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十、看圖作文
學習課本《蒙娜麗莎之約》的寫法,介紹這篇由西班牙畫家穆里羅創作的名畫《吃水果的少年》。請認真觀察,先描述畫面的主要內容,然后抓住細節,詳細寫出個人的獨特感受。題目自擬,400字左右。
【資料鏈接】
《吃水果的少年》是西班牙注明畫家穆里羅的傳世佳作之一,作于1650年。這幅畫長146厘米,寬104厘米。藏于德國慕尼黑舊皮納克提美術館。穆里羅的作品輪廓分明,色彩豐富,細節生動。
分析(明師教育小學語文教研組郭嘉欣老師)
題目解讀,這次的作文要求孩子學習課本的寫法,介紹一副名畫。我們可以從看——引——聯——結四部分去寫。
首先是要仔細觀察這幅畫,要描述畫中的人物和環境。從人物的外貌可以看出這兩個小孩是貧苦的孩子,甚至可能是街頭流浪的孩童(破爛的衣服,光著腳等)。而他們身處的環境也比較臟亂,可能是躲在街頭的某個角落吃水果。
其次我們一開始寫的時候可以仿照課本《蒙娜麗莎之約》的寫法,利用資料鏈接的內容,把畫作的大小,來源簡單交代一下。
運用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詳細描述完畫中人物和環境后,接下來可以通過畫中某個細節來引出自己的感受。看到了畫中男孩的動作,有什么感受;看到了畫中的環境,有什么感受等等。也可以發揮聯想,想象他們遇到了什么事,也可以聯系自己,由畫想到自身。
最后進行總結,根據自己的了解,說說這畫的意義,談談畫的作者。
《吃水果的少年》:此作為牟立羅的傳世佳作之一,圖中人物的臉部和手的姿勢都自然而真實:右邊拿瓜的少年嘴里塞得滿滿的,臉頰都鼓起來了,他的伙伴將一串葡萄送進嘴里,正看著他,形成一幅極富生命力的畫面,看畫的人似乎可以聽到這兩個小孩,嘴里裝滿食物還一邊說著話那含糊不清的口音。
牟立羅畫里的許多細節,充分表現出他的才華。例如吃葡萄的小孩微仰的下巴、準備咬葡萄的嘴唇,尤其望著旁邊孩子的眼睛特別生動。拿瓜的少年,仔細看指甲里還有些積垢,兩個街頭流浪者的形象躍然而出,確實是精彩的一筆。
牟立羅介紹 :全名巴托洛梅·埃斯特班·牟立羅,外文名BartolomeEsteban Murillo,生于1618年,卒于1682年;西班牙巴洛克時期著名畫家。他生于塞維利亞,十歲時成為孤兒。早年是一位畫匠學徒,青年時期,專門從事以西班牙殖民地為對象的宗教畫。藉著豐富的色彩,夢幻的表現,巧妙地將抵抗宗教改革時期的民眾信仰溶入繪畫中。他的作品通常被分為三個時期:暗色或冷色的早期,色調灰暗,輪廓明確;暖色的中期,色調和輪廓變軟;朦朧的后期,光影明亮地融會在一起。他的作品散見于塞維利亞的大教堂、教會和修道院。代表作品有:《圣靈懷胎》、《麗貝卡與以利亞薩》、《圣母與圣嬰》等。
題目
四、寫作。任選一題。
(1)我在___中得到快樂(從“閱讀”、“旅行”、“交友”、“學習藝術” 中選一個詞將題目補充完整)
(2)根據材料續寫。題目:不尋常的一件事。
開頭:太陽還沒有升起來,霧霾還沒有散開,小華帶著口罩,牽著他的小狗出發了.....
分析(明師教育小學語文教研組劉潔婷老師)
(1)本作文題需要注意兩點:第一,這是一個半命題作文,但同學們需要注意的是橫線處并非任意填寫,而是需要從“閱讀”、“旅行”、“交友”、“學習藝術”四個詞語中任選一個,將題目補充完整,再進行寫作。
第二,抓住題眼“快樂”,也就是說,作文的感情基調是愉悅、積極的,敘述清楚讓“我”“得到快樂”的情節或事物,抒發快樂的情感,最好在結尾處寫寫自己的感受或啟示。例如《我在閱讀中得到快樂》可以記敘“我”在閱讀中遇到的趣事,字里行間流露出“快樂”,最后在總結出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得到的啟示;又如《我在旅行中得到快樂》記敘“我”在某次旅行中的經歷(見到什么,聽到什么,想到什么),最后再寫寫你對這次旅行的感受。
(2)本作文要求同學們根據材料續寫,需要注意的是,這同時也是一個命題作文,抓住題眼“不尋常”,記敘一件事。
本作文題開放空間大,可寫內容廣泛,不僅考察學生的想象和敘述能力,還考察學生是否關注社會問題(霧霾)。開頭提及的信息有:時間(清晨)、環境(霧霾)、人物(小華)、其他相關事物(口罩、小狗),因此同學們所續寫的故事需與開頭提及信息有關,并緊扣“不尋常”進行寫作。例如,小華帶著小狗去晨運,在路上遇到好人好事;又如,小華與好友一起舉辦一個環保活動,呼吁小區住戶愛護環境……
題目
七、習作(任選一題)
1.介紹你的小伙伴或者你和小伙伴間的故事,題目自擬。
2.根據對廣州和奧運的認識,寫一篇申奧演講稿。
分析(明師教育小學語文教研組楊雪蓮老師)
題目一:《我的小伙伴》
此題目要求寫小伙伴或你和小伙伴之間的故事,從體裁上看屬于寫人記事類的記敘文,寫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精選事例,以事寫人。
寫人離不開寫事,因為人物的特點總是在具體事例中表現出來的。因此,寫人的文章應以寫事為主,事例可以使人物個性更鮮明,形象更豐滿,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選擇事例時應做到以下兩點:
1. 選擇的事例要小。從自己有切身感受的小事入手常常是達到寫作目的重要途徑之一。可以選擇你和小伙伴發生的趣事、囧事等入手,以小事件來反應大主題。
2. 選擇的事例要精。能突出人物性格特點的事例一般比較多,我們一定要注意篩選,選擇其中最能鮮明表現小伙伴個性特點的一兩個典型事例具體寫,讓人物的性格特點在事例中顯現出來。
二、抓住細節,寫出特點。
每個人物因其年齡、職業、性格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因此本文一定要寫出小伙伴的特點來,可以通過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細節來展現。
1. 人物的外貌描寫。每個人的外貌都有著與別人不同的特點,善于抓住外貌特點進行描寫,能夠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2. 人物的語言描寫。“言為心聲”,一個人的語言表達是其性格特征的鏡子,所以,寫小伙伴時一定要重視語言描寫,要選擇最有代表性的語句,來表現人物的個性和思想。
3. 人物的動作描寫。動作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人物品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描寫小伙伴的行為,就必須細心觀察他/她的動作,精心選擇最準確、最恰當的詞語進行描述,這樣才能使人物立起來,才能寫出生動、具體、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來。
4. 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心理描寫可以深刻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使人物形象特色鮮明。因此在寫作中,對于小伙伴的心理活動描寫可以通過人物直接傾吐內心世界的方式,也可以通過與語言、動作相結合的方法,共同透視人物內心深處的秘密。
題目二:《申奧演講稿》
本次習作要求寫《申奧演講稿》,要求學生不但要對廣州的歷史和現狀有清晰的了解,同時也要對奧運會的地位、歷史與程序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要把握演講稿這種特殊的應用文體的寫作形式。
演講稿的結構分開頭、主體、結尾三個部分,其主體結構原則與一般文章的結構原則大致相同。
一、開頭要引人入勝
演講稿的開頭有多種方法,通常用的主要有:
1.演講開頭就進入正題,直接提示演講的中心。使聽眾一聽就知道講的中心是什么,注意力馬上集中起來。
2.介紹故事,說明根由。這種開頭可以迅速縮短與聽眾的距離,使聽眾急于了解下文。
3.提出問題,引起關注。一開講就能引發聽眾的 積極思考,把人們帶到一個情境中去。
同學們可以從以上幾種形式中任選其一,去介紹申奧這一主題。
二、主體要緊湊突出
這是演講的正文和核心部分,也是演講稿的高潮所在,能否寫好,直接關系到演講的質量和效果,內容的安排,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確定結構形式。
演講稿的形式比較活潑,或旁征博引、剖析事理,或引經據典、揮灑自如,或層層深入、或就事論事。結構形式不管怎么樣變化,都要求內容突出、問題說透、推理嚴密、層次清晰、情理交融。
2.認真組織好材料。
演講稿的理論依據和事實論據的組織安排要適當。首先必須保證例證的真實性、典型性。演講稿不能太長,一般30分鐘左右最好。內容要求言簡意賅、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3.構筑演講高潮。
一個成功的演講,不可能沒有高潮。要體現三個特點:1思想深刻、態度明確,最集中體現演講者的思想觀點。2是感情強烈,演講者的愛惡、喜怒在這里得到盡情宣泄。3是語句精煉。
主體部分建議同學們從廣州的歷史和現狀去寫,重點要凸顯出我們在申奧上的決心、優勢和為此所做的具體準備,語言要富有號召力,情感表達要真摯。
三、結尾要簡潔有力,余音繞梁
演講稿的結尾沒有固定的格式,或對演講全文要點進行簡明扼要的小結,或以號召性、鼓動性的話收束,或以詩文名言以及幽默俏皮的話結尾。但一般原則是要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建議同學們再度重申觀點,可以詩文及名言的方式進行具體習作,力求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題目
十一、習作(任選一題)
1.題目:意外的______
要求:(1)把題目補充完整。
(2)緊扣主題,語句通順,敘事完整,內容具體,不寫錯別字。
(3)文中不出現真實的姓名。
2.我們處在信息時代。手機、電腦、QQ、微信、博客、網絡等影響我們的學習生活。請你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心明確,有真實情感,不寫錯別字。
分析(明師教育小學語文教研組郭嘉欣老師)
荔灣區的作文是二選一,分別是半命題作文和自擬題的開放性作文。
1.題目解讀(意外的______),半命題作文:意外的______。首先需要我們把內容填在橫線上,以記敘文偏多,可寫的內容比較廣泛,最常見的是意外的一件事,意外的收獲,意外的驚喜,意外的經歷等。接著審題眼,“意外的”是題目的形容詞,因此我們必須抓住這個題眼,在描述的時候著力突顯這個事物如何使人感到意外。如果是寫意外的一件事,需要注意事件敘述的完整性,可以運用人物描寫的手法,將事件中人物的不尋常舉動給描寫出來;如果是寫意外的收獲,注意要從一些不起眼的事物中獲得的,才能凸顯“意外”,可以寫通過觀察動植物得到某種收獲啟示,同時可運用借物喻人的手法,當然也可以寫自己留意到生活中的細節從而了解到一些常識,收獲知識等等。
2.題目解讀(信息時代),自擬題的開放性作文。本次的題目的題限是信息時代,題眼是影響。那么我們的文章必須要圍繞信息時代來寫,一提到信息時代,我們就可以想到電腦、手機、網絡、微信、微博、QQ等。接著看到“影響”兩個字,那就可能會出現好的影響和壞的影響,正所謂:一個硬幣有兩面。我們的文章可以選擇寫好的影響,可以選擇寫壞的影響,也可以選擇好壞兩面來寫。好的影響當然是信息時代帶給我們便利的生活,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談;壞的影響就是令大家變得更懶得思考,所有答案都依賴網絡,也可以涉及到之前社會中提到的“低頭族”,人與人之間面對面溫暖的交流少了,更多是使用機器進行冷冰冰的交流,聯系生活中的餐桌聚會來談等等。
題目
作文:假如我是_____
分析(明師教育小學語文教研組楊雪蓮老師)
本次習作要求是半命題作文,要求同學們在寫作前先要補充完整題目,可以從自然界事物(如:白云、水、小鳥、魚等)、人物身份(如:老師、警察、記者、總統等)等方面去選取材料,本文是一篇想象文,同學們重點要把握如何寫好想象文。
一、生活是想象作文的基礎
同學們在寫作文時,往往覺得沒有合適的素材可寫,或是不知從何想象。其實呢,不是生活中沒有作文素材,而是大家缺少善于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連素材都有限,自然就很難展開想象了。因此,培養學生的觀察生活的能力,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顯得十分重要。
怎樣學會觀察呢?
1.觀察周圍盡可能看到的所有事物,捕捉典型材料。
2.動用多種感官,豐富寫作素材。
3.填寫觀察記錄,養成觀察習慣。
二、想象要合理、豐富
怎樣做到想象合理、豐富呢?
1.再現。側重于寫景狀物或敘事的想象作文,可以搜尋腦海中對相關事物的印象,加以再現。
2.移植。有時候,想象可以進行嫁接、移植,把優美的景色移為一處,或把有趣的現象歸為一物,或把美好的品質濃縮在一人之身。即,大家可以按自己的意愿中的特定形象,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移植想象。只有善于把想象與現實生活中的事實聯系起來,巧妙地設計人物之間的關系,才能使文章生動有趣。
3.幻想。幻想是更為大膽的想象。十九世紀丹麥著名作家安徒生的童話,充滿幻想。在他的筆下花鳥蟲魚,家具、玩具乃至墻壁都有生命,都賦予了人的感情。小學生對于未知的世界、未來的世界充滿了幻想。教師要鼓勵學生幻想。對于未知的世界、未來的世界,學生的想象可以天馬行空,任意馳騁,因為,任何限制都顯得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