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術后開始至一個月
1、 保持下肢正確體位: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蔣毅
平躺時:雙下肢輕度外展(腿分開),將氣墊夾在兩腿中間,上端與膝關節水平。
側臥時:建議健側在下翻身,翻身時兩腿中間應夾住氣墊防止下肢下落,一個月內盡量避免長時間側臥,晚上睡覺最好平躺防止因熟睡后無法控制身體導致的姿勢異常。傷口逐漸無紅腫愈合良好后可隨意左右側臥。一個月后逐漸不再繼續用氣墊。
2、 踝泵練習(勾腳):術后即開始,10-20個一組,每天盡量多做,但也要注意不要做到小腿抽筋或腫脹。術后2周以后可逐漸停止。
3、 若關節腫脹可進行冰袋冰敷,一次15-20分鐘,每天可多次。
不能做或避免做的動作:
1、 術后一個月內可以坐直(90度)但不要過度向前,不要深蹲或直接彎腰撿拾物品,一個月后可繼續向前彎曲并練習穿鞋襪,如有特殊手術需咨詢手術醫生。
2、兩腿不要交叉,需輕度外展。但下地活動時可以正常兩腿并攏行走。
3、不要做過度旋轉髖關節的動作,如盤腿、翹二郎腿,不要坐過低的凳子、椅子、沙發,以防因肌力差導致站起時摔倒。
鍛煉動作重點:
1、 直腿抬高:膝關節繃直抬離床面20-30厘米,停留6-10秒,每組15-20個,每天3組,目的防止肌肉萎縮,如有截骨或復雜手術時應咨詢手術醫生。
注意:有部分患者由于術前病程較長,肌肉萎縮嚴重,實在無法抬起者可改用下面圖片中動作,但盡量請按上面姿勢做,做時疼痛屬正常:
膝關節下方墊毛巾,然后將足跟抬離床面—小腿抬直。
2、臀部肌肉一臀大肌練習:臀部加緊(同憋尿動作),次數同前。
3、臀部肌肉一臀中肌練習:家屬將雙手放在患者大腿兩側(外側),患者雙腿向外分開,家屬用手頂住,次數同上。
4、足跟不離床,在床上屈膝滑動。沒有嚴格次數,以自己舒適度為準
5、利用拐杖、助行器等進行行走、日常活動訓練,如起坐、如廁、穿衣、洗漱等,如廁時應在馬桶上放馬桶墊以加高高度。
6、呼吸訓練
目標:
1. 在拐杖借助下生活基本自理(上下床、行走、如廁、洗漱等)
2. 髖關節能在沒有外力幫助的情況下自己獨立坐直—90°
中期:術后一個月至兩個月
1、繼續之前關節活動度、肌力訓練。
2、練習側抬腿、后踢腿鍛煉臀部肌肉,次數同前。
3、練習重心轉移、左右前后平衡
4、增加行走、上下樓梯
注意:開始為健側先上,患側跟上。患側先下,患側跟下。之后可改為交替。
5、4-6周開始由雙拐變單拐,單拐用在健側。單拐繼續使用2周左右,可變成不用拐
6、每天行走距離以自己不累為準,年齡性別病情等因素,個體差異較大。
目標:滿兩個月時
1. 能自己完成穿鞋襪子動作
2. 不借助拐杖下獨立行走、上下簡單的樓梯
三、后期:蹬車、下蹲等建議等3個月復查時再做
1、鞏固關節活動度、肌力訓練。
2、增加有氧訓練如蹬車。
3、防跌倒訓練
4、能力較好者可進行蹲起訓練
5、核心功能訓練,如提肛收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