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往往一個看起來特別有責任感,特別有能力的父母,會養育出一個喜歡推卸責任的孩子。
這個喜歡推卸責任的孩子長大后,又會變成一個拯救者父母,然后繼續養育一個喜歡推卸責任的孩子,如此循環。
這也是家庭一代代之間,一個非常有趣的輪回。
02.
責任心本身沒有問題,父母能力強當然也是好事,但是毫無邊界的責任心和能力,就會把一個人變成拯救者。
在拯救者父母眼里,孩子的所有問題都必須要父母出手才能得到解決。
小到準時準點兒吃飯,吃一碗還是兩碗,葷菜素菜吃夠沒有;做作業,應該先做語文還是數學,幾點開始做,什么時間應該要做完,什么樣的速度才是令人滿意的;都是父母拯救的范圍。
03.
拯救者,通常和受害者是非常匹配的一對。當父母把自己放在拯救者的位置,孩子自然會對號入座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因為受害者才需要所謂的拯救者。
受害者的身份,可以賦予他“力量不夠”“能力不行”“我做不到”的權利,所以TA可以安心地享受拯救者父母為TA做的一切。
而不覺得自己東西亂扔有什么問題,也不會覺得自己作業拖拉磨蹭又有什么問題呢,因為TA們知道,反正有父母會想辦法為TA們解決問題。
這其實就是捷哥在我線下三天兩夜超過十二萬個父母走進過的《家族影響智慧》,我們在第一天當中分享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叫“原生家庭”,如何破圈原生家庭這個怪的輪回?如何終止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傷害?歡迎大家走進我的《家族影響智慧》,捷哥手把手教你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