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固性身痛(心悸,胸悶,腹脹,煩躁)中醫...
頑固性身痛(心悸,胸悶,腹脹,煩躁)中醫辯證治療
田某,女,30歲,初診。患者全身性疼痛近兩年,醫院做各種檢查無異常發現。曾服用雙氯滅痛、芬必得等西藥未見療效。后又服用祛風散寒、活血化瘀等中藥,療效也不佳。
刻下:患者全身疼痛,后背疼痛為甚,怕風,畏寒,天氣寒冷和疲勞時加重;睡眠質量不好,有心悸,胸悶,腹脹,時而煩躁不安。患者形體中等,面色黃而無光,舌苔白厚微黃,脈象弦數。
處方:柴胡,黃芩,半夏,黨參,龍骨,牡蠣,大黃,桂枝 ,茯苓 ,梔子 ,厚樸 ,枳殼 。7劑,水煎服。
藥后患者自訴疼痛大輕,睡眠好,心悸、胸悶減輕,較以前有氣力。堅持服用上方一個月,患者疼痛消失,自覺身心愉快。
臨證心得:身痛一證,中醫辨證多歸屬于痹癥的范疇,治療或以祛風散寒,或以活血化瘀,或以補脾益腎,但是該例患者運用前法卻無效,恐因先入為主落入了痹癥辨治的窠臼里。仔細分析,患者疼痛的同時多伴有郁證的表現。《傷寒論》107條:“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結合條文,此患者當屬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又因患者煩躁、眠差、腹脹,又符合梔子厚樸湯證的傷寒下后“心煩腹滿,臥起不安”,故合用了梔子厚樸湯。方證相應則療效即出,方證辨證無誤則必然中鵠。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合用梔子厚樸湯,為黃師臨床上應用頻率較高的處方之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