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高考語文的祛魅工程
我以前痛恨考完立馬追著人群堆里裝瘋賣傻的人:“我這次作文又沒寫好,語文要完蛋了。”
分數出來,作文58,語文138。
直到我成為了這種人。
但這檔子秀虛榮的小把戲實在幼稚,語文大佬們的的確確都有個人的智慧,都有個人的文風筆;如果只是那么小點格局,咱們口水換個方向吐。
但卻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整合創立出一個在高考作文上,連貫的、極高效率的作文上分系統。
而這件事,天生就是要我來做的。
高一,我交上去一篇我用了一周時間寫的高考作文,
自信到我當時自以為牛逼到諾貝爾獎潛力股的程度,
它的宿命是以40秒/篇的速度打上了40分的紅杠。
高二,我交上去一篇我用了三天時間寫的高考作文,甚至重寫了3遍,
總認為這是身邊那些平庸之輩無法望其項背的程度,
隨后,我以為去年的語文老師不解風情,被學校以500萬特聘來的特級語文老師對我說:
“你的作文有一種沒有腦子的美感?!?/span>
高三,我交上去一篇我用了三十分鐘寫的高考作文,
百度上能搜到名字的特級老師把我的答題卡原版被裱在理科實驗班里,先全校傳頌一遍,
隨之全年級打印,
人手一份。
呼,回想起來,高三一年我好慘一女的,連語文年級第二都沒拿過的。
流水的榜眼,鐵打的勞資~
時至今日,姐姐我的筆墨舞到葉圣陶杯,北大培文杯,中國少年作家杯,創新作文競賽等等臺上去是家常便飯。
我的6000名學生作文在全班朗讀,一個個看著競賽作文榜單上有眼熟學員的名字,語文成為高考的定海神針,語文最高143,作文最高從30分提到51分......
你要問我是不是什么多讀書、多積累、多刷題、多背誦、多改寫、多......
去tm的。
我呸的,不是這些方法,而是你學了12年,居然還以為是你沒有做這些事兒導致你沒救。
這種“小學雞式”的歸因和復盤,唯一會導致的原因就是忙于責怪錯誤,
以(義務教育/家庭不好/老師不好/同學不好...)“受害者”自居,最后自成“加害者”。
錯誤不是用來被責怪的,我們也不是拿來被命運加害的。
當我們在人生任何一個緯度中給自己扣上一個“受害者”的帽子,
就是將自己定義為高考的弱者,將自己我命由我的定義權讓渡給了螻蟻,
最后被抬頭都看不見臉的人的腳
踩死。
我們要做的是成為過往人生的“幸存者”,面對珍貴的全新生命,我們如何去看待?
我們要做的是成為過往12年沒有變過的分數的“幸存者”,面對珍貴的全新答題卡,如何書寫持續高分的回答?
現在能讓你蛻變的,是從不定義你應該怎么做,一個人真正能夠實現逆襲,都是系統上的成功,一個健康有效,持續發展的系統。
現在能讓你逆襲的,是從不定義你是不是偏題了,你是不是素材選的不好,你是不是論證的刁鉆。就像一個人的美,不在于眼睛大+鼻梁高+雙眼皮+瓜子臉,大美女都有丹鳳眼、駝峰鼻,然而,美人在骨不在皮。
一篇作文的好,根本上絕對不在于“審題好+結構好+素材好+論證好+字好”,
而在于如何將論點、論據、論證真正的形成關于你作文的穩定、持續進步的系統,
一個看到任何題目都可以形成的系統,
一個竟然可以以你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系統。
在繼續往下讀之前,請你莊重在心里默念:xxx作文上分系統。
在讀完之后,你就已經可以在筆記本扉頁寫下:
xxx作文上分系統。
02
高考語文,是一道高考題。
那么,我們如何打造作文系統?
無他,只需要想清楚一個點——高考作文,是一道高考題。
開營直播講過無數次了,正是因為這語文是高考題,不是你在西湖旁邊把酒言歡的春花秋月,不是你在日記寫的抄的那些詩詞歌詞,
是道題目,自然就要遵守高考的規矩,自然就有答題系統——答題流程——答題表達······
這是一個你只要理解看懂了之后,領悟到這個大徹大悟的作文觀之后,我敢肯定,你把這篇文章的方法告訴你的語文老師,他一定會讓你滾遠點。
因為,這篇文章所講述的獨家創作方法和全新作文系統,不僅會傷害念ppt一族的老師,甚至,從你看完的那一刻開始,你可能都不需要他了。
事實上,你在看這篇文章之前就要明白一個道理——語文,語文作文,本來就不需要老師,任何一個語文大佬都是自學成才的,這是我們的共識。
語文到底如何學習,這個問題很多人都講不清楚,語文是一個世界,然而在這個世界中,語文的水平會被分數的顯化而評判出來。
沒辦法,語文的確是一個世界,但也是一張試卷。
不是文學,不是文字,不是創作,文學有文學的方法,
希望大家在這里都能夠放下所有執念,才能有萬里路可以走。
作文,而是一道題目。
我作為一個戰果累累、桃李不言的語文老師,今天講的唯一一條路,就是
·怎么能在語文這場考試里以最高的效率拿到穩定的高分
·怎么搭建叁月聚糧作文經緯體系,帶你扶搖直上九萬里
在語文逆襲前夕,我當時被那些關于我作文的評價氣得整宿睡不著覺,
什么自視甚高,假裝清高,結構不清,立意不明,我覺得不是我,我怎么可能淪為那種地步?
第二天清早五點四十,我蹲在學校門口書店等著開門,
一口氣買了10本滿分作文書,一整個星期屁股黏在板凳上,眼睛黏在字上;
一字一句不要臉的在班里大聲朗讀,
注意,是“朗讀”了近5年的500篇高考滿分作文,
過程中背誦了10篇滿分作文;
買了新筆記本,在我的語文筆記里一字一句扎實抄寫了20篇滿分作文,
抄滿了為數160面的作文騷句子;
寫了30面自己一個詞一個句原創思考出來的考場作文方法,
我現在的右手中指還有當時留下來的繭和寫變形的指關節。
一個月后,拿結果,出成績。50分基操。
三個月后我們全班的作文分數全年級斷層第一,
因為我的作文筆記被翻印了45份。
任何所謂方法神功,在壓倒性的事實結果面前都不堪一擊。
就像無數人用3年時間去買專家作文、押題作文、去網上大規模抄素材、找小眾素材,
都不及我用1個月時間把我的冷板凳坐穿;
甚至都不及我的同班同學學習兩個月我的作文筆記最后全盤翻盤。
其實文章到這里就可以結束了,
我已經至真至誠地把能一個月作文最高效穩定拿分的具體執行步驟告訴各位了。
但也不能結束,因為我知道不論你的自制力、定力、耐力、野心是否能夠支撐你完成一系列實操,你在深度了解并運用老師我用了長時間、無數精力、無數生氣、無數淚水、試錯復盤之后得來的極度高效科學的系統后,你能省至少80%的時間和眼淚。
03
作文經緯系統
在深度了解這個能幫你語文改命的系統之前,牢記三條在使用作文經緯系統的原則:
1、請尊重我與你的專業和實操經驗及其差距。
2、思考來自于對于事情的深度理解,
理解來自于對于事情的扎實執行。
3、先執行,再思考。
既然作文是出現在高考試卷里的一道題,就該定位為一道題,而不是你懷才不遇逆天改命張牙舞抓的機會。
是題目,就有最高效科學訓練的方法,而不僅僅只是一些技巧或者時下流行的理論,而是跨越1977高考恢復到三體人大戰地球之后,依然不變的法則。
所以我敢、我能、我有專業去凝練出一套作文經緯體系,科學方法來源于被事實大量驗證過的實驗結果總結。
簡而概之,就是:抄襲并超越。
方法就是要這么簡單,就是能這么簡單。任何極度牛逼的人或事,都是極度簡單的。
「抄襲」
這不是讓你做苦力去抄作文去刷題,去當個“備考刷子”。
而是通過最原始高效的5步,建立的是一套作文經天緯地的系統。
1、找你最終要寫成的滿分作文:
找到100篇近5年內高考滿分作文。
這是在鍛煉你“以終為始”的思維,在最先開始樹立了目標,就不會在追逐的過程中沒有初心可以尋找,沒有對標可以鞭策。
2、用全部感官去體會滿分作文:
投入感情朗讀100篇作文。
這一步不可或缺!它是在鍛煉你去具體感知滿分作文到底是如何寫出來的,否則你講永遠停留于泛泛而閱讀,總自以為是認為自己跟滿分“沒啥差別”,否則你就永遠不知道滿分作文不止好在優秀板塊的簡單相加,而是讀完之后的嘆為觀止。
3、從整體全局去學一篇滿分作文怎么寫:
扎實摘抄你最喜歡的10篇作文。
這是在鍛煉你“綜合統效”的能力,在真正去寫的時候,才會有那種,“這段落這思想這句子我真的寫不出來,但我好像漸漸能夠依葫蘆畫瓢寫出來框架,我能感覺滿分作文的魅力,我能知道一篇好作文的評判標準和必備要素了。”且,這個步驟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加成:練字加成。
4、從局部具體去學一篇滿分作文怎么寫:
背誦你摘抄過或見過的最滿意的10篇作文、50篇段落。
當有了目標、執行、感知、結構,我們就需要具體的落地,具體的腳印來丈量我們面前實實在在的答題卡。通過每個板塊的鍛煉,最后在迭代的時候才能夠發揮出指數效應,而不是傻瓜加減。
5、復盤、總結、持續進步:
把每一次步驟的感想領悟分類別寫在筆記本上,形成以自己命名的作文經緯體系。
每個人必須要進步才能成長,每個系統也必須要進化才能運行,只要帶著“進化迭代”的升華去看待事情,任何你想得到的,不過探囊取物而已。
通過5步一步不落地扎實執行和不斷迭代,乃至將方法遷移到整體,
結合課程里講過最核心的關于作文底層邏輯的“輸入——內化——輸出”三要素打法,
作文55分,語文130分,只是今天和明天的區分。
「超越」
這里就不得不又拿我那位被學校用500萬挖過來的特聘語文老師舉例,
他每次講得繪聲繪色滔滔不絕,一節作文課得擦兩次全部的黑板,
擦完之后我們全班喊:“牛逼!”
然而我們腦子里的那些驚艷的觀點,隨后就被下一節課的解析幾何題目順著擦掉了。
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原因——許多優秀的老師,的確能夠講出深度優秀的立意,但學生講不出來,把我頭掰開我也講不出來啊。
但你不用真的把頭掰開,錯不在你。
這不是思路的拓展,不是在驚艷的觀點里熏陶,這是教育的缺失,
學生逐漸失去了自我獨立思考的能力,
所以那些課堂甚至連授人以“魚”都不是,
而是跟水里的魚演示騎自行車5種姿勢,效果是一樣的。
我們的目的永遠不是在此贅述討伐任何人任何事情,而是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 將自己的“受害者”身份, 轉為“幸存者”身份。
我們根本不定義什么是偏題什么不是
所以你顧忌的角度可以全部消散,按照系統寫,一定正確。
我們根本不定義什么是好素材什么不好
素材的運用不看你怎么選擇,全看你怎么理解怎么去說。
我們根本不定義什么升華有深度什么沒有
升華的角度多種多樣,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全能辯手,結合課程中詳細給出的“瘋狂句模公式”引導思考,升華就是從嘴邊溜出來塞都塞不住的話。
我們根本不定義哪篇文采好哪篇文采不好
你再也沒必要糾結說我寫不出流光溢彩的句子,只喜歡寫樸實無華的說理能拿高分嗎?
你說老生常談的作文審題要素:立意、結構、文采,它們是單獨的一個板塊可供拼圖嗎?
絕非如此。
別逼我罵你高考裁縫。
它們早就是緊緊相連的系統,變化莫測。
而在變化中我們最可靠的做法,就是有一整套以不變應萬變的打法。
不是去背、去拼圖,而是去思考。
然而,思考是一個對于高中生及其抽象的事物,沒有人解釋過如何去思考,沒有人會專門教我們怎么去好好地思考。
在“超越”滿分作文的方法論上,同樣是5條原則步驟,
重構了作文的“思考”,
而語文,真正主要靠的絕非你的積累,而是你的思考。
這將真正打造你獨立完成一篇超越滿分作文的能力閉環。
「拆解—追問—聯想—逆向—整合」
為什么要堅定選擇這個方法?
它和老生常談的關于分析的:“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區別和進化在哪里?
甚至于說,和老生常談的:分析、升華、思辨這些詞語的差異在哪里?
在于絕大多數人真的都不知道怎么去問“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
問完之后也是兩眼一愣不知道怎么回答。
老師在臺上說了12年“分析”二字,可其實大多數人都沒有一個能夠理性冷靜下來、有質量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不論你覺得這方法是復雜化還是陌生,它都不只是創造一種全新的掌握感,更是精準地描述了你們會在作文中面臨的一切問題。
這是及其關鍵的一點,
你寫作的質量,是和你提出的問題的質量緊緊密相連的。
當你沒有一個優質的思維系統,面對的任何有序的文字都是混沌的思路,
你當然不能問出一個好問題,
沒有步步牽引環環相扣,
你當然不能寫出一篇好的考場作文。
以張桂梅老師這個老生常談的作文素材、青春這個寫到發怵的主題為例,大家能更直觀的理解五步思維操作:
1、拆解:
對于張桂梅的品質,我們首先進行拆解她的事跡中可以用在青春主題上的特性,哎,突然發現,她是一年過半百的老人,怎么還能用在青春上?!
2、追問:
這!就產生了追問:張桂梅怎么能夠用在青春主題上呢?她有關于青春的事跡嗎?
3、聯想:
聯想其實是追問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但在聯想的過程中,我們的問題范圍能夠更廣,思考的疆域也就越全面。張桂梅老師如何跟青春聯系起來呢?張桂梅老師身上更深的特性是什么呢?青春又有什么更遼闊的含義呢?
4、逆向:
難道只有七八點鐘的太陽能夠稱作青春嗎?難道張桂梅老師一步一步聽著渾身貼滿膏藥的身軀行山路,勸父母送女孩讀書這動人的身影,不是青春的綻放嗎?
5、整合:
青春,無關一種年齡狀態,青春更是一種心理狀態,是永遠都不忘記那一顆在七八點鐘太陽下的初心,即使夕陽近黃昏,亦是風光無限好。年歲有加,非為垂老;理想丟棄,方墮暮年!
在每一個問題和思路的過程中,如果還不會問出一個完整的問題,
沒關系,
叁月聚糧總會有辦法。
那些
“無關...更是...”
“為什么...”
“正是因為...方才...
”“如果沒有...就不會”
等等詞語,
都是我們在課程中詳細講到的“瘋狂句模公式”,
這是一個極為炸裂系統要素,它幫助這個系統絲滑的運轉。
當每個問題卡殼的時候,它就是一套完備的思維工具。
而這個思維工具,只有我有,并且由我獨創原創。
任何人想要照搬想要抄,需要經過我6年中學的積淀,我在6000名學生的答題卡中找到的共性個性錯誤,
我刷了15年高考真題6遍、刷了1000套語文模擬題,并且,每一張考卷,每一個細節,都是我提煉出來的模型。
我的《句模本》——
在每一套題型中,每一個思維點里,都有助推你精確表達的句子模型。
背誦理解這個模型,絕非僅僅只是死記硬背,排比句擬人句什么亂七八糟的,
它背后代表的,更是一種思維,更是一種思考,是對事物脈絡思考的搭橋與補充,是對內在事物理解的清晰脈絡。
終而,其實無論在立意在思考在升華的時候還是在素材的列舉與論證的時候,結合句模公式的思路搭橋和脈絡補充,進行拆解材料,追問材料的含義,聯想逆向思維,最后形成一個整合。
你說,還有其他的鏈路被忽略了嗎?
必不會有。
這是關于「超越」迄今為止絕佳的科學的考場作文寫作系統和絕佳完備的鏈路。
04
經天緯地
在整個輸入系統中
“抄襲”
首先,是把作文體系的原有漏洞在5步驟里環環相扣補上,繼而我們就形成了一個專屬于我們自己的寫作系統。
“超越”
首先,是把作文思維的原有漏洞在5步驟里步步為營跟上;繼而系統會不斷進化,不斷迭代,真正成為考場滿分作文絕殺。
這個系統
第一,它絕非滿分作文書,而是讓你的考場基因強大到成為滿分作文書。
在這過程中,關于高考語文的祛魅,關于作文經緯體系的搭建,都是幫助你寫下你這本獨一無二的書的必由之路。
在考場上,翻自己就行了,不用翻桌子。
第二,當你自稱系統,你就有了得天獨厚的狀態。
每一張試卷活在你自己的系統下,你自己就是主宰,你自己就是天地,只有有系統的人,才能在任何的挑戰里,為王。
你再也不會把自己當作任何你人生的“受害者”來加害你自己,
你在你的系統里,不只是和語文老師對話,不只是和閱卷人對話,不只是和出題人對話
你在和孔子對話春秋戰國、稷下學宮,你在和蘇軾對話錦帽貂裘、赤壁一游,
你在和蘇格拉底對話雅典政治、公民自由,你在和世界對話。
“原來我如此驚世駭俗,得天獨厚?!?/section>
在答任何一道題目的時候,
只要擁有了這一套完整的系統,就有對萬物降維打擊的快感,
而任何你降維打擊的事物,都不叫個事兒。
在每一次降維打擊中,你都迭代進化了你的系統。
至于為什么要命名為“作文經緯系統”而不是“叁月聚糧作文上分系統”。
回到那個小小的簡單初心:
語文是試卷,所以我有一套牛逼扛打的過硬系統。
語文是世界,所以我們不要忘了我們日后的每一個文字,經天緯地、蕩氣回腸。
撰文 | 叁月
排版 | 吳江寒
圖片來源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