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開始,在回顧過去一年所上過的繪畫心理課和向家長解讀孩子的繪畫作品、提供親子教養方面的答疑中,總結出以下幾點父母在親子教養中應注意和盡量避免的問題:
1、父母不能與孩子建立聯結
通俗的講,父母不能與孩子建立很好的情感聯結,這種聯結困難是由于父母無法理解孩子的心境、身體狀態、情緒和期望等,因此父母不能很好地回應孩子的行為和情緒感受,也就是說他們并不覺得嬰兒初期孩子是有情感、意圖的,或認為孩子的情感和意圖并不重要,往往過早的,甚至1歲過后,父母就以成人為中心期望他們的孩子能夠早熟或具有某些能力和品質。一旦父母不能與孩子建立充分的聯結,他們就讓孩子失去了最深層次的安全感,在畫室中,孩子就會表現出多動、不安、小心翼翼,情感反應遲滯或過激等,并且可能會偏愛黑色、灰色、棕色等顏色。
2、父母不能與孩子玩耍
父母在與嬰幼兒的互動中,太過于指手畫腳、過度控制或過度抑制,父母根本不相信孩子玩耍和游戲的價值,或者因為太忙沒有時間。父母與孩子共同玩耍,是與孩子一同存在和一同思考的主要形式。沒有共同玩耍,孩子就失去了和父母聯結的機會;如果父母控制“玩?!?,就會把本來輕松的存在和思考方式改造成說教和呆板、沉悶的體驗。孩子在思考、情緒感受和行為動作發展等方面就沒有辦法整合。這樣的孩子在畫室中會表現出想象力的缺乏,動手能力差,比較固執,伙伴關系也很難建立,通常他們會選擇藍色、黑色等顏色的畫材來表達自己。
3、父母的情感投射和否認
父母把自己糾結的情緒投射在孩子身上,這會妨礙父母準確地理解孩子。比如,憤怒的父母把憤怒投射在孩子身上,會認為孩子總是針對和擊怒他/她,認為孩子脾氣不好。過度控制的父母會認為孩子總是試圖反抗他們,讓他們覺得發狂。一些父母否認自己和孩子的情感,尤其是父親,他們把自己嚴實地罩起來,躲避孩子的情感,也不向孩子表達他的情感。這樣的孩子會有很多焦慮和矛盾,很難確認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在畫室中可能會使用具有強烈對比的顏色。
4、父母的自我認知和實際行為是相反的
有幾個家庭,父母對于自己的認知和他們實際行為之間存在著分裂,也就是說,父母想的和說的實際上是相反的。比如,一位母親說:“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自由和自主”,但是一會兒又說:“剛才出門孩子說不想穿羽絨服,想穿另一件,我沒有同意,堅持讓她穿厚厚的羽絨服出門,孩子不高興,一路上一直說熱?!边@樣的孩子內心往往有很多抗爭和委屈,充滿了不確定性和焦慮、憤怒,但在極力抑制,在畫室中會表現出安靜、守規矩,但又會試圖打破規則,也可能會選擇具有強烈對比的顏色。
5、父母的需要在前,孩子的需要在后
父母的需要在前,孩子的需要在后,這往往是父母誤解了孩子的需要,因為父母從成人角度出發看待孩子,比如,一個女孩的媽媽跟我說:“孩子非常不聽話,不懂事,總是讓我給她買玩具,或陪她玩什么游戲,她難道看不出來我一天工作回家已經很累了嗎?”。這樣的孩子往往會有強烈地被忽視和不被愛的感覺,容易自卑和情緒低落,在畫室中表現出缺乏探索力和主動性,可能會對彩鉛有著偏愛和選擇。
6、體罰或暴力
父母使用體罰或暴力來治理孩子,可能孩子表面上的沖動行為和不聽話會有明顯改善,而這一點也會讓父母們覺得體罰很有效,使教養變得容易、簡單和富有成效。但是令人遺憾的是,過度地體罰或對孩子使用暴力,將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使孩子抑郁、自尊減退,內心很難整合,從小到大都會情緒很不穩定。在李凌云自由繪畫心理樂園,我只接待過一個家庭是這樣的情況,來求助和咨詢的是一個七歲的男孩和他的母親,母親說:“曾在孩子3歲的時候,因為孩子把爸爸的眼鏡弄斷了,而把孩子關在沒有開燈的衛生間一個晚上,孩子又哭又叫又鬧,但是并沒有把孩子放出來,想讓孩子為錯事而受到懲罰,能因此而守規矩,不調皮?!?/p>
仔細觀察孩子的作品,孩子在畫室中使用黑色的水彩筆畫了一個封閉的長方體,孩子說是下水道或地下室,里面很黑很潮濕,并說有老虎關在里面,很痛苦、很害怕??梢婋S著時間的推移,孩子雖忘記了具體事件,但是會把受到的創傷經歷內化成具大的恐懼、極度的不安和無助等情緒記憶,如果不及時、持續的干預,這樣的情緒記憶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當家長真正的將孩子當做值得尊重的個體時,也許那才是孩子真正開始成長的起點!
轉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