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字,跟晨報君一起玩耍!
瀟湘晨報微信號:xxcbwx
前段時間,《湖南衛視》少兒教育真人秀節目《一年級》的播出,讓大家見識到了萌童們的可愛天真、多動易怒、率真本色的表現,更是捧腹于兩位代課老師(演員陳學冬和宋佳)面對“熊孩子”的手足無措,焦急上火。特別是小宋佳,剛開始幾天因極度委屈無奈,導致情緒崩潰,大哭八次方能減壓。
的確,現實生活中的我們,面臨天真爛漫的“熊孩子”,有時真的會有“如臨大敵”般的束手無策。
現今的孩子,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盡管個個聰明玲俐,活潑可愛。但是,習慣性感冒、挑食、易怒、脾氣大、多動、不長個、弱視等,各種身心失衡的表現卻常伴左右。究其原因,他們只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晚上睡覺蹬被子、盜汗。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何為“盜汗”?“盜汗”就是人在睡著了的時候出的汗稱之。盜,有偷盜之意。但凡家中遭盜,小偷必定偷盜家中最名貴的物品,絕不會偷蘿卜白菜。因此,盜汗就是趁人睡著了的時候,偷走了人體最重要的營養物質。《黃帝內經》講:“汗為心液,在內為血,在外為汗。”因此這種營養物質就是“心液”,就是血,即血中的營養液,它是孩子生長發育不可替代的物質基礎。
很多家長錯誤地認為出汗只是“流水”而已,當你知道孩子盜汗實際上就是“流血”(不帶紅血球的血液)時,你肯定會驚恐不安。
《黃帝內經》講,男16虛歲、女14虛歲以前為陽孩。陽孩的特點是“陰常不足而陽常有余。”陽主動,陰主靜。因此但凡陽孩都活潑好動。由于陽孩的特點是陰常不足陽常有余,故易出現肝腎的陰虛內熱之失衡。
因此中醫時令養生對陽孩身心調理的重點就是滋陰潛陽,通過符合自然的飲食起居和行為方式,讓孩子每天晚上都能擁有一個好的深層次的睡眠,不蹬被子不盜汗。使孩子的勃勃生機能跟上天地生長收藏的步伐,以達到借天力還以人力的目的。
孩子應春天。現在時值“驚蟄”,再過5天,就到了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氣“春分”。春分到秋分,是孩子一年中長個最重要的拔節期。盡管蹬被子、盜汗會讓孩子產生諸多的失衡,但今天我只想重點講一講其中的一個問題:即孩子長個的問題。
中醫時令養生理論和實踐的開創者、北京養生學會會長、我的老師劉承恩教授認為,孩子長個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撥節期,請大家千萬別錯過。
那么,孩子的起居飲食和行為方式怎樣做才能符合自然規律呢?下面我就給大家作個簡單的介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醫時令養生從娃娃抓起,從我們每一個人做起。2012年1月,我的老師劉承恩教授率領中醫時令養生師團隊與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可持續發展教育研究中心合作,開展了“以飲食、起居、運動、情志和學習復合處方實現兒童青少年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實驗”活動,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立項為“十二五”期間重點研究項目。
此實驗證實了用時令養生的理念和原則干預學生的學習、生活與成長產生了良好的、積極的促進作用,這項活動的開展無疑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