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幣厚言甘,古人所畏也。
豐厚的錢財(cái)與甜言蜜語,是古人很怕的東西。金錢與阿諛奉承之語是清廉為官的大敵,意在警醒為官者防止此二者對自己道德防線的侵蝕。
2、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
【譯文】君子懷著才能行善事,小人懷著才能做壞事。
3、治天下苦如居室,敝則修之,非大壞不更造也。
【譯文】治理天下就像住房子一樣,壞了就修補(bǔ)它,不是壞得很嚴(yán)重就不用重建。
【譯文】為人之母,不怕不慈祥,怕的是只知道疼愛子女而不懂得去教育子女。
5、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譯文】一個(gè)人的品德勝過有才能,這樣的人是君子;一個(gè)人的才能勝過品德,這樣的人是小人。也就是說品德是第一位的,才能是第二位的,切莫重才輕德。
6、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出自
【譯文】才華,是品德的輔助,品德,是才華的統(tǒng)帥。
7、凡取人之術(shù),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譯文】凡是選拔人的原則,如果不能用圣人,能得到君子也行。與其用小人,還不如得到愚人。
【譯文】自古以來的圣賢之人,都是先和睦自己的本族遠(yuǎn)親,然后再去保護(hù)天下的百姓。
9、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譯文】聽取多方面的意見,才能明辨是非;聽信單方面的話,就分不清是非。
10、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
【譯文】大丈夫答應(yīng)人一句話,千金不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