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我們一起學健康~漲姿勢
高血壓已經成為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大多數高血壓和日常飲食脫不了關系。那么高血壓患者平時應該怎么吃才能防止血壓升高呢?下面就總結了高血壓飲食的“一補、二低、三禁忌”,這樣吃絕對不會出錯!
飲食中鈉和鉀的比值與血壓高低成正比,簡單來說,就是要少鈉多鉀,可在超市購買富鉀低鈉鹽,取代平時吃的鹽;另外,應適當攝取香蕉、馬鈴薯等富含鉀的食物。
鈣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壓、預防動脈硬化的功能。補鈣能有效抑制甲狀旁腺機能亢進,同時有效預防血管硬化。所以高血壓患者平時應多吃含鈣高的食物,如牛奶、黃豆、魚蝦等。
研究發現,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漿鐵低于正常。因此,多吃豌豆、木耳等富鐵食物,不但可以降血壓,還可預防老年貧血。
多攝入優質蛋白質,可降低高血壓的發病率。對于高納低鉀飲食群體,平時適當多攝入優質蛋白,也能輔助控制血壓,如雞、鴨、魚、牛奶等,尤其是優質魚。
相關的流行病學研究早就證實:高鹽飲食和高血壓的發病密切相關。每人每天多攝入 2g食鹽,可導致血壓升高 1~2 毫米汞柱。對于部分高血壓患者而言,限制食鹽攝入后,收縮壓可下降 2~8 毫米汞柱。建議高血壓患者每日食鹽攝入量不多于6g。
除了食鹽,下面這些食物也要注意:
· 含鈉調味品(如醬油、調味醬、醬菜等);
· 含鹽高的腌漬品(如臘肉、咸魚、咸蛋等);
· 其他含鈉高的食物(掛面、蒸饅頭時用的堿等)。
水果和蔬菜中的天然糖分對人體健康不會造成危害。不過若是飲食中的糖份添加物,如加工食品和果汁、汽水等飲料中最常見的單糖果糖 、玉米糖漿調味劑等,會加重對肥胖人群、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害。
高血脂、肥胖與高血壓的發生及發展密切相關。所以,日常飲食中要低脂飲食,少吃含脂類多的食物,如:肥肉、豬油及動物內臟。吃得過多會使體內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過度,這對于預防及控制高血壓是非常不利的。
辛辣和精細食物會使大便干燥難排,易導致便秘。患者排便過于用力時,會使腹壓升高,血壓驟升,誘發腦出血,所以高血壓患者應盡量少吃辛辣和精細食物。
吸煙者的冠心病發病風險比不吸煙者高2倍;有吸煙習慣的高血壓患者,藥物的治療效果也會受到影響,降低療效。而血壓也會隨著飲酒量的增加而升高,因此,建議高血壓患者最好戒煙戒酒。
高血壓患者更要注意飲食的多樣性,注重營養搭配。適當多補充優質蛋白及新鮮蔬果,注重粗細搭配。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應選低糖型水果,且要控制攝入量。
腐竹白果粥
食材
大米300克,白果150克,腐竹適量。
做法
1、白果去殼后浸泡在水中,剝皮洗凈;
2、大米淘洗干凈,腐竹用水發軟后切碎;
3、鍋中水沸后,放入大米、白果和腐竹同煮約30分鐘;
4、燜煮片刻后開鍋,加鹽調味即可。
豆腐瘦肉湯
食材
豆腐、瘦肉、姜片、枸杞、香菇。
做法
1、姜片切絲、豆腐切塊,瘦肉切片后過水備用;
2、將500ml的水注入鍋中煮開后,放入豆腐、枸杞、香菇、姜絲等同煮;
3、用大火煮5分鐘后,再轉小火煮10分鐘;
4、放入瘦肉片,轉大火煮開后即熄火,燜2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