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侵權必刪
文| 華商韜略 淺夏
“如果大部分股權歸自己,人心就會丟掉,別人都來為自己打工,誰還會誠心誠意為企業出力?”
提到手機概念股,大多數人只知道靠蘋果發家的立訊精密、歌爾股份。
事實上,靠手機產業鏈悶聲發大財的公司有很多,舜宇光學科技就是其中一家。
2007年上市至今,舜宇光學市值增長超過30倍并超過1700億港幣,一躍成為名震全球的科技巨頭,光是2020年年上半年營收就已經達到188.64億。
如今,舜宇的車載鏡頭業務長年保持全球第一;手機鏡頭業務、安防監控攝像頭業務全球第二;手機攝像模組業務全球前二,是華為、三星、索尼、松下、卡爾蔡司、寶馬等諸多國際品牌背后的“隱形巨人”。
▲圖片來源于網絡, 侵權必刪
全球首款獲得德國徠卡認證的雙攝像頭手機華為P9,它的雙攝像頭模組就是“舜宇制造”;三星旗艦智能手機GalaxyS9、S10系列,也分別采用了舜宇的光學鏡頭和攝像模組
從鄉鎮工廠到科技巨頭,舜宇光學的發展離不開創始人王文鑒的出色的用人觀。
1984年,王文鑒37歲了,只有高中學歷的他拉著十幾個高中畢業生,一起搞來6萬元貸款,建起4間廠房,取名“余姚第二光學儀器廠”,這就是舜宇光學的前身。
“舜宇發展靠什么?”“靠人。”
“人從哪里來?”“錢散人聚。”
“人來了怎么干?”“共同創造。”
當有人問及舜宇成功的秘訣,王文鑒習慣這樣回答。
很多民營企業其實都有家族傳承的傳統,但是富二代真有能力當一名合格的企業家嗎?王文鑒不這樣認為,如果子女們缺乏管理才能,結果只能是“一代創業,二代衰亡”。他的兒子,竟然在公司干的只是中低級業務,后來也因為各種原因離職。
現在的公司董事長葉遼寧,原是集團的行政總裁職務,他于2012年從王文鑒手中接過“接力棒”。
延續創始人的理念,避免“一言堂”,堅信“共同創造”的力量,公司所有重大決定都是集體決策,在集體智慧的努力下,公司銷售額從1985年的19萬元發展到2018年的近260億元。
為了留住公司人才,王文鑒把股權激勵發揮到極致,真正做到了財散人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