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血壓是有波動的,一般來說,夜間血壓比白天血壓低10%~20%,也就是說,清晨起床后的血壓會升高。而對于高血壓患者,本來血壓就高,清晨時段的血壓波動就會更大,通常要比平時的血壓增加25mmHg。而血壓劇烈波動就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因此,腦卒中多發于清晨時段。
為什么清晨血壓這么重要
清晨是心腦血管時間的高發時段心梗、卒中等發病高峰均在覺醒前后 4-6h。
清晨血壓高者腦卒中風險顯著高于常人
清晨血壓越高腦卒中風險越高血壓在一天24小時里是不斷變化的,即使血壓正常的人,血壓也會呈現出一種明顯的晝夜節律。
為什么清晨高血壓容易忽視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高血壓患者在醫院就診時往往錯過了清晨時段,或者就診時已經服用了降壓藥物。因此,清晨時段血壓往往很容易被醫生及患者忽略。而即使是在醫療條件較為完善的三甲醫院,高血壓患者的清晨血壓達標率依然較低。
一般應將清晨血壓控制在什么水平呢?如果是自測血壓,一般收縮壓應控制在135mmHg以下;舒張壓控制在85mmHg以下。如果是在診室測量的血壓,收縮壓應控制在140mmHg以下;舒張壓控制在90mmHg以下。
一般來說,高血壓患者最好能將24小時的血壓都控制在目標范圍之內。但由于一般的降壓藥起效較快,而半衰期較短,容易被代謝掉,藥效維持的時間就比較短。所以吃短效降壓藥,尤其是每天早上吃一次藥,往往沒法控制好全天的血壓,特別是第二天早上的血壓。因此,臨床上提倡使用半衰期超過24小時的降壓藥,每天吃一次藥,就能控制好全天的血壓。
同時,在吃藥的過程中,不能吃吃停停,一定要堅持按時服藥。如果血壓有輕度波動,可以適當調整用藥。比如夏天的血壓通常沒有冬天高,有的患者就可以稍微減少藥量,同樣能使血壓控制在目標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