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問題通常很難斷定,也會涉及到一系列需要權衡利弊的治療方法。 不過我們相信,在任何醫療環境中,除了適當的治療方法,能正確地認識腰椎疾病同樣起到很大的作用。 所以,這次我們來聊一聊從腰痛的發生到治療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誤區。 觀念 誤區: 我一直堅持鍛煉,怎么可能腰痛呢? 真相: 盡管經常鍛煉的人比久坐不動的人要較少腰痛,但是不是說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就一定不可能患上腰痛。反而有一部分運動會更容易引起腰痛,比如高爾夫、排球和體操。我們不管在何種形式的健身鍛煉中都應該優先考慮腰部,因為它為四肢運動提供穩定的中央支撐。 誤區: 我爸媽腰不好,所以我更有可能腰痛。 真相: 在腰痛或者頸椎痛的大多數情況中,是沒有遺傳傾向的,也就是說,你的腰部情況和父母有沒有腰痛沒有什么關系。 誤區: 如果年輕時就常腰痛,它只會隨時間惡化。 真相: 腰痛高發于35-55歲的群體。 如果沒有其他腰部傷病,55歲以后通常為椎間盤退化為。 不過,雖然椎間盤退變是老齡化的自然現象,這種退變卻并不一定伴隨疼痛。 誤區: 如果并沒有檢查出明確的腰椎問題,那一定是心理作用。 真相: 有一些患者的腰疼很難對得上通常意義的診斷或者檢查出明確的器質性病變,但是卻一直遭受著疼痛,這樣的情況是確實存在的。 雖然多學科的全面治療會包括一些心理診療(比如失眠、焦慮等),但是現在普及的理療也是有助于緩解這些疼痛的。 認知 誤區: 脊椎很嬌氣、易損。 真相: 脊柱和它周圍的肌肉、肌腱、韌帶形成了一個仿佛精心設計過的相當結實的結構,很靈活并且支撐性好。 保養腰部和脊椎的訓練包括力量訓練,柔韌性訓練,以及有氧訓練等。 誤區: 疼痛程度與損傷程度正相關。 真相: 對于急性疼痛,其程度和損傷級別正相關(比如碰著鉻鐵馬上會感到巨痛)。但是,對于慢性疼痛(超過6周),疼痛程度通常不會與損傷程度正相關。 誤區: 腰痛搞不好就癱瘓。 真相: 腰椎向上止于腰1,往下只有神經根。 而神經根的結構非常結實。 大多數情況下,即使大量的疼痛也會導致癱瘓。 少數引起癱瘓的情況都是因為涉及到脊柱腫瘤、脊柱感染、或者不穩定脊柱骨折等。
治療
誤區:
對于腰痛,有一個“標準”的治療方法。
真相:
和其他疾病相比,腰痛鮮有標準的治療方法。
不同領域的腰椎專家(包括全科、康復、按摩、以及外科醫生)在診斷和治療上通常各持己見。
即使是一個領域的專家也會在這些問題上發生分歧。
誤區:
片子上的所有異常都需要被治療。
真相:
醫學影像(X光、核磁、CT)中的“異常”并不一定會引起腰痛癥狀。事實上,很多從來沒有腰痛過的人去拍片子也會顯示一些“異常”(比如腰突或者退變)。
所以,醫學影像并不是科學診斷的唯一來源,醫生的專業檢查(如抬腿實驗)也同樣重要。
誤區:
休息是腰部康復的核心。
真相:
建議臥床休息主要出于兩個原因:
減少椎間盤的壓力和停止刺激疼痛受體的機械應力。
短時間的臥床休息可以減緩急性腰痛。
但是超過1-2天的休息反而對腰部康復是有害的,可能會引起肌肉萎縮、血凝等不利于康復的問題。
誤區:
加熱和按摩感到舒服,所以它們能幫助腰部康復。
真相:
這些療法能短期內減少急性疼痛,但是并不能提供長期解決方案。
它們只適用于康復期的疼痛管理,幫助患者完成康復項目以及進行日常活動。
誤區:
慢性/長期疼痛意味著我需要手術。
真相:
實際上,脊柱手術在治愈慢性/長期腰痛方向上的可能性很小。
通常在疼痛出現早起,并且癥狀很明顯時手術才會有所幫助。
關于腰痛的誤區和真相里,不小心藏了一個要命的錯誤,特此指出,希望沒有嚇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