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寫了一篇文章,如何鏈接比自己優秀的人。結果不知怎的,傳到一個App做運營的同學手上,然后他就邀請我去做了一次分享。
關于這次分享,起初我不知道聽眾背景,原以為以多學生居多。開場之前我做了一個小調查,才發現工作五年以上的同學也不少。這個話題思考越久,理解也越透徹。
一個優秀的人到底有什么樣品質呢?是聰明? 是謙虛?是一技之長?還是統統都有?
我想了很久,一直都沒到點子上。直到朋友圈一個朋友說,一個優秀人,從來不覺得自己有多優秀,我非常認同。為什么呢?一個優秀人的人,在學習和做事的態度上會既有好奇心同時又很專注。好奇心使得TA眼界更寬廣,專注使得TA會在其他方面有些缺失。這就必然會讓TA很敏感的接觸到同樣特質的人,并懂得欣賞優秀的人。正因為強項各有不同,優秀的人彼此間才更加有吸引力。所以在這樣的群體中,一個優秀的人是不會妄自尊大。TA只會去學習去交流去分享,學得越多,只會覺得自己未知的越多。與優秀的人接觸的越多,怎么會覺得自己很優秀呢?
因此,在分享活動當天,我對大家說,,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很牛逼的時候,其實TA也就那樣,最多半罐水而已。
這次活動中負責運營的同學做得非常周到,分享之前還做了問卷調查,就這個話題收集了很多好問題。我挑選了五個代表性問題回答。
問題1 : 如何接觸到優秀的人?
優秀的人往往很忙,他們忙著學習,忙著做事,忙著結識其他優秀的人,忙著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因此,他們的時間都是很寶貴。
并不是現在常見的,在某個陌生人微信群里,看某人說話滔滔不絕,看似很牛B,然后就認定對方很優秀。其實不是這樣的。就好像國家領導人,他們一定不是在某個微信群或者QQ群能找到的!當然,也不能絕對化,互聯網越來越扁平化,說不一定身邊就隱藏著一個超級大牛。
分享當天,我建議大家可以多去一些公益渠道看看,比如圖書館、書城,多關注一下本地的公益機構比如TEDX等等,或許可以發現并結識優秀的人。優秀的人通常心中有大愛,他們樂于分享自己的知識和見解。因此,你自己要做的就是在這些地方找到他們。
另外我建議大家付費去參加一些線下的學習型組織,比如國際演講俱樂部,時間管理小組等等,也有機會結識牛人。
一年前幸福行動家年會上,接觸了蕭秋水和戰隼四年前公益分享接觸《小強升職記》的作者鄒鑫五年前我在書城接觸了阿里旺旺的產品經理費杰
問題2 : 如何判斷對方比自己優秀?
優秀的人通常很會賺錢,而且能獨立思考,通常有很強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不依靠別人。但并不是說人一定要像富蘭克林、林肯、秦始皇、亞歷山大這些偉人一樣才叫優秀。我認為,一個人只要在某一個方面,比我們能力強一點點,比我們做的好一點,那么他就是個優秀的人。只要別人解決問題速度比你快、方案比你好、賺錢比你多、比你善良,這就是優秀。
當我說出這個觀點時大家很驚訝,居然優秀的定義是這樣。其實我這樣說是源于一個很簡單的觀點,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夠了。
問題3 : 優秀人脈,如何為自己所用呢?
說實話當時我非常不喜歡這個問題,也不喜歡提這個問題的人,因為我覺得他太功利。分享時我說,朋友這個詞是怎么樣被毀呢?就是當你把朋友當成人脈的時候。大家都講人脈,無非就是希望從別人身上得到什么。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越想得到,越得不到。
人與人相處的正確的方法是相互交換價值。你為對方提供價值,對方就會主動的來幫你。我還舉例說,假設你群發讓我點贊,讓我投票?
我會想:
我憑什么要幫你?
我憑什么要來幫你實現你的目標?
你能給我帶來什么價值?
將心比心嘛?! 人和人相處正確的方式是觀察,發掘對方的需求,看看自己有什么可以為對方做的。久而久之,大家就從陌生人變成熟人,從熟人變成朋友,而不是功利的人脈資源。
這些都我認為是常識的事情,居然很多人不知道。這讓我非常驚訝。
問題4 :如何與牛人交流?
優秀的人通常很忙,他們沒時間手機一個字一個字回復你,正確的做法是,表達自己的需求, 然后請他在方便的時候回復,或者不要求回復。
我拿自己舉例說,如果有學生問我:“老師你好,我關注你很久了。你寫的職場文章很好,我是一名大學生,現在正面臨擇業還是考研的選擇,很迷茫,請老師方便的時候指點一下。”
哪怕白天我忙工作,晚上回家還要帶娃,如果提問的人態度誠懇謙虛,我肯定會抽空回答。實際上我的確也回答了很多大學生的問題。一般我會說,你去天涯職場去看看,那里有很多人力資源總監們寫的就業精華貼。如果真沒空,或許我會簡單的說,天涯職場看看。
最后我給大家的建議是,和優秀的人交流,要么出錢買他的產品、服務;要么幫他做事。為價值付費,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交流的人。
問題5 : 如何讓自己變得優秀 ?
我非常喜歡這個問題,因為展示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活力。向優秀的人學習,就學他做事的思路和態度。
關于做事的態度,一個是主動積極,任何事情多邁出半步,自己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假如同事做了一個PPT,如果你幫他美化一點,那么他會記得你的好,會更愿意分享經驗給你。
另外一個是,做事一定要干脆利落,不要有遺留問題。
比如,之前我提到過的我的下屬Tom。上周我派他去武漢,陪一個美國的同事出差視察供應商。星期天去的,直到周一上午事情進展的都比較順利。但是下午一到公司我就收到了一封美國同事投訴他的郵件。
事情很小,我的這位下屬居然出門沒帶夠錢,竟然讓那位美國同事墊付他的住宿費。這位美國同事是客人,我這個下屬是主人。結果要客人為主人買單,真是讓人匪夷所思。而且這是公司行為。平常都很少來往的陌生人,讓別人掏腰包墊住宿費。這事做的太不專業了,他讓我非常難堪。我派他過去是去解決問題的,而不是讓他給我惹麻煩,突然覺得他不堪重用。
后面我打電話給Tom,讓他自己搞定。我說,以后和同事或老板相處的時候,記得一定要把事情搞定,不要再有遺留問題,即使有也要自己處理掉 。很多低級失誤不只是說出來丟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