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消除孩子對老師的抵觸
圖文:李凌云
我們都知道,師生關系,孩子對老師的看法態度,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很大影響,孩子有可能因為喜歡某位老師而對這位老師所教的課程感興趣,孩子也可能會因為討厭某位老師而產生厭學情緒。孩子對老師的態度有多方面原因,其中,家長的做法有時候會對這些產生很大影響。下面就看看這位家長是怎么處理孩子對老師的敵對情緒的。
放學了,孩子蔫蔫的從學校走出來,撅著嘴,滿臉的不高興,媽媽見狀連忙問“怎么了孩子?“
孩子哭著說:“我要轉學”
媽媽詫異的問:“為什么?”
孩子說:“作業太多,沒有寫完,班主任當著全班的面批評了我,我好討厭班主任,再也不想見他了。”
聽到孩子這樣說,媽媽沒有說話,只是輕輕的把孩子攬在懷里,給孩子擦拭眼淚。第二天早晨,孩子賴在床上不起來,嘴里嘟囔著討厭老師,不想去上學,媽媽感覺到,孩子對老師非常抵觸。
媽媽看著孩子,輕輕的說:“我知道你心里一定非常委屈,這樣吧,你和媽媽詳細說說,你們老師都有哪些讓你覺得不滿意的地方?”
聽媽媽這樣說,孩子瞪大了眼睛,有些懷疑的說:“我可以講述老師的缺點嗎?”
“當然可以了”媽媽看著孩子,很認真的說。
孩子立刻來了精神,訴說了老師的“種種劣跡”,媽媽只是靜靜的聽,沒有插嘴......說到最后,孩子忽然說:“現在我覺得也沒什么大不了的,老師做這些都是為了我們,有些時候我們做的也是有些過了。”
聽到孩子這樣說,媽媽接茬說:“既然這樣,媽媽有一個建議,因為每個學校都有每個學校的制度,媽媽沒有能力改變,所以給你轉班轉學都不現實。這樣,你今天去了,仔細觀察一下,看看你們班主任有什么優點,找找看還有沒有一些值得你繼續留下來的理由,盡管在你心里認為他非常不好,但是他肯定有優點,回來告訴我,至少三條。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是不是?”
孩子認認真真點了點頭,背上書包上學去了。等到中午放學回來,孩子告訴媽媽,老師教學很嚴謹,每天下班后還加班備課,老師曾經帶著同學去看病,老師今天還批評了高年級欺負他們的學生。媽媽說,今天孩子完成的任務真棒,這樣,明天你繼續,看看老師還有哪些優點。就這樣,媽媽每天讓孩子去觀察老師的優點。一周以后,孩子悄悄告訴媽媽,他開始有點喜歡班主任了。
這個媽媽是個非常出色的媽媽,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既沒有包辦孩子的問題(轉班、轉學),也沒有指責孩子,沒有試圖說服孩子,而是接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的情緒得到很好的宣泄,在孩子情緒平復后,和孩子一起想辦法去面對。在這個過程中,媽媽還使用了示弱(媽媽辦不了轉班),和給予責任(你能做)。讓孩子在發現老師優點的過程中逐漸適應老師,解除敵對,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