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負陰而抱陽。對立與統一,白與黑,陰與陽,是不斷切換的,隨機切換。肯定負面陰暗的客觀存在,不和客觀現實內耗。
可能很多人,從小接受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極其不接地氣的。宛如空中樓閣,異想天開。
要么有的人干脆不信不奉行,融入世俗。要么形成了道德潔癖,進入社會之后瘋狂被“傷害”。
意識不到幻想與現實的異同,要么自我攻擊成了“老好人”—抑郁,要么習慣性攻擊外界,成了“杠精”,看什么都不順眼,妄想外界的人和事隨著自己的安排去演變。
黑暗和光明如同青山的兩面,一面朝著陽光,一面背對著陽光。
人性也是如此。人生和人事,幾乎沒有十全十美完美無缺兩全其美的。
譬如人與人之間。假如想依賴別人,很難不受對方控制,只看控制的程度如何。
假如不想依賴別人,別人也很難不克制自己的控制欲去掌控你。
這是人性使然,與你的實力無關。
一個家庭里,不是誰掌握經濟大權誰就說了算,只看博弈的結果。
宋朝經濟發達,可是宋朝皇帝在遼國和金國面前說了不算。能量與能量的較量,心力與心力的較量。
有些人看似弱勢,也確實弱勢,但就是很弱勢的人,并沒有想象中好說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哪怕看起來一點主見都沒有的那種人也有主見。每個人都只想奉行自己的主見。
女強男弱的很多家庭,看起來弱勢的那一方其實非常強勢,想躺平就躺平,隨便身邊人怎么冷嘲熱諷或者直接冒犯,頂多生氣一小會兒,該怎么樣還怎么樣,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哪怕對方不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還是想拿到主控權。
很強勢且為了家庭付出很多的女性,大多會落埋怨,“她太強勢了”“一點都不給我面子”“太好強了,惹人討厭”……
卻對自己不盡責任和義務絕口不提。
誤以為普通人或者弱勢群體想法少沒有主見,多接觸接觸,會發現,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觀念差異巨大。如果聊三句話下來能不吵起來,已經很好了。
沒什么對錯。
不討論對錯與是非。
家庭能量排列以及孝道智慧里也提及過,我們不能越俎代庖,如果你代替別人行使他們的責任和義務,那么你就會承接他們的能量和命運。
你只能活你自己的。
別人只能活別人的。
我們和任何人打交道,都是能量與磁場的碰撞,有意無意都想影響對方,呈現壓倒性態勢。
選擇了自立門戶,必然要進行精神斷奶。選擇了與父母長輩混居,能量糾纏必然伴隨。我們很難做到與世隔絕,也很難做到不受外界影響。
唯一能做的是修煉出一顆出淤泥而不染的心,盡量靠近正能量,靠近陽光,盡量少接觸負能量,少接總是觸剝削壓榨與傷害自己的人。不起心動念,不受外界影響,學會辨別與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