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個不斷挫敗,但又永不停止追尋答案的過程。
——題記
接手這個班級,我就決心要將陪伴進行到底。上個學期,因為我的堅持坐班,班里的紀律和成績都好于平行班。但是這個學期以來,班里的紀律和學習整體滑坡,甚至出現我不坐班時,個別老師上不成課的情況。
于是有人便得出結論,靠陪著守著,根本不行!對此,我也有些困惑了,我搭了這么多時間和精力,到頭來做的都是無用功嗎?難道“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是一個假命題?
我也向不常到班但班級秩序良好的班主任請教,她說主要歸功于班長負責。我又向她的班長取經,班長說,學生不聽話,她就罰作業。這些經驗聽起來稀松平常,但照搬模仿并不那么容易。那位班長確實優秀,自律能力強,能有那樣的班長也是班主任的福分。但是有一個成熟自律又獨擋一面的班長,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我們班的班干部培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周六去一實小當評委,和郭盼云老師交流孩子的教育問題,她說:“要陪伴,還要高質量的陪伴。”
這一句話一下子擊中了我的內心,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們學校有不少住校生,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得不到家長的陪伴。但在這其中也有很多品學兼優的孩子,難道是缺失陪伴成就了他們的優秀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為一些問題學生的出現,往往讓我們把原因歸結到缺失陪伴上,而一中的孩子大部分都在父母身邊,不缺失陪伴,品學兼優的更多!所以,據此可以得出結論:陪伴沒有錯!
但陪伴沒有帶來好的結果,就應該是我的陪伴質量出了問題。
回想第一個學期,因為初次接觸,我對每個學生都很好奇,也傾注了極大的關懷。并且,同學們也想給我留下好印象,都克制隱藏自己的陰暗面。所以,我們師生和樂,班級呈現出最美的姿態。
而這個學期,因為學校的繁雜事務增多,再加上我個人的各種活動也層出不窮。所以,雖然我人在班里,但并沒有過多關注學生的精神狀態和學習情況,更沒有針對性地及時做出反饋。所以我的懈怠導致了同學們的放縱,最終出現了班級整體滑坡的現狀。
還有一點,這一段時間當聽到老師們反映班內有時亂得上不成課時,我便非常惱火和焦躁。處理方式也變得簡單粗暴,缺少智慧,都是在班里發一通火吵一頓就完了,效果當然立竿見影,但是過不多久,學生又“舊病復發”了。
樊登講管理的藝術在于,不設定規則,而強化愿景。設定的規則越多,員工越縮手縮腳,這就是設定了一個底線的目標,員工僅僅是在底線的周圍徘徊。而強化愿景,則是設定了一個高目標,鼓勵大家為了美好的愿景,發揮主觀能動性,這樣每個人都有超越自我的可能。
其實,班級管理中也是如此。只強調規則,學生把注意力都放在這個底線的要求上了,格局變得很小。但如果我能給同學們創設和強化一個理想班級的模樣,一些自尊水平高的學生便會為之努力,有了這些榜樣的力量,其他同學就有了追隨的方向,這樣,我們班級文化的格局就變大了!
今天,我開始關注班里一些優秀學生的表現,發現其實班里的正能量氛圍還是挺濃的。當我及時反饋,褒獎那些專注努力的學生時,有更多的同學自覺地規范自己的行為,像優秀的標桿看齊,對此,我很欣慰。
所以,我堅信:
陪伴,沒有錯!我要將陪伴進行到底!
陪伴,需要高質量,需要大智慧,我將不停止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