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長沙晚報健康吧”輕松關注】
長沙晚報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黃配
【問】我父親今年83歲,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生活中他常常會為一點小事情而發火,不能控制情緒,我們做兒女的很害怕老人因此發病。請問如何減少老年人生活中的情緒波動呢?
——讀者 向日葵?!?/strong>
【答】長沙市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二病室副主任醫師黃芳回復:
對于患有冠心病的中老年人來講,生活中的過度憂慮、激動、發怒等情緒,常成為急性心肌梗死的誘因。因為過度激動可使交感神經處于高度興奮狀態,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耗氧量增大或冠狀動脈痙攣,從而誘發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那么,如何減少生活中的情緒波動呢?
1.日常生活中要特別講究精神衛生,保持情緒穩定。觀看各種激烈比賽或激動人心的電視節目時,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2.遇到某些不順心的事,要能想得開。如果煩惱來自人際關系或名利方面,這些名言不失為一劑治療冠心病的良藥:人我之際要看得平,平則不忮;功名之際要看得淡,淡則不求;生死之際要看得破,破則不懼。
3.家庭成員、親戚朋友、街坊鄰居之間應和睦相處,不計較小事,非原則的事采取讓步態度,想不開的事可與有關人員討論。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時,可暫時離開現場,到外面散散步,或到安靜的地方去松弛一下自己的情緒。
4.平時培養一些對音樂、書畫的興趣,這對鍛煉自己的耐心,集中思緒、穩定情緒、陶冶情操都是大有益處的。
健康吧主:楊蔚然
如果您喜歡今日內容,就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轉發給親朋好友,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