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三年期間學習特點: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始分高下,初三天上地下
重點初一 :做好小學到初中的順利銜接
有些家長覺得:初中有三年時間,初一可以好好放松一下“初一不必太緊張,中考初二、初三再準備也不晚”。而現實的情況是,60%小學非常優秀的同學在初一已經失去了領先的優勢,究其原因還是由于初中學習和小學學習的巨大差異引起!
初中數學特點:初一數學知識點多,初二數學難點多,初三數學考點多。
可以說,初一階段的數學學習是中學數學的基礎,而數學又是所有理科學習的基礎學科。由此可見,能否學好初一數學關系到學生整個初中階段的理科學習質量。
初一全年成長歷程事件表:
時間節點
初一大事件時間表
重點目標
7月初—9月
暑假
初中領先的最佳時期 ;提前學習初一內容,提前適應初中學習,順利完成小升初的銜接
8月初
備戰分班考試
爭奪優秀教育資源
9月
入學摸底考試
部分學校開學有摸底考試,主要考察初一內容
9—10月
盡快適應初中生活,掌握工具性知識
舍棄小學思路,培養初中學習習慣
10月中
第一次期中考試
初中第一次檢測,暴露問題→發現問題→馬上調整解決
11月
絕大部分學校會把初一下學期的部分內容提到初一上學期學習
如何提早預習和適應
12月
1月初
期末考試
升入中學以來的第一次檢閱,對于直升簽約較早的學校而言這次期末考試成績也會作為參考依據
1月末—2月
寒假
追趕和超越別人的最佳時期。全面查漏補缺,提早預習下學期內容
3月
初一下學期開學
學生需要很快進入學習狀態
4月底
學校期中考試
重點復習相交線平行線及三角形必須記住的幾何模型
6月初
重點中學開始講解部分初二知識點
全等三角形基礎拉到初一下學期講,分擔初二的壓力
7月初
學校期末考試
這次期末考試是對初一一年學習效果的檢驗,也是初二兩級分化開始的前兆;做好自我分析
關鍵初二:迎難而上
升入初二的同學馬上能感覺到初二知識的難度和初一不是一個級別,比如初二數學含中考60%的考點,中考幾何最難得輔助線構造都在初二進行學習!
初二全年成長歷程事件表:
時間節點
階段
重要事件
9月-10月
初二上學期的初步適應階段,學生逐漸進入初二的學習狀態
開始接觸新學科物理,熟悉物理課程特點;初中幾何難度開始出現較大提高;十一長假,學生容易開始出現松懈情緒。
11月初-11月底
初二上學期學習中間過渡階段
學生學習習慣和態度逐漸形成; 初二上的學習情況逐漸定型。
12月初-1月中旬
初二上學期的深入學習和收尾階段
學習內容和難度進一步擴大和加兩極分化現象初步顯露。
1月下旬-2月中下旬
初二寒假階段
利用難得空閑時間做好期末考試的檢查和反思工作; 未雨綢繆,要做好預習工作,提前分擔初二下的壓力。
2月底-4月底
初二學年的重要轉型階段
物理課程內容開始由直觀定性,轉向抽象定量;學生成績下滑明顯,導致學習興趣開始下降,厭學情緒初步滋生;學生兩極分化程度開始加深。
5月-6月
初中學習能力和中考核心競爭力形成的關鍵階段
各科難度和容量最為集中的時期;很多同學前期積累的問題開始集中爆發;
7月初
初二學年最后收官和學生實力基本定型階段。
兩極分化達到高峰; 初中過渡階段宣告結束,學生學習習慣和實力基本定型。
沖刺初三:重視知識體系
初三的學習不再只是關注“點”,更多的是關注“面”,關注點與點之間的聯系。
中考復習有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做一道題,會一道題。第二種境界:做一道題,會一類題。第三種境界:做一道題,會出一題
初三全年成長歷程事件表:
時間
重要事件
9月
學校做學期分析,制定合理計劃
10月
11月
期中考試
12月—次年1月
期末考試,
次年2月
總復習開始
次年3月—4月底
一輪復習+一模考試;各校大型中招咨詢會
次年5月
二輪復習、專項復習及總復習;查漏補缺
次年6月初至中旬
6月12、13、14日中考
(圖片部分內容同表格)
對于想提高數學成績的學生來說,應做好初中數學學習規劃。最后在總結4個學習小貼士:
1、按部就班:數學是環環相扣的一門學科,哪一個環節脫節都會影響整個學習的進程。所以,平時學習不應貪快,要一章一章過關,不要輕易留下自己不明白或者理解不深刻的問題。
2、強調理解:概念、定理、公式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每新學一個定理,嘗試先不看答案,做一次例題,看是否能正確運用新定理;若不行,則對照答案,加深對定理的理解。
3、基本訓練:學習數學是不能缺少訓練的,平時多做一些難度適中的練習,當然莫要陷入死鉆難題的誤區,要熟悉中考的題型,訓練要做到有的放矢。
4、重視平時中考試出現的錯誤:訂一個錯題本,專門搜集自己的錯題,這些往往就是自己的薄弱之處。復習時,這個錯題本也就成了寶貴的復習資料。
數學的學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妄想一步登天是不現實的。夯實基礎,逐步提高,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