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話:前不久,網傳的某位北大媽媽給 9 歲孩子制訂的時間表引發了熱議。她把孩子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每天只剩6小時睡眠。你呢,認為孩子的學習重要還是睡覺重要?
除了滿足身體健康的需要以外,睡眠對大腦的運作非常重要。比如我們腦力勞動者包括學生黨,平時學習很多的知識,白天接觸的這些新的信息必須形成長時記憶,才能真正被記住。這種從短時的、臨時的記憶轉變為長時記憶的過程,完完全全的需要高質量的睡眠。
有人說,我每天睡很久,可為什么還是很疲勞?
那是因為,睡眠的質量不在于長度,而在于深度。深度睡眠由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期構成,一般來說一個7-8小時的睡眠有自己獨特「5小節4拍子」的節奏(即一整夜的睡眠會分成5個循環,而每個循環又會從淺睡期到快速動眼睡眠期4個階段交替進行,直到醒來)。
其實,深度睡眠就是入睡后大腦活動較少的深度休息,一晚上睡眠由淺入深交替循環,人在淺睡眠時可能做夢,但深睡眠不會。因此深睡眠也被稱作是「黃金睡眠」,能夠幫助我們鞏固白天學習的知識,形成穩固記憶。當你經過一個深長的好覺之后,是不是覺得神清氣爽,學什么都很快呢?
所以,我們需要深度睡眠!特別是腦力勞動者,更需要高質量的睡眠。據說愛因斯坦每天睡眠至少10個小時,這個相當了不起。
我一般睡眠8個小時,有時候因為錄節目或者趕論文熬夜只能睡5、6個小時,但我入睡很快,睡眠質量還是不錯的!Okay, 你們學生黨呢?我前面有微博警告過你們睡眠缺失不利于學習哈。
其實,睡眠對人腦的影響從嬰兒時期就顯現了,嬰兒一出生就有了和成人一樣多的大腦神經元,在 0~3 歲的過程中,神經元快速建立起連接,同時神經纖維變粗變長,這是一個非常耗營養和資源的過程,也是嬰幼兒大腦發育的關鍵期。而睡眠是保證寶寶大腦良好發育的重要條件!
寶寶在兩歲以前有一大半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新生兒每天需要 16-20 小時的睡眠,僅次于動物界睡神考拉 22 小時的睡眠時間。而一個兩歲的寶寶平均要睡 9500 小時,而清醒時間只有 8000 小時。
有一項基于 1100 個嬰兒的跟蹤研究表明,如果嬰兒直到3歲睡眠還是不規律,他們的數學、閱讀和空間感知能力都會落后于睡眠正常的嬰兒。這種差異甚至到7歲時還能看到。所以說,即使是對成天睡覺的嬰兒來說,睡眠也非常重要。
但有個很大的問題是,嬰幼兒的睡眠沒有成年人這么規律,他們的大腦還沒有發育成熟,特別是睡眠的重要調節開關「下丘腦」發育不完全,不能像成年人一樣控制晝夜節奏,也比成年人更加敏感,更容易驚醒。一般來說,剛出生的嬰兒一天睡16~17個小時,但90分鐘可能就醒一下,最長也睡不過4個小時。
所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保證寶寶的優質睡眠,睡眠環境要舒適安穩,不要經常打擾寶寶的睡眠,以減少寶寶夜醒的頻率。比如,寶寶房間可以盡量保持昏暗或是爸爸媽媽和寶寶同屋不同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