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去哪兒技能get:孩子想冒險,家長怎么辦?
關鍵點: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去嘗試是一種更好的做法。
當孩子顯露出好奇并且期望嘗試冒險的想法時,并不是每個爸爸都能很好地應對。嚇唬、勸阻、制止……這些看似強大的男人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高明。于是,問題隨之而來:究竟怎樣做才對?
① 明星爸爸之王岳倫:總是在勸阻和制止
五位明星爸爸中,王岳倫無疑是氣勢最弱的一個。當大家都在陡坡上快樂地滑沙時,他卻抱著女兒在沙坡上一坐就是大半天。對困難有所畏懼,并且缺乏沖勁,王岳倫的這兩個弱點不僅束縛了他自己,也對女兒造成了影響。
“你往邊上走,那里太陡了,危險!”小小的王詩齡想要自己爬上沙坡,落在王岳倫眼里,卻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拔疑系萌ァ?,“你上不去,往這邊走”,王詩齡的要求到這依然不起作用。于是,女兒裝作聽不見,繼續往上爬。這時,王岳倫拿出了絕對的爸爸權威: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大步走過來將王詩齡直接拎走。盡管這種行為沒有惹來女兒的激烈反抗,但從那張沉默的小臉以及在沙地上“拖”出來的兩道長長的足跡來看,女兒其實從內心里不滿爸爸的做法。
專家點評:王爸爸“希望用更快更有效的方法達到目的,但是忽略了一點,孩子的人生是由他們自己走的,家長不能因為擔心,就抹殺孩子的選擇權和嘗試探索世界的權利”。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去嘗試是一種更好的做法。比如,王爸爸可以借助工具保護女兒不摔跤,讓女兒自己爬坡??赡芘懒藥撞?,孩子就發現原來真的很難,從而自動自覺地放棄。又或者,告訴孩子“你先試試,不行了再找爸爸幫忙”。這樣,孩子就會形成一個意識:爸爸會有方法來幫助我的,今后他們再遇到其他困難,就會很愿意跟爸爸分享。
② 明星爸爸之張亮:表面相信,內心懷疑
作為一個很會下廚的爸爸,張亮理所當然受到了很多媽媽觀眾的偏愛。然而,當面對孩子的“危險舉動”,那個備受稱贊的張亮卻表現得有點令人意外。
在沙漠扎帳篷的那一幕里,被張亮強拉過來幫忙的天天興高采烈地舉起錘頭準備打釘子,可這時,當爸爸的卻緊張得叫了起來:“你看準了,看準了!”“你幫我扶著點!”天天說?!拔曳鲋抑沂衷趺崔k?”張亮很糾結,最終還是小心地伸出手扶住釘子??杉词谷绱?,天天還是失了準頭?!鞍?!你砸著我了。輕點輕點!”張亮一邊笑著,一邊提出了警告:“你要再砸到我手,我就再也不相信你了?!边@句話出口,立馬給人感覺孩子氣十足,而且還帶著一絲嚇唬人的味道。
專家點評:打釘子之前,張亮把可能帶來的危險性告訴天天,這是很正常的做法。但最后一句話不說會更好,因為既然選擇去相信,就不要再去警告或打擊孩子。而這也說明張亮對于兒子只是表面上的相信,但內心依然是懷疑的。
“我覺得爸爸首先要糾正思想,把擔心藏起來,不要讓孩子有負擔。然后再引導孩子去認識危險性?!北热?,問問孩子“錘子是不是硬硬的”,“你敲一敲,看,石頭可以被砸碎!”從這種直觀的感覺出發,告訴孩子“如果敲到手很危險,你一定要小心”。同時,還可以教孩子一些技能技巧:“你先輕輕地試”、“加一點力氣吧”,等等。
不過,讓孩子使用刀、錘子這類有些危險的工具,最好符合其年齡階段。建議剛開始選擇塑料刀、圓頭刀、小錘子等相對安全的工具,若孩子使用較尖的刀,家長則要注意看護。“我覺得,即使可能不小心傷到一點,也是可以承受的?!?div style="height:15px;">
③ 明星爸爸之田亮:悄悄跟在女兒身后保護
田亮面對女兒大哭的束手無策曾經讓不少人詬病,但在第三集節目里,他偷偷護著女兒在陡坡上急速下沖的舉動,卻讓無數人感動和贊許。
事情還是起源于滑沙比賽。看到小石頭和天天都獨自一人從陡坡上沖下來,年紀小膽子大的Cindy也眼饞不已,躍躍欲試。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田亮懇求,“爸爸,讓我來一次嘛”,“就來一小小下”。此時此刻,爸爸的為難溢于言表:“這樣沖速度太快,手一松就完蛋了”??粗锪辆o皺的眉頭,相信每個人都能理解他的感受,也無法苛責。然而,就在大家覺得進退兩難之時,田亮卻做出了一個決定:支持女兒。
他堅定地向Cindy走去,并拿起了沙撬后的繩子。所有人都以為,他會毅然在Cindy下沖的那一剎那松手,可想不到的是,這個愛女心切卻又不忍女兒失望的爸爸,竟然悄悄扯著繩子跟在女兒身后飛速地奔跑,以盡可能地保護她。由于速度太快,田亮的腳步踉踉蹌蹌,甚至令人擔心他會不會突然摔倒。但這樣的窘迫,反襯的卻是Cindy無比滿足和歡快的笑臉。這一刻,父親對于女兒的那種深沉的、毫無保留的愛完完全全展露了出來。最后,田亮在女兒滑到比較安全的區域時放開了手,而Cindy也順利滑到了終點,高興得跳起來和爸爸擊掌慶祝??粗概畟z因為尊重和信任而再次升華的感情,旁觀者也不由得淚濕盈眶。
專家點評:愿意讓孩子嘗試,但卻懂得在保證孩子自尊心不受挫的情況下悄悄幫助和保護,這樣的做法真的很棒。而錦上添花的是,在孩子成功嘗試以后,父親和女兒擊掌慶祝,表達肯定和贊賞,這樣的舉動無疑會讓孩子更有成就感,更加自信。
三個追問
1.孩子想嘗試冒險,家長該如何界定在什么情況下支持、什么情況下反對呢?
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固然重要,但不能阻礙孩子對于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否則,孩子在今后學習中的求知欲會大打折扣。她認為,在危及個人生命的情況下,比如玩火、玩電、玩剪刀、靠近深水時,家長必須嚴肅地告誡孩子,讓他們知道這會造成什么傷害,后果有多么嚴重。但是,當孩子長到一定的年齡時,有些危險的東西完全可以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去接觸。好比燭火,家長抓著孩子的小手往內圈輕輕靠近,孩子可能會因為燙到而哭,這時,給寶貝敷上提前準備好的藥膏,再順勢進行安全教育,會比一味地警告、制止效果更好。
2.如果家長很擔心,但小孩卻堅持己見要做冒險的事,應該怎么應對呢?
如果孩子很想去探索,即使存在危險,家長也最好在給予保護的基礎上予以支持和鼓勵。而這個過程,可以從低危險等級開始,讓孩子逐步地去適應。但是也要注意兩點:“放手”應該是不知不覺的,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為突然失去依靠而緊張害怕;對跨越孩子年齡段的探索,不要粗暴地說“不”,應該讓孩子對它有期望值,但也明白身體有所限制,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達到目標。
3.媽媽應該如何配合爸爸?
如果爸爸鼓勵孩子的冒險探索,作為媽媽,應該盡可能地支持。因為爸爸所擔當的就是幫助孩子認識世界、適應環境、學習生存技能的角色,在這方面,媽媽應該是最好的配角。不要老是指責爸爸會教壞孩子,事實上,他們也在努力學習,也想進入親子關系。但媽媽的指責,往往會讓爸爸有被排斥感,從而缺席孩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