通絡。五藥相配具有養陰清熱、活血化瘀之功效。臨床上用于陰虛內熱型的瘀血癥或兼具感染或有炎性反應者,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或卒中、胸痹具氣陰兩虛征象的患者。
川芎嗪注射液:其原料為中藥川芎的提取物,味辛性溫,歸肝心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作用,為血中之氣藥,能上行頭目,下達血海。臨床上適用于氣滯血瘀型的缺血性卒中、胸痹、腎病、周圍血管疾病。
葛根素注射液:為中藥葛根的提取物,其味甘性涼,歸脾胃經,具有引血上行、活血化瘀、柔筋活絡止痛的作用。臨床上可用于胸陽不振之胸痹,清陽不升之眩暈。紅花注射液:其主要成分為紅花黃色素,紅花辛溫,活血化瘀通經。臨床上主要用于瘀血阻絡型的脈管炎、跌仆損傷及胸痹、卒中。
香丹注射液:是使用時間較長的中藥注射劑,主要成分是丹參和降香。丹參苦寒,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養血安神之功效;降香辛溫歸心肝經,活血散瘀、止血定痛,一溫一涼,二者合用以行氣活血散瘀、養血安神定痛。臨床上主要用于瘀血阻絡型的心絞痛,尤其是伴肝氣郁滯之癥的患者,其療效優于其他活血化瘀之品,也可用于心肌梗死。
血栓通注射液:是三七的提取物,三七總皂甙為主要成分。三七味甘性溫,歸肝胃經。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之功效。其注射液常用于胸痹及缺血性卒中。本品性溫,凡陰虛口渴者不宜單獨使用。臨床上更加適用于中醫辨證寒阻血脈、瘀血阻滯者。
銀杏達莫:為中藥銀杏提取物銀杏總黃酮與雙嘧達莫的復合制劑。中藥銀杏甘苦歸肺經,具有斂肺平喘之功。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雙嘧達莫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中西藥合用有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臨床上用于瘀血、痰濁閉阻型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即西醫所言的“高黏滯血癥”狀態,用于改善心肺的血液循環。治療效果優于其他活血化瘀之品。
丹參粉針:為中藥丹參的凍干粉劑,生產工藝先進。臨床主要用于胸痹、血瘀證。具有活血通絡之功效,尤其胸部刺痛、心悸、心動過速的患者更適合。
從以上九種活血化瘀中藥制劑的現代藥理分析來看,都具有以下作用:①抗血小板聚集;②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③保護受損心肌細胞及腦細胞;④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⑤減輕再灌注損傷。在臨床上均可用于體內重要臟器及周圍血液循環障礙。但從祖國醫學,從中醫藥基礎理論出發,中藥四氣五味及功效,結合患者臨床辨證分型,在具體應用中還是各有側重點的。所以在臨床使用當中,在掌握現代藥理作用的同時,應結合患者的舌脈征象辨證使用,發揮其最佳作用和功效,從而使中醫與西醫有機結合。
更加值得引起重視的是,此類藥品臨床上廣泛使用,很多醫生只注重現代藥理研究,而不了解中藥藥性,更不注意其不良反應,尤其是一些活動性出血疾病,出凝血功能障礙及糜爛性胃炎有出血傾向的患者在臨床應用中要格外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