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沙,所有中考學生的學業成績劃等采用的是資源劃等法,即依據當地優質高中的資源進行劃等。如果當地分為三類不同的優質高中,按第一批次學校錄取的學生總數的120%劃定各門學科的A等,按第二批次學校錄取的學生總數的120%劃定各門學科的B等,第三批次學校錄取的學生總數的120%劃定各門學科的C等,其他等第依次類推。
例 如
2017年第一批次錄取的學校有雅禮、一中、長郡、附中這四大名校,而四大名校2017年市內高中新生的招生計劃均為900人,小計3600人,這樣的話,2017年初升高的語文、數學、英語、理綜、文綜、提前科目共六個科目,每個科目考取長沙市城區所有考生前3600*120%=4320名的考生中考成績就是A,而某一科目A的最低分數線就是從這一科目第4320名考生的成績。中考成績的BCD等第按照上述規則依次類推。
弄清楚這個等第劃分規則后,我們來看看2015年-2017年長沙中考各等級區間人數的變化。
直升生人數變化:相比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直升生人數翻倍了,因為在2016年新增了本校直升生政策,完全中學就有了直升本校高中部的名額。
2
6A等級人數變化:2017年、2016年與2015年相比,6A人數都有了一個很大的提高,從2354人到2716人。因為2016年取消了擇校生,以往可以靠擇校成績進入四大名校的,從2016年開始就已經沒有了,但是四大名校的市內招生計劃人數還是3600,每年長郡和雅禮錄取人數還會超過招生計劃一兩百人,所以在沒有擇校生的情況下,必須提高6A的人數。而且每年麓山和南雅會以理實班的名義招收一些6A生。
3
5A等級人數變化:2017年、2016年與2015年相比,5A的人數也有一個很大的提高。但在5A這個等第錄取分數線上只有兩所學校——麓山和南雅。這兩個學校招生計劃只有1300人,絕對是少于5A的人數。所以,多出的5A人數在2016年就出現了踩線錄取,被附中或者一中錄取,還有在4A等級錄取的學校中,像長梅,附梅、明德、周南這些學校也會用理實班招收5A的學生。
4
4A等級人數變化:4A人數也是逐年上升。招收4A學生的高中學校較多,梅溪湖三所學校,明德、周南、市實驗這些學校都是的,4A人數遠遠不夠這些學校招生,這些學校要么就是利用理實班招收5A的學生,要么就只能降低等級招收3A的學生。
5
從上面幾個等級分析,再仔細看長沙中考每年各等級的人數比例,會發現有一個比率規律:6A≈7-8%,5A≈14%,4A≈20%,3A≈27%,2A≈35%,1A≈42%。是不是都是間隔了7%的比例?對于中考的孩子來說,應該可以這么說,考了6A那是全市排名前7%,考了5A,那是全市排名前14%,考了4A全市排名前20%。